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英日同盟

鎖定
英日同盟(Anglo-Japanese Alliance),英國日本為維護其各自在中國與朝鮮半島的利益而結成的互助同盟,旨在反對俄國在遠東擴張。
《英日同盟》共有3次,第一次同盟條約於1902年1月30日在倫敦簽訂。條約共計6條,其主要內容為:針對俄國的擴張,雙方承認中國和朝鮮的“獨立”,倘使雙方在中國和朝鮮的利益受到別國侵略或因內部騷亂造成損失時,任何一方均可採取必要的措施;締結國的一方如與其他國家發生戰爭時,另一方應嚴守中立;如同盟國一方與兩個或兩個以上其他國家作戰時,另一方應給與軍事援助,媾和時也須與同盟國協商;雙方還保障英國在中國、日本在中國和朝鮮的非法利益。
第二次同盟條約於1905年簽訂,承認日本對朝鮮的“保護權”,並規定在遭到任何第三國進攻時,即應提供軍事援助
第三次同盟條約於1911年簽訂。1911同盟條約中的規定和1905年同盟條約中的規定相同的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關於仲裁條約的規定,它使得同盟條約的效力不能及於日美兩國間的戰爭。所以只要問題涉及與美國的對抗,日本就不能再依靠英國,轉而加深了對俄國的依靠。因此在日美問題上,英日同盟已失去了其真諦。
一戰期間日本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還以英日同盟為藉口,在1914年對德國宣戰,並迅速佔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範圍。
英日同盟完全是針對俄國的軍事攻守同盟。 1921年華盛頓會議期間,在美國施加壓力下,《英日同盟》於1921年12月13日宣告終止。為英、法、美、日《四國公約》所取代。
中文名
英日同盟
外文名
Anglo-Japanese Alliance,にちえいどうめいnichi-ei dōmei
簽訂時間
1902年1月30日
終止時間
1921年12月13日
相關國家
英國、日本

英日同盟事件背景

英日同盟英俄矛盾

英、俄作為世界兩大帝國,在近東中亞遠東歷來衝突不斷。19世紀下半葉以後,英俄在遠東爭奪殖民地的競爭日趨激烈,成為東北亞國際關係中的主要矛盾。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之後,俄國向西方的擴張受阻,更是把重心轉移到了遠東。19世紀中葉,它便以第二次鴉片戰爭為契機,獲得了一直都企圖佔有的韃靼海峽貝加爾湖之間最富庶的地域。 [1]  對此,恩格斯一針見血地揭露説:“這樣獲得的戰略陣地,對於亞洲的重要,正如波蘭對於歐洲的重要一樣。” [2]  沙皇的御前大臣別佐布拉佐夫曾聲稱:“在軍事政治方面,遠東尚處在需要激烈爭奪才能在那裏建立我們國家體制的時期。這一爭奪的終極目的是在遠東確立我們的霸權,因為沒有這種霸權,我們既對付不了黃皮膚的種族,也對付不了我們憎惡的、我們歐洲對手的勢力。” [3]  這些都表明了俄國對遠東的野心。
甲午戰爭前的情況來看,英國無論是在軍事力量方面還是在經濟實力方面均居於優勢。1861年的日本對馬島事件就是英俄矛盾的一個表現。對馬島是控制進出日本海和中國沿海的鑰匙,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1859年12月,英國已注意到日本對馬島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曾派軍艦測量過對馬海岸,準備以該島作為在東北亞擴張的海上基地。這件事引起了沙俄的嚴重不安。這樣便形成了與日本隔日本海而直接對峙的局面。為此,沙俄於1861年3月搶先將艦隊開進對馬島,並打算長期佔領。俄國的行為遭到了日本人民的激烈反對,也激怒了早就看好對馬島的英國。英國駐日公使阿禮國迅速向本國政府報告了此事,並建議:“應對俄國軍艦的非法行為提出抗議,迫令退出,如果俄國拒絕,英國就自己來佔領該地。” [4]  接着英國便派軍艦兩艘開往對馬島,在英國的壓力下,沙俄艦隊被迫撤離了對馬島。
沙俄在亞洲的形勢 沙俄在亞洲的形勢
1891年西伯利亞鐵路的修築是俄國在遠東擴張的大手筆,它將成為俄國在遠東擴張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使俄國擺脱英國對海權的控制而向遠東輸送物資人力,增強俄國在遠東與英國爭雄的實力,從而大大削弱英國在東北亞的優勢地位。日本著名政治家大石正已評論該鐵路是“席捲日清韓,並把英國趕出太平洋之武器” [5]  。1898年後,英俄在中國問題上的鬥爭成了獲取租借地和阻止獲取租借地的爭鬥。英國是對華貿易份額最大的國家,最擔心俄國在華擴張和滲透實力,英國要求中國全境開放為其市場。而俄國要拓展自己的實力圈,勢必要排斥他國,這與英國的利益嚴重對立。沙俄通過《中俄密約》獲得了中東鐵路及其支線的修築權,中東鐵路的延伸控制了滿洲的經濟,這些都嚴重威脅着英國在遠東海上和商務上的霸權。此外,另一條從奧倫堡至塔什坎特的鐵路,據估計到1904年完成時,俄國將能運送15一20萬軍隊到阿富汗。英國有近30萬軍隊佈置在印度執行內部保安和邊境防禦任務。在戰爭爆發時,從本國增援將是有限的和難以保證的 [6] 
與此同時,俄國在朝鮮半島也積極活動,它對朝鮮的野心也使英國極度不安。英國很想有效地抵制俄國的前進勢頭,迫切需要幫手,這就使英日兩國有可能走到一起。而且將來俄國建成西伯利亞和中東鐵路後,其在蘇伊士運河的利益也將受到極大威脅。英意識到必須尋找盟友以扼制俄國的擴張,這就成為兩年後英日結盟的基礎。1901年,英國鑑於布爾戰爭給自己在全世界造成的劣勢,急切需要在遠東地區獲得支持,促使英國加快與日本結盟。

