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苦竹寨

(湖南苦竹寨)

鎖定
“苦竹”是土家語“兩面都是高山”的意思,“苦竹河鎮”也就是“兩面都是高山的河邊集鎮”。 苦竹寨引距桑植縣城19.5公里,乘車35分鐘;距張家界市中心91.5公里,乘車2小時20分;距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121.5公里,乘車2小時50分;距九天洞2.5公里;距茅巖河漂流39公里,乘車1小時;距賀龍故居40公里,乘車50分鐘,距八大公山99公里,乘車2小時。
中文名
苦竹寨
外文名
Kuzhu stockaded village
苦竹相關
兩面都是高山的意思
歷史淵源
建於唐宋,盛於明清
名勝風景
四川劍閣苦竹寨
隸    屬
桑植縣

苦竹寨地理環境

苦竹寨距九天洞5公里,為湘西北保存最為原始、完整的古鎮,保留着典型的明代民居建築羣,具有良好的民俗開發基礎。曾是澧水上游千帆林立的老碼頭、商人云集的古集市,梢公蕩魂的逍遙窟、明清明代的萬花筒。古老的風火牆、底矮的吊腳樓,向遊人展示着土家人的聰明才智,一條條青石板、一聲聲咚咚喹,在訴説着古寨子過去的輝煌。

苦竹寨發展歷史

古寨建於唐宋,盛於明清。曾是澧水上游“千帆林立的老碼頭、商賈雲集的古集市、梢公蕩魂的逍遙窟、明清社會的萬花筒”。古老的風火牆、低矮的吊腳樓向遊人展示着土家人的聰明才智,一條條青石板,一聲聲咚咚喹,在訴説着古寨子曾經的輝煌。在澧水沿岸,至今發現人類活動的蹤跡已推到了三億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而桑植設縣也有2200多年的歷史。據專家考證,這座古鎮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因為她上承縣府,下臨險峻峽谷,又居山臨水,地勢險要,歷來被稱為桑植的咽喉之地。
苦竹寨風光 苦竹寨風光
 在水上交通作為唯一的通道連接外界的古代,苦竹河鎮是一座商業碼頭,人來船往,川流不息,非常繁榮。小鎮上商店客棧、妓院繡樓、作坊當鋪、戲院廟庵一應俱全,可以稱得上是明清時期社會的一個萬花筒。
流水悠悠,人事蒼桑。到了近代,由於陸上交通的迅速崛起,水上交通漸漸衰落,小鎮慢慢地被人遺忘在峽谷之中了。失去了往日繁華的小鎮,並沒有失去多少古色古香的本來面目,使我們今天能通過這殘缺的街道、建築、店鋪,去感受她逝去的風采。

苦竹寨旅遊信息

苦竹寨乘車

苦竹寨距桑植縣城19.5公里,乘車35分鐘;距張家界市中心91.5公里,乘車2小時20分;距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121.5公里,乘車2小時50分;距九天洞2.5公里;距茅巖河漂流39公里,乘車1小時;距賀龍故居40公里,乘車50分鐘,距八大公山99公里,乘車2小時。

苦竹寨航空

張家界機場位於城區南郊,張清公路、張羅公路與之相連,距張家界市城區5公里,距茅巖河漂流下水碼頭39公里,距茅巖河漂流上岸碼頭18公里,年旅遊吞吐量已近60萬人次。

苦竹寨鐵路

苦竹寨風光 苦竹寨風光
 張家界與全國10多個大城市及旅遊城市已通過鐵路連成一片,北上北京、鄭州,南下廣州、柳州、桂林,東接上海、杭州、温州、南昌,西達重慶、昆明、成都,十分便利,年客運量已近1000萬人次。

苦竹寨公路

張家界四面通衢,公路網絡四通八達,常張高速公路、張羅高等級公路、張清高等級公路的建成,張家界至
苦竹寨風光 苦竹寨風光
省會長沙由8個小時縮短到3個多小時,與周邊的常德、武漢、沙市、株洲、湘潭、吉首、黔江、同仁、懷化、桂林均可實現一日到達。年客運量可達1000萬人次以上。
茅巖河漂流南接張羅公路,西連張桑1835線,小温(小河坎到温塘)公路貫穿全境,與張羅、張清、常張主要通道結成網絡,十分便利。

苦竹寨歷史人文

賀龍在桑植革命時期,幾乎踏遍了澧水兩岸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 苦竹賽是澧水邊的一座少數民族雜居的村落,保留了明清時的建築特色,民風淳樸,村民能歌善舞,許多桑植民歌都是靠苦竹寨的歌手流傳的。入夜的時候,苦竹寨亮起了盞盞紅燈,這是村裏的一個傳統。當年紅軍夜行軍過苦竹寨的時候,村裏有個老婆婆怕紅軍夜黑路難走,便在家門口懸起了一盞紅燈,其它村民爭相效仿,苦竹寨成了一個燈的世界。這段軍民魚水情被寫成了歌,傳唱到 ,這就是《門前掛盞燈》。
天平山是湘鄂邊界的一座原始森林。當年賀龍趕騾子販鹽,率部打游擊就經常出沒在這深山老林裏。林子深處落葉叢裏還偶爾能拾到一些彈殼和紅軍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