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苦蕎麥

(蓼科蕎麥屬植物)

鎖定
苦蕎麥(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rtn.)是蓼科蕎麥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分枝;葉寬三角形,下部葉具長葉柄,上部葉較小具短柄,葉柄基部黃褐色;花序總狀,花冠和花萼白色或淡紅色,橢圓形,花柱較短;瘦果長卵形,上部稜鋭,下部稜圓鈍。花期6—9月,果期8-10月。 [6]  苦蕎麥名字來源於彝族古文典籍《物始紀略·蕎的由來》中記載:“五穀未出現,蕎子先出現。蕎子當糧食,五穀從此生。” [7] 
苦蕎麥原產於中國西南地區高寒地帶,現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山區都有栽培,同時也分佈於亞洲、歐洲及美洲。 [6]  苦蕎麥以土壤結構完整、土壤肥沃、儲水性好、土壤滲透性好、含有大量有機質的偏酸性土壤為宜,最好在高海拔、低緯度、夜間温差大的環境中生長,耐旱性相對較差, [8]  主要繁殖方法為種子繁殖、機械播種、條播、拌種等。 [9] 
苦蕎麥自古以來被人們譽為“五穀之王”,是穀類作物中唯一集七大營養素於一身的作物,《本草綱目》載:苦蕎麥能“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能煉五臟滓穢”,可用於治療腸胃積滯、脹滿腹痛、濕熱腹瀉、痢疾等疾病,同時也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中風、慢性腸胃炎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10]  除此之外,苦蕎麥還可以製作成苦蕎茶和動物飼料,並且做成美容產品。 [11] 
中文名
苦蕎麥
拉丁學名
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rtn.
別    名
菠麥
烏麥
花蕎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13] 
石竹目 [13] 
蓼科
蕎麥屬
苦蕎麥
命名者及年代
(L.) Gaertn.,1791

苦蕎麥植物學史

苦蕎麥
苦蕎麥(3張)
苦蕎麥名字來源於彝族古文典籍《物始紀略·蕎的由來》中記載:“五穀未出現,蕎子先出現。蕎子當糧食,五穀從此生。” [7] 

苦蕎麥形態特徵

苦蕎麥
苦蕎麥(2張)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70釐米,分枝,綠色或微逞紫色,有細縱稜,一側具乳頭狀突起,葉寬三角形,長2-7釐米,兩面沿葉脈具乳頭狀突起,下部葉具長葉柄,上部葉較小具短柄;托葉鞘偏斜,膜質,黃褐色,長約5毫米。 [1]  [14] 
花序總狀,頂生或腋生,花排列稀疏;苞片卵形,長2-3毫米,每苞內具2-4花,花梗中部具關節;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紅色,花被片橢圓形,長約2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短,柱頭頭狀。 [1]  [12] 
苦蕎麥種子 苦蕎麥種子
瘦果長卵形,長5-6毫米,具3稜及3條縱溝,上部稜角鋭利,下部圓鈍有時具波狀齒,黑褐色,無光澤,比宿存花被長。花期6-9月,果期8-10月。 [1]  [12] 

苦蕎麥產地生境

苦蕎麥 苦蕎麥 [1]
分佈於亞洲、歐洲及美洲;在中國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山區有栽培,有時為野生。生長於海拔500-3900米的田邊、路旁、山坡、河谷。 [2]  苦蕎麥適應能力強,尤其能耐受嚴寒的天氣和貧瘠的土壤,特別適應在乾旱的丘陵地區和涼爽的氣侯中生長 [4] 
中國分佈地
北京
門頭溝、房山、密雲、延慶
天津
河北
平山、內丘、阜平、淶源、張北、蔚縣、涿鹿、赤城、崇禮、興隆、平泉
山西
渾源、晉城、陵川、和順、忻州、五台、寧武、五寨、偏關、呂梁、興縣
內蒙古
牙克石、額爾古納、根河、察右中旗、豐鎮、興安、阿爾山、錫林郭勒
吉林
長白、長嶺
黑龍江
伊春、呼瑪、漠河
江蘇
鎮江
浙江
臨安
安徽