英日同盟日俄矛盾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逐漸廢除了同列強的不平等條約,收回了權益,伸張了國力。但日本在解除了自身枷鎖的同時,也邁向了擴張之路。它的對外政策的基本內容是:“在亞洲東部海岸設立一道屏障,並且從政治上、經濟上控制屏障以內的領土。”這就是所謂的“大陸政策”。日本的“大陸政策”勢必會與俄國的“黃俄羅斯計劃”發生衝突。
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揭開了日俄爭奪遠東霸權的序幕。日本對此充滿恐懼。外交大臣青木周藏認為,沙俄西伯利亞鐵路的修建,無異於在遠東增兵,恐怕不久就將佔領朝鮮的各個港口。山縣有朋在其《軍事意見書》中説:“西伯利亞鐵路竣工之日,即俄國對朝鮮開始侵略之時”,亦即亞洲“掀起軒然大波之日”。並提出“主權線”和“利益線”之説,視朝鮮為日本的利益線。 [7]  “十年以後,待西伯利亞鐵路全線通車時,俄國必然侵吞蒙古或進而延及中國內地亦未可知”,日本統治集團越來越清楚,沙俄在遠東修築鐵路,絕非僅僅為了“穿越滿洲或者到達朝鮮的某一港口”,而是力圖“想要得到某種比一個港口更加更重要的東西” [8] 
《馬關條約》的簽訂 《馬關條約》的簽訂
中日甲午戰前的俄日爭霸,沙俄一直沒把日本放在眼裏。直至1894年日本發動了甲午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佔有了中國的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並索取二億兩白銀後,沙俄才感到“日本顯然不是我們在大陸的好鄰居” [9]  。這深深刺痛了沙俄,沙俄是不會善罷甘休的,隨後便積極策劃對日本進行干涉。勝利引起的熱情和三國干涉還遼所遭受的恥辱,從兩方面催發了日本狂熱的民族主義和仇外情緒。“三國干涉還遼”使日本剛到嘴的肥肉被俄國搶去了,對此日本痛心不己,認為這是“千古未有之大辱”。日本並不甘心它霸佔遼東的失敗,為報三國干涉之仇,在卧薪嚐膽的口號下,拼命擴軍備戰,並以俄國為敵國,制定了一個十年擴軍計劃。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之後,俄國極力主張各國儘快撤兵,而自己卻企圖永遠霸佔中國東北,並進一步控制新疆、蒙古和華北,拒不撤兵。俄國的行動,使日本意識到它不僅將日本的勢力範圍排斥在東北之外,而且還將否定日本在朝鮮取得的利益。外相青木周藏認為,再也不能依靠區區的外交手段來對付沙俄了,日本必須有以“大和魂”來對付沙俄的決心 [10]  。這使得日俄矛盾更加激化。面對俄國的咄咄逼人之勢,鑑於三國干涉還遼的教訓,日本意識到日俄協商可能失敗,開始尋求英國的支持來對抗俄國。

