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苦糖果

(中藥)

鎖定
苦糖果,中藥名。為忍冬科植物苦糖果Lonicera standishii Jacq.的莖、葉、根。分佈於江蘇、湖北、貴州。具有祛風除濕,清熱止痛之功效。常用於風濕關節痛,外用治疔瘡。
中文學名
苦糖果
拉丁學名
大金銀花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茜草目
忍冬科
忍冬屬
苦糖果
分佈區域
江蘇、湖北、貴州
採收時間
夏、秋季採收莖葉,秋後挖根
用    量
9-15g。外用適量,鮮嫩枝葉適量

苦糖果入藥部位

莖、葉、根。

苦糖果性味

味甘,性寒。

苦糖果功效

祛風除濕,清熱止痛。

苦糖果主治

風濕關節痛,外用治疔瘡。

苦糖果相關配伍

1、治風濕熱關節痛:苦糖果根15g,水煎服。《常用中草藥圖譜及配方》
2、治疔瘡:苦糖果嫩葉適量,搗爛外敷。《常用中草藥圖譜及配方》

苦糖果用法用量

9-15g。外用適量,鮮嫩枝葉適量,搗爛敷患處。

苦糖果使用注意

忌煎炒食物、發物及糯食。

苦糖果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莖葉,秋後挖根,均鮮用或切斷曬乾。

苦糖果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達2m,小枝和葉柄有時具短糙毛,葉卵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花成對腋生,苞片線狀披針形,花冠白色,長1.5cm,花柱短於雄蕊,下部疏生糙毛。漿果長圓形,紅色,2個,從基部相連過半。花期1月下旬-4月上旬,果期5-6月。

苦糖果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2000m的向陽山坡、灌叢中或溪澗旁。分佈於江蘇、湖北、貴州。

苦糖果現代應用

臨牀用於治療風濕病關節疼痛,癰疽疔瘡和勞傷疼痛等。

苦糖果相關論述

《貴州草藥》:“祛風除濕,清熱止痛。”
[1-2] 
參考資料
  • 1.    王國強 .《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4年2月
  • 2.    楊衞平,夏同珩主編 .《常用中草藥圖譜及配方》:貴州科技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