福建
松溪
江西
九江、九江、修水
河南
信陽、商城
湖北
武漢、興山、建始、巴東、宣恩、來鳳、神農架
湖南
衡山、邵東、新寧、桑植、江永
廣東
始興、信宜、雲浮
廣西
龍勝
重慶
江津、城口、奉節、巫山、巫溪
四川
都江堰、米易、鹽邊、峨眉山、洪雅、石棉、天全、寶興、南江、理縣、松潘、金川、馬爾康、若爾蓋、甘孜、康定、甘孜、德格、巴塘、稻城、得榮、木裏、昭覺、冕寧、越西、雷波
貴州
修文、清鎮、綏陽、仁懷、江口、石阡、思南、德江、興義、晴隆、望謨、畢節、織金、赫章、施秉、黎平、都勻、羅甸
雲南
嵩明、祿勸、麗江、永勝、思茅、西盟、祿豐、屏邊、綠春、河口、麻栗坡、馬關、西雙版納、勐海、勐臘、大理、賓川、鶴慶、香格里拉、德欽
西藏
拉薩、墨竹工卡、昌都、昌都、貢覺、類烏齊、丁青、察雅、洛隆、乃東、扎囊、加查、浪卡子、江孜、亞東、吉隆、普蘭、林芝、工布江達、米林、墨脱、波密、朗縣
陝西
周至、眉縣、鳳縣、太白、華陰、安塞、南鄭、佛坪、靖邊、石泉、嵐皋
甘肅
蘭州、永登、榆中、會寧、天水、平涼、華亭、文縣、康縣、合作、卓尼、夏河
青海
西寧、大通、湟中、湟源、樂都、互助、黃南、同仁、澤庫、同德、貴德、興海、瑪沁、班瑪、玉樹、玉樹、稱多、治多、囊謙
寧夏
固原、涇源
新疆
伊吾、阿勒泰 [5] 

苦蕎麥育植技術

主要繁殖方法為種子繁殖、機械播種、條播、拌種等。 [9] 

苦蕎麥選地

苦蕎麥 苦蕎麥 [1]
選擇質地疏鬆、排灌良好、有機質含量為0.8%以上的壤土或砂壤土,前茬作物首選豆科作物、馬鈴薯,其次玉米、小麥、雜糧,避免重茬。黏土或鹼性偏重的土壤不宜種植。 [3] 

苦蕎麥整地

深翻20釐米以上,耙平耱細,以減輕苦蕎麥幼苗頂土能力較差的不利影響。 [3] 

苦蕎麥播種

  • 播前種子處理
曬種:播種前7-10天,選擇晴天曬種1-2天。 [3] 
拌種:將晾曬好的種子100千克,用20%噻蟲胺懸浮劑480克兑水2000毫升或60%吡蟲啉懸浮劑400克兑水2000-3500毫升進行拌種,防治蕎麥田地下害蟲、蚜蟲、盲蝽、象甲、薊馬等。可以同時用6%戊唑醇懸浮劑30-45毫升(有效成分1.8-2.7克)或苯醚甲環唑按照種子量的0.3-0.5%混合拌種,預防葉斑類病害。 [3] 
播種時間:適時早播,播種時要保證土壤墒情,一次抓全苗,一般在雨後播種。中國通遼地區一般6月15日左右播種,比普通蕎麥早播10-15天。 [3] 
播種方法:機械播種,採用條播。行距40-45釐米。播種量2.0千克/畝,保苗7-8萬株。耕深4-6釐米,覆土2-3釐米。 [3] 

苦蕎麥種肥

施磷酸二銨(N18%、P2O546%)5千克/畝左右,硫酸鉀(K2O50%)11.5千克/畝。

苦蕎麥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當幼苗長至6-7釐米時,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間苗,封壟前再中耕除草一次。也可以使用化學防除雜草,即播種後,隨即噴施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砂土地用藥量60-80毫升/畝,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用藥量80-100毫升/畝,用水量60千克/畝。使用扇形噴頭噴施,噴後5天內不澆水,整個生長季儘量不破壞藥土層。 [3] 
灌溉:有灌溉條件的,開花灌漿期如遇乾旱及時灌水。 [3] 
追肥:封壟前追施尿素(N46%)8-10千克/畝,在開花結實期,葉面噴施肥料,可用尿素1千克、磷酸二氫鉀3千克,兑水45-50千克,於午後葉面噴施;或在10千克水中加5千克過磷酸鈣;或在15千克水中加草木灰5千克,浸泡24小時,浸出上清液加水5倍分別葉面噴施。 [3] 

苦蕎麥及時收穫

收穫 收穫
全株籽粒75-80%呈現該種固有顏色時及時收穫,收穫後晾曬20天左右,充分成熟後脱粒。或採用大型聯合收割機收穫時,收穫期以莖稈變黃、不纏繞機械為宜,早晨或雨後收穫為佳,防止落粒。 [3] 

苦蕎麥病蟲防治

在苦蕎麥生產過程中,一些病蟲影響蕎麥的正常生長。現階段苦蕎麥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立枯病、霜黴病、斑枯病、病毒病、白黴病、輪紋病、葉斑病等。蟲害主要有蠐螬、蚜蟲、黏蟲、草地螟、蕎麥鈎翅蛾、地老虎、溝金針蟲、西伯利亞龜象甲等。 [3] 