英日同盟英日關係

英日同盟關係的宣傳畫 英日同盟關係的宣傳畫
英日兩國本來應該是東北亞的一對競爭對手。因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就確立了其在遠東的霸權,而要保持這種霸權地位就要維持遠東的現有秩序。而日本作為新興的東亞強國,它要擴展它在東北亞的勢力,勢必就要打破這種穩定,好伺機擴大它在東北亞的權益。因此英日在東亞國際舞台上的對抗是不可避免的。這在日本尋求修約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一開始日本的修約活動就遭到了英國的反對,有時日本得到了其他列強的贊同,但往往因為英國的反對而以失敗而告終。後來,隨着英俄矛盾在遠東的加劇,英國為了拉攏日本以牽制俄國,才對日本做出了一些讓步。
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是英日由對走向結盟的轉折點。甲午戰爭中,清軍節節敗退。英國政府對此非常重視,他們預測假如日本獲勝,那麼一方面,英國再也不能利用中國來扼制俄國在東北亞的擴張了,另一方面,清軍必將退出朝鮮半島,而如果朝鮮半島哪怕出現短暫的力量真空時刻,就將為早己覬覦朝鮮半島的俄國人提供南下擴張的良機,這是英國所不願看到的。於是,英國政府便有意放棄一貫支持清王朝的政策,轉而加強對日本的支持,以作為對抗其在東亞的宿敵—俄國的急先鋒 [11] 

英日同盟直接原因

甲午戰後,俄國策劃的“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使日本遭受了巨大恥辱,日俄矛盾迅速激化。同時,這也使日本政府清楚地認識到“日本要想在世界中佔一席地位,日本不僅止要能和各國以武力相見,日本也必須要能和各國以外交手腕相見。” [12]  而英國人拒絕參與干涉還遼,使日本人甚為感激。對此,一部分日本在野人士於是便倡議尋求英日同盟。所以,英國有必要與日本合作。這是因為“現在中國己經不能再為遠東的領袖了,日本還不夠那種資格,俄國想做遠東的領袖,因為俄國可以由陸路直達中國,而英國無法阻止。英國若和日本合作,則英國此後在遠東的地位舉足輕重,日英兩國若能合作,則日英兩國可以統轄中國,可以維持遠東的和平。” [13] 
當時英國外交大臣吉姆伯裏也對日本公使加藤高明説:“本大臣相信,日英兩國的利害頗為相同,……特別是貴國與我國之間距離遙遠,相互沒有嫉妒之念,而利益又極為相似,所以今後更加密切交際,經常保持深厚的友誼,乃是我最熱切希望的。” [14]  所以八國聯軍侵華戰後,英日之間走上了訂立同盟之路。

英日同盟事件經過

英日同盟第一次英日同盟

  • 簽訂過程
日本駐英公使林董 日本駐英公使林董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後,英日兩國走上了協商訂立同盟的道路。1901年4月17日,日本駐英公使林董以個人的名義向英國外交大臣蘭斯頓提出了有關英日同盟方案的設想,蘭斯頓也給予了積極的響應。5月15日,林董就此問題再次拜見了蘭斯頓,表明了日本同英國結盟的意願。7月15日,索爾茨伯裏因此會晤林董,表示英國政府願意與日本建立同盟關係。7月31日,蘭斯頓又對林董表示:目前正是“就締結長期同盟進行談判的最適宜的時機。” [15]  10月8日,日本政府決定了採取和英國訂立英日同盟的政策,並正式授權林董,讓其就英日同盟問題與英國政府進行交涉。11月6日英國提出了第一次草約,11月28日,日本政府通過了日方修正案,12月7日得到了天皇的批准。這也標誌着英日同盟終於進入實際性談判階段。經日英兩國的反覆磋商,1902年1月30日,日英便在倫敦簽署了《英日同盟協約》,即第一次英日同盟。協約主要內容如下:兩國相互承認在中國和朝鮮的特殊權益,若兩國中任何一國的利益在中朝受到侵犯或與第三者發生戰爭時,另一國嚴守中立。如有第四國或更多國家幫助交戰對方作戰時,締約國一方應出兵援助。 [16]  此條約顯然是一個針對俄國的軍事同盟條約,並且對以後的東北亞國際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 主要內容
1902年英國和日本為對抗俄國在遠東的擴張而結成的軍事同盟。20世紀初,英國為了加強在遠東的地位,力圖假日本之手遏制俄國在遠東的擴張;而日本為侵佔朝鮮和中國東北急於尋求反俄的同盟者。1902年1月30日,英國外交大臣蘭斯多恩侯爵(第五)H.C.K.佩蒂-菲茨莫里斯和日本駐英大使林董簽訂了《英日同盟條約》。 [17] 
條約的主要內容是:締約國雙方相互承認有權保護自己在中國和朝鮮的利益,如英國在中國的、日本在中國和朝鮮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國威脅,或因中朝內部發生“騷亂”而受到侵害,兩國有權進行干預;締約國一方為保護上述利益而與第三國作戰時,另一方應嚴守中立;如締約國一方遭到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進攻時,另一方應予以軍事援助,共同作戰。條約有效期為5年。 [17] 
在秘密條款中還規定: 兩國海軍應配合行動,在遠東海域保持優勢。英、日同盟是針對俄國的軍事攻守同盟,也是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工具。同盟訂立後,日本加緊擴軍備戰,發動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

英日同盟第二次英日同盟

  • 條約內容
英日同盟宣傳海報 英日同盟宣傳海報
日俄戰爭基本定局之後,英日兩國為了各自的利益又續訂了盟約,即為第二次英日同盟。英日兩國於1905年8月12日續訂了第二次同盟條約。
條約規定:兩締約國中任何一國認為本國的權利與利益發生危險時,兩締約國政府應竭誠會商,並採取一致行動,以保衞此種權利與利益;兩同盟國中的一國因他國的侵略或無端的攻擊,為保衞本國在東亞同印度的領土權利或特殊利益而捲入戰爭時,第二國對於作戰應立即採取一致行動,就是要靖和,也必須事先得同盟國的同意;英國承認日本在朝鮮在政治,軍事,同經濟上有無上的利益,苟日本不採用閉關政策,不損害世界各國在朝鮮境內的商業;日本承認英國對於一切防衞印境的事件特別關注,為保衞印度,英國在印度附近有采用必須的步驟的權利;兩締約國中的一國如未和第二國協商不得和第三國訂立有害於本約的目的的協定;關於日俄戰爭一事,除他國此後加入對日作戰外,英國應仍繼續嚴守中立;兩國軍事合作的條件同辦法應由兩國海陸軍當局協定;協約的有效期為十年。 [18] 
這個條約顯然是一個軍事攻守同盟條約,對東北亞的國際格局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英日同盟第三次英日同盟