苦蕎麥蟲害防治

西伯利亞龜象:當蟲口密度達到百株20頭時,用10%蟲蟎腈懸浮劑1000-1500倍液均勻噴霧,或用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噴霧。 [3] 
雙斑螢葉甲:當雙斑螢葉甲蟲口密度達到300頭時,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噴霧。 [3] 
蚜蟲盲蝽:當蚜蟲蟲口密度達到百株500頭、盲蝽達到百株20-30頭時,用5%吡蟲啉乳油2000-3000倍液或3%啶蟲脒1500-2000倍液均勻噴霧。 [3] 
黏蟲、草地螟蟲和鈎刺蛾等幼蟲:防治3齡以前的幼蟲,可採用2.5%的溴氟菊脂4000倍液噴霧防治。 [3] 
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用5%阿維·辛硫磷或15%樂斯本顆粒劑隨播種施於田間,用量1.5-2千克/畝。 [3] 

苦蕎麥病害防治

葉斑病:可用戊唑醇、5%腈菌唑、苯醚甲環唑、40%的複方多菌靈膠懸劑或75%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等殺菌劑500-800倍液噴施植株,可以明顯減少生長期病原菌的危害。 [3] 
真菌和細菌性病害:可採用70%福美雙200克拌種100千克,或用25%多菌靈200-400克拌種100千克。 [3] 
葉斑病 葉斑病

苦蕎麥主要價值

苦蕎麥營養價值

苦蕎麥
苦蕎麥(5張)
苦蕎麥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蛋白質、生物類黃酮、多種維生素、纖維素、18種氨基酸、葉綠素及鎂、鉀、鈣、鐵、錳、鋅、鉻、銅、硒等多種成分,是穀類作物中唯一集七大營養素於一身的作物。在中國以及日本、朝鮮、俄羅斯等國家,苦蕎麥歷來是頗受大眾青睞的佳品,被譽為“五穀之王”。 [4] 

苦蕎麥藥用價值

除此而外,苦蕎麥還是一味藥用價值較高的中藥,《本草綱目》載:苦蕎麥性味苦、平,能“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能煉五臟滓穢”,認為能“降氣寬腸,磨積滯,消熱腫風痛”。苦蕎麥的麥粒、根及全草皆可入藥,可用於治療腸胃積滯、脹滿腹痛、濕熱腹瀉、痢疾及婦女帶下等疾病。苦蕎能通便潤腸,被民間稱為“掙腸草”。家庭常用蕎麥糊,可緩解夏季腸胃不和而導致的腹痛腹瀉症狀,起到降氣寬腸養生保健作用。製作及服食方法為:取蕎麥麪粉15克,文火炒香,加水煮成稀糊服食即可。另外,苦蕎麥還具有安神、益氣活血、清熱消腫祛風痛功效。《齊民要術》記載:“頭風畏冷者,以麪湯和粉為餅,更令罨出汗,雖數十年亦愈。” [4]  種子供食用或作飼料。根供藥用,理氣止痛,健脾利濕。 [1]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苦蕎麥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尿酸、防便秘、排毒養顏的功效,並可增強機體免疫力,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中風、慢性腸胃炎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病人長期飲用“苦蕎麥茶”,對健康頗為有益。 [4] 
參考資料
  • 1.    苦蕎麥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苦蕎麥  .植物通[引用日期2013-12-04]
  • 3.    張桂華,張春華,呼瑞梅,黃前晶.通遼地區苦蕎麥栽培技術要點及開發利用[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1,(第4期):39-40
  • 4.    潘春華.食藥兼用 苦蕎麥[J].養生月刊,2018,(第5期):423
  • 5.    苦蕎麥物種分佈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2-02-23]
  • 6.    苦蕎麥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8]
  • 7.    馬史火.淺析彝族傳統農耕文化中的苦蕎文化[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5(04):77-79.
  • 8.    張桂華,張春華,呼瑞梅,黃前晶.通遼地區苦蕎麥栽培技術要點及開發利用[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1,(第4期):39-40
  • 9.    朱樹國,李梅.苦蕎麥的栽培技術及其開發利用[J].種子科技,2019,37(02):55+57.
  • 10.    何偉俊,曾榮,白永亮,蔡騰程,古權.苦蕎麥的營養價值及開發利用研究進展[J].農產品加工,2019(23):69-75.
  • 11.    趙鋼, 四川省苦蕎麥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產業化示範. 四川省,成都學院,2014-11-13.
  • 12.    付彥榮主編.野花圖鑑[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4:83
  • 13.    苦蕎麥 Fagopyrum tataricum|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18]
  • 14.    苦蕎麥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