日俄戰後,俄國在東北亞的實力大大下降,並同日本訂立了協定,不再是日本在遠東的主要對手。法國也同日本訂立協約,調整了和日本的關係。而英國一直是日本的盟國。只有美國在東北亞採取了進攻的姿態,這樣日美之間的矛盾就成了這一時期東北亞的主要矛盾,他們在東北亞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日俄戰後日美間的衝突使美國認識到英日同盟已不再符合美國的利益,反而成了日本取得英國支持以反對美國的工具。英國對日本的同盟義務,使美國感到棘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金元外交”在滿洲的失敗 [19]  。這種情況使得美國統治集團十分惱火,為了削弱英日同盟,塔夫脱總統便於年月提議同英國締結仲裁談判條約,就英美之間發生的一切糾紛先行商討。由於英國同德國在歐洲的戰爭越來越近,英國希望在未來的戰爭中得到美國的支持,因此對美國的提議甚是歡迎。但是,正如格雷向日駐英大使加藤所指出的那樣,如果英美仲裁協定付諸實施,將在某種程度上與現行的英日同盟相“牴觸”。因為,根據第二次《英日同盟條約》規定,如果日本與任何其他國家發生戰爭,英國要立刻援助日本,共同進行戰爭,而仲裁協定則要求預先由海牙常設仲裁法庭通過和平辦法解決英美的任何衝突。格雷指出,繼續保持英日同盟的關係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或是在英日同盟條約期滿後加以修改,使它與美英仲裁條約相適應或由美國建議日本簽訂一項類似的仲裁協定。英國在與美國談判訂立仲裁協定的同時,也與日進行了修訂英日同盟的談判。因此年“修訂日英同盟的原動力可以説就在於英美關係“。
1911年1月,日本答覆英國説日本對英美仲裁協定並無異議,並贊同第一種方案。經過一個時期的準備,1月中旬,日本確定了修改英日同盟的方針,即刪除有關日俄戰爭和韓國的規定期限為十年追加條約不適用於已簽訂有一般仲裁條約的國家的規定。隨後英日經過幾個月的協商,於1911年7月13日續訂了《第三次英日同盟條約》。1911年同盟條約中的規定和1905年同盟條約中的規定相同的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關於仲裁條約的規定,它使得1911年同盟條約的效力不能及於日美兩國間的戰爭。所以只要問題涉及與美國的對抗,日本就不能再依靠英國,轉而加深了對俄國的依靠。因此在日美問題上,英日同盟己失去了其真諦。
日本之所以願意把不利於自己的仲裁條款列於條約,並在英美仲裁協定簽字前,修改英日同盟條約。理由如下:首先,日本仍然需要得到英法的財政援助,以擴大它在東北亞的利益和對付美國下一個“金元外交”的攻勢。其次,充當英國以及協約國遠東利益的“保護者”這一角色,能使他們對日本進一步讓步,為日本實現其侵華計劃提供極大的優越條件。再次,中日戰後日本的政策是發展日本的工商業,以和平的手段侵略中國,故此日本願意有一個同盟國幫他維持遠東的和平,並且當時日本根本就不可能同美國作戰。第四,即使英日同盟在對美關係上有所保留,日本保持這一同盟仍可阻撓英美的互相諒解,使他們的矛盾保持下去,並積極利用它們的矛盾為自己的利益服務。此項規定實足以表示日本政策的成功,而非日本的政策失敗的結果 [20]  。同俄國接近以及同英國結盟是日本這個時期對外政策的兩大要素。日本正是以此作為武器同在中國的美國資本相抗衡,並使美國資本的進攻策略碰壁。
1911年的英日同盟條約簽訂前,由於日本在遠東的活動給英國的利益帶了來了不小的損失,因此,英國國內、屬地同在遠東的人民中有一大部分人反對同日本人續訂同盟,這説明英日在遠東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但英國政府卻依然選擇了同日本續訂英日同盟。這主要是因為:第一,從政治的觀點看,英日同盟對於英國尚有極大的效用。1905年到1911年的歐洲局勢證明,英德兩國間的戰爭將是不可避免的。英國政府知道英帝國海陸軍的實力,故此他們情願犧牲英國在遠東的一些經濟與商業利益和日本續定盟約,以保英國在遠東的利益和大英帝國的安全。這樣英國方可以將精力集中於歐洲。第二,英國和日本續定同盟,可以避免他國之間締結不利於英國的聯盟。自第二次日俄協定成立後,日俄兩國間的關係就極為密切。加上同年德皇與俄皇在波次得姆訂立了關於波斯與巴格達鐵路的協定,這樣德俄兩國關係又非常親近。在這種國際情形下,英國若不和日本續定同盟條約,則德俄日三國聯盟或將實現。這將對英國極為不利。

英日同盟事件結果

自1902年以來,英日同盟一直是日本對亞洲大陸進行擴張的國際工具。英日同盟在一次大戰後的繼續存在,已經成為美國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進行擴張的潛在威脅。華盛頓會議上,英日兩國在美國一再施加的強大壓力面前,只得同意中止同盟關係。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四國簽訂了《關於太平洋區域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規定締約國相互尊重、共同維護各自在太平洋區域的利益,條約生效之日,英日同盟即行廢止。

英日同盟終止原因

英日同盟英國已風光不再

英日同盟宣傳海報 英日同盟宣傳海報 [21]
日本憑藉在一戰期間對華侵略的優勢和在巴黎和會上獲得的侵略權益,在中國的勢力大大增強,逐漸向英國的勢力範圍華南和長江流域滲透,日本的商品也開始排擠英貨,英日矛盾開始浮出水面。另一方面,經過一戰,英國從戰前的債權國跌為對美欠款47億美元的債務國,因此,在經濟上對美國具有很大的依賴性;隨着勢力的衰微,英國殖民地的獨立運動也蓬勃發展,尤其是愛爾蘭獨立運動對英國打擊最大。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美國乘機向英國照會説,美方對愛爾蘭的獨立是否予以承認,當視英日關係而定,實際上就是向英國施加壓力,威逼英國放棄英日同盟。
鑑於這種情況,英國對是否再續約舉棋不定,在1921年召開的帝國會議上,就是否續約問題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加拿大總督米汗、南非總理史末資等人主張不再續約,認為同盟的存在過於束縛大英帝國的手腳,又妨礙與美國關係的發展。 [22] 
對此,英國首相大衞·勞合·喬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説中表示:“日本是英國的舊友,在20年的同盟中,雙方甚有所益。當今英美關係極為和諧,我認為首先應該增強與美國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維持同日本的親善與合作。”於是,英國決定採取兩全之策,即欲以英美日三國協定採取代英日同盟。但這個打算由於美國的反對而擱淺。 [22] 

英日同盟美國欲獨領風騷

英日同盟宣傳海報 英日同盟宣傳海報
自鴉片戰爭以來,英國對華貿易獨佔鰲頭,美國早想取而代之。日本在一戰期間,乘西方列強忙於歐洲戰爭而無暇東顧之機,加快侵華步伐。1915年提出妄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1917年又通過“蘭辛-石井協定”,使美國承認其在華的特殊利益。1917-1918年間又通過“西原借款”加強對中國經濟的控制,日本在華的投資額也逐年上升。對此,美國越來越不能容忍。
一戰之後,大發戰爭橫財的美國掌握了世界經濟的霸權,爭奪世界領導權的野心也隨之膨脹。為了實現這一野心,它要掃除所有的攔路虎,而當時的英日同盟正是美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最大威脅,正如美國海軍部認為:“假如英日同盟繼續存在,美國要維護其安全,就必須擁有一支相當於英日兩國海軍之和的海上部隊,這就是説美國必須建立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參議員洛奇則更明確地指出:“英日同盟是我們與遠東-太平洋關係中最危險的一個因素。”

英日同盟華盛頓會議召開

一戰結束後,德國被擊敗,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這兩個國家退出了爭奪殖民地的角逐;1921年續約十年的英日同盟到期。一直伺機剷除英日同盟的美國認為時機已到,於是向英國照會説,英日同盟締結的目的是對付俄國、抗衡德國,現既然俄德已無威脅可言,那麼英日同盟也無繼續存在之必要。
為了實現自己領導世界的野心,美國又倡議召開華盛頓會議 [23]  受邀各國都欣然同意,惟獨日本惶惶不安。日本認為英日同盟對自己至關重要,希望繼續保持這種關係(1921年,日本派皇太子裕仁訪英,以示親善,並轉達繼續修盟之願望)。但當得知盟友英國已同意參加華盛頓會議,日本害怕自己陷入外交孤立,無奈之下,決定出席會議。 [24] 
在華盛頓會議上,經過一系番唇槍舌劍,1921年12月13日美英日法簽訂了《四國條約》;1922年2月6日又簽定補充條約,主要內容為:締約各國相互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島嶼屬地和島嶼領地的權利,如發生爭端,則召開四國會議協商解決;一旦受到外部威脅,則四國協商採取行動;並商定,一俟締約各國批准,英日同盟應立即終止。對此,日本感到蒙受了極大的不滿,日本代表曾私下諷刺英國代表説:“無論如何,你們給同盟舉行了盛大的葬禮。”但日本也以英美承認它在太平洋地區的地位而聊以自慰。英國則視《四國條約》為外交上的巨大成功,認為條約既有利於維護英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利益,又不失與日本修好。 [24]  還改善了同美國的關係,可謂一石三鳥。《四國條約》簽定的掌聲成為英日同盟的喪鐘,這樣,英日同盟就完成了自己的最後使命,化為歷史的塵埃。

英日同盟歷史影響

英日同盟第一次

第一次英日同盟的成立標誌着帝國主義列強在東北亞的爭奪開始走向集團化。它改變了遠東國際格局和列強在東北亞的力量對比,對東亞的國際格局的演變產生了重大影響。第一,加強了英日兩國在東亞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助長了日本向大陸擴張的囂張氣焰。第二,英日同盟也促成了俄法兩國在遠東的合作。俄法兩國出於在歐洲大陸上扼制德國的需要,早在1893年就簽訂了《俄法協約》。《英日同盟》的簽訂對俄國在遠東的活動構成了嚴重威脅。為了對抗英日同盟,擺脱外交困境,俄國立即採取措施,進一步與俄國的老朋友法國接近,把法國拉到了自己的戰線上。經過一番磋商,雙方於1902年3月16日發表聯合聲明:“如其他列強的侵略行為或中國國內再度發生動亂,並對俄法兩國政府的利益構成威脅時,他們將就保衞此等利益的手段進行磋商。” [25]  這意味着俄法同盟已從歐洲擴大到了東亞,其目的顯然是為了對抗英日同盟。此後他們便在東亞展開了爭奪,主要表現為日俄兩國間的鬥爭。
第一次英日結盟後,日本的實力急劇上升,與俄國的矛盾和爭奪也更加激烈,兩國互不相讓,最終以兵戈相見。談判桌上不能解決的問題,只能通過戰場上的拼殺來解決,這激化了1904年日俄戰爭的爆發。

英日同盟第二次

主詞條:日韓合併
英日同盟宣傳海報 英日同盟宣傳海報
英日兩國在犧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礎上,於1905年與日本提前締結了《第二次英日同盟條約》,滿足了雙方各自的需要。英國斷絕了俄國在遠東和中亞擴張的念頭,最為緊迫的印度防務問題得到了解決。日本也獲得了在朝鮮半島和中國的更大的侵略權益,防俄復仇的目的也達到了,同時它還加強了日本對俄談判的實力和地位,為日俄談判做好了外交準備。英日於1905年8月簽訂《第二次英日同盟條約》後,日俄也迅速走上了和談之路。
通過第二次英日同盟,日本使英國承認了它在朝鮮的特殊利益。進而通過《朴茨茅斯和約》使俄國的勢力完全退出朝鮮,這樣朝鮮實際上己為日本獨佔。這對日本來説簡直是天賜良機,日本吞併朝鮮的野心由來己久,因而也就加快了其吞併朝鮮的步伐,並最終在1910年吞併朝鮮。 [26] 

英日同盟第三次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利用英日同盟在遠東獲得的許多利益,在巴黎和會上基本上都得到了承認。並且日本有意同英國續訂英日同盟,這必然激起中國,尤其是有意在遠東擴大自己勢力的美國的反對。英日同盟從它建立起,一直是日本在遠東侵略擴張的國際支柱,對中國產生了極大的危害。從第二次英日同盟之後,它對美國在遠東的擴張也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成為美國在遠東的主要對手。面對此種情形,美國勢必要藉機拆散英日同盟,以剷除其在遠東擴張的障礙。華盛頓會議上,美國如願以償,以《四國同盟條約》代替了原來的“英日同盟”,這也就意味着存在了多年的英日同盟退出了歷史舞台。曾經對東北亞國際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的“英日同盟”,它的解體也同樣給東北亞國際格局帶來了巨大的變動。 [27] 

英日同盟歷史評價

因英日同盟而被授予嘉德勳章的明治天皇(1906年) 因英日同盟而被授予嘉德勳章的明治天皇(1906年)
三次英日同盟的建立可謂是列強間利益爭奪的需要和體現,作為近代東北亞國際關係史上影響深遠的重大歷史事件,貫穿了東北亞國際格局演變的始終,對其產生了重大影響。
英日兩國由對抗走向同盟,是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是兩國維護各自在遠東利益的需要,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第一次英日同盟期間,是英、日兩國關係最親密的時期,形成了對俄的統一戰線,保證了對俄的優勢,對東北亞的國際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第二次英日同盟期間,由於日俄戰爭中,俄國的勢力被大大的削弱了,已不再是英日兩國在遠東的對手了。因此,日本在遠東的擴張勢必會對英國的利益造成損害,他們之間的矛盾也就開始顯現,兩國的關係也就不如以前密切了。但在當時他們之間的共同利益還遠遠大於他們之間的分歧,因此結盟仍然是必要的,這次結盟同樣對東北亞國際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第三次英日同盟期間,由於日本在東亞的大肆擴張,英國的利益已受到了很大的威脅,英日之間的利益衝突也日益突出,但在當時由於英國忙於一戰,不得不對日本在東北亞的擴張有所退讓。這次同盟的效力雖有所降低,但依然對東北亞國際格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一戰結束後,英國不再需要日本在遠東的幫助,而且日本在東北亞的優勢地位也嚴重損害了英國的利益,他們之間的矛盾也就突出出來了,英日同盟的解體也就是早晚的問題了。因此1921年美國一拆它便散了,也使東北亞國際格局發生了變動。 [27] 
可以看出,英日兩國無論是從對抗走向結盟,還是從結盟走向解體,都是以他們的利益為轉移的,因此也就具有必然性。正如前人所説的,在國家之間,既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而且他們的結盟對東北亞國際格局的變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次英日同盟都使列強在東北亞的力量對比發生新變化,從而使東北亞國際格局也發生了改變。 [27] 
參考資料
  • 1.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4一35頁
  • 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40頁
  • 3.    [蘇]國家中央檔案館.《日俄戰爭》.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第7頁
  • 4.    [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第39頁
  • 5.    [日]藤村道生.《日清戰爭》.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第22頁
  • 6.    David Gillard.The sturggle for Asia,1828一1914:a study in British and Russan imperialism[M]. London: Methuen,1977.169.
  • 7.    [日]信夫清三郎 .《日本外交史:上冊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第236—237頁
  • 8.    G.A.Lensen.Korea and Manehuria between Russian and Japan,1895一1904 :the obsevrations of Sir Enrest Satow,British Minister PleniPotentiary to Japan(1895一1900)and China (1900一1906)[M].Tokyo:SoPhia Univ,1966.43.
  • 9.    張蓉初.《紅檔雜誌有關中國交涉史料選譯》.北京:三聯書店,1957:第31頁
  • 10.    米慶餘.《日本近代外交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8:第168頁
  • 11.    王明星.第一次英日同盟的緣起與影響[J]:歷史教學問題,1999,(5):第47頁
  • 12.    張忠緩.《英日同盟》.上海:新月出版社,1931:第38頁
  • 13.    張忠緩.《英日同盟》.上海:新月出版社,1931:第45-46頁
  • 14.    米慶餘.《日本近代外交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8:第175頁
  • 15.    崔丕.《近代東北亞國際關係史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第205頁
  • 16.    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條約集:1872-1916》.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6:第216-217頁
  • 17.    日俄關係視角下的第一次英日同盟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6-04-01]
  • 18.    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條約集:1872-1916》.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6:第252-253頁
  • 19.    [蘇]納羅奇尼茨基等著,北京外國語學院俄語系首屆工農兵學員譯.《遠東國際關係史·第一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第344頁
  • 20.    張忠緩.《英日同盟》.上海:新月出版社,1931:第139頁
  • 21.    尋找靠山侵略中朝:日本曾給英國當20年馬仔  .新浪軍事[引用日期2016-04-01]
  • 22.    朱大偉 .一戰後英國的戰略考量與英日同盟的廢止[J]: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08
  • 23.    嚴賽 . 論美國與英日同盟的關係[J].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
  • 24.    宋效峯 .20世紀初英日同盟與列強在中國問題上的博弈[J]:學術探索,2006
  • 25.    泰勒.《爭奪歐洲霸權的鬥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第451頁
  • 26.    姜萬吉.《韓國近代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第208頁
  • 27.    閆傳玲.英日同盟(1902—1921)對東北亞國際格局的影響[D].曲阜:曲阜師範大學,200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