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若爾蓋國家公園

鎖定
若爾蓋國家公園(若爾蓋公園、若爾蓋濕地)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輻射川甘青三省,總面積約5.3萬平方千米。 [3-4]  [6]  [17] 
若爾蓋國家公園地處我國“三大自然區”的交錯過渡地帶,孕育着75%以上的青藏高原特有高等植物,也分佈着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高原泥炭沼澤,是水循環、碳循環的“交融場”“動力池”,是反映黃河上游區域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晴雨表”。公園創建區總面積1.38萬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片區8336平方公里,佔國家公園總面積60.28%,均在阿壩州境內。 [17] 
若爾蓋國家公園是黃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生態功能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固體水庫”——若爾蓋泥炭沼澤濕地,也是多種珍稀鳥類的棲息地。因對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水源貢獻超過30%,被稱為“中華水塔”。 [1]  [3]  2008年,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5]  2022年,四川黃河上游若爾蓋國家公園濕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實施方案編制完畢。 [2] 
中文名
若爾蓋草原
地理位置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
氣候條件
高原寒温帶濕潤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 全天開放
佔地面積
約 53000 km²
著名景點
花湖
巴西會議遺址
黃河九曲第一彎

若爾蓋國家公園歷史沿革

  • 名稱由來
水草豐茂的草原,是犛牛最喜歡的地方,藏語把犛牛喜歡的地方,稱為 “若尕”,音譯為漢字,就是若爾蓋。 [4] 
  • 開發建設
1994年,建立若爾蓋縣轄自然保護區。
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更名為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8年,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2019年9月,四川提出並積極推動創建若爾蓋濕地國家公園。
2020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啓動創建若爾蓋濕地國家公園”。 [14] 
2022年5月,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方案獲批 [6]  ;2022年8月,《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推進方案》出爐 [7]  ;11月6日,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推進會召開。 [13] 
2020年1月,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啓動創建若爾蓋濕地國家公園”。
2022年12月,若爾蓋國家公園已基本完成各項創建任務,並啓動省級(四川)自評。 [15] 
2024年4月10日,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強在學習時報發表題為《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提出積極爭取國家批覆設立若爾蓋國家公園。 [19] 
花湖 花湖

若爾蓋國家公園地理位置

若爾蓋國家公園位置境域

若爾蓋國家公園地處我國“三大自然區”的交錯過渡地帶,公園創建區總面積1.38萬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片區8336平方公里,佔國家公園總面積60.28%,均在阿壩州境內。 [17] 

若爾蓋國家公園氣候特點

若爾蓋國家公園為半濕潤季風氣候和西部的大陸性季風高原氣候。風向多為西北風,風力可達到11級,9月下旬開始結冰,5月中旬完全解凍。 [8] 

若爾蓋國家公園地形地貌

若爾蓋國家公園境內山高谷深,地勢陡哨,海拔2400~4200米。 [4] 

若爾蓋國家公園水文特徵

若爾蓋國家公園境內主要河流有白龍江、包座河等。 [4] 

若爾蓋國家公園植物資源

若爾蓋國家公園木材資源豐富,有冷杉、雲杉等樹種。 [4]  適宜種植一年一熟的農作物,以青稞為主,其次有小麥、豆類作物和洋芋等。經濟作物有油菜和亞麻、少量蘋果和花椒。 [4]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沼澤邊緣地帶盛產麟香、蟲草、貝母、鹿茸、雪蓮等名貴草藥,是中國傳統出口藥材。 [4] 

若爾蓋國家公園動物資源

若爾蓋國家公園動植物種類繁多,物產豐富。分佈有國家濕地保護區、黑頸鶴保護區、梅花鹿保護區。棲息着黑頸鶴、白天鵝、藏鴛鴦、白鶴、梅花鹿、小熊貓等大量候鳥和野生動物。 [4]  是200多種鳥類、39種獸類、15種魚類、3種兩棲類、3種爬行類共同生活的家園。 [3]  [18] 
每年,若爾蓋國家公園內的花湖景區和紅原日干喬濕地迎來候鳥駐足棲息。 [16] 
高山兀鷲

若爾蓋國家公園礦產資源

若爾蓋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泥炭、煤、鐵、銅、鈾、錳、金等30餘種。沼澤中發育的泥炭資源極為豐富,分佈面積2000餘平方千米,儲量近40億立方米。 [4] 
大雪覆蓋熱爾給然神山 大雪覆蓋熱爾給然神山

若爾蓋國家公園主要景點

  • 綜述
若爾蓋國家公園是四川省最大的草原,由草甸草原和沼澤組成。草甸草原和沼澤土壤長期浸泡在水中,温度較低,主要以沼澤土為主,潛育化程度高,有機質氧化緩慢,部分地區分佈着泥炭。若爾蓋國家公園地處黃河上游的大拐彎,它是在青藏高原在隆升過程中,一個相對斷陷下沉的低凹地,四周羣山環抱,也成了黃河上游一些大支流如黑河、白河、賈曲若爾蓋草甸草原和沼澤的匯流處。
由於氣候寒冷濕潤,蒸發量小,排水不暢,地表經常處於過濕狀態,有利於沼澤的發育。若爾蓋國家公園形成了我國最大的泥炭沼澤――若爾蓋沼澤 [4] 
  • 巴西會議會址  
巴西會議會址位於若爾蓋縣巴西鄉班佑寺,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2]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8月底,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先後召開了“巴西籌糧會議”和“巴西政治局常委會議”;9月2日,中共中央在此召開“巴西政治局會議”;包座戰役後,9月3日,前敵總指揮部、中央重要機關搬至潘州一帶。 [12] 
黃河支流黑河在遼闊的草原逶迤前行 黃河支流黑河在遼闊的草原逶迤前行
  • 花湖
若爾蓋國家公園中間有3個相鄰的天然海子,最小的叫錯爾幹,最大的叫錯熱哈,花湖居中。花湖水面300餘畝,其名源於夏天花湖中的水草開出芳香的花。湖中與沼澤中多水禽,時不時飛過。 [9] 
花湖 花湖
  • 黃河九曲第一灣
黃河九曲第一灣位於若爾蓋唐克鄉境內,河水清澈,河中游魚如織、風光清麗。黃河在四川若爾蓋縣唐克鄉與白河匯合,形成黃河九曲第一灣,這裏能觀賞到奇特且壯麗的自然景觀,也是攝影師鍾愛的取景地。 [9] 
  • 熱爾草原
熱爾草原(熱爾壩大草原)藏語中的“熱”是一種經名,“爾”是軍的意思。相傳在吐蕃國征服此地時,出征前唸了一種名為“熱”的經而後出兵得勝,故名“熱爾”。 
草原縱橫數十千米,浩原沃野,距若爾蓋縣城45千米,地處若爾蓋濕地的腹心地帶,是全國最平坦遼闊的濕地草原、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區、世界上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澤濕地。是青藏高原高寒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以極其豐富的生物種羣獲得享譽中外“寶貴生物基因庫”“天然動植物園”之美譽,是世界上少有珍稀生物種羣和動物種羣聚集地和我國珍稀動物的天堂,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最為集中的主要繁殖棲息地。 [10] 

若爾蓋國家公園開發建設

若爾蓋國家公園基礎建設

若爾蓋位國道213、248、345線和省道217、445線貫穿全境。 [11] 
2022年,四川黃河上游若爾蓋國家公園濕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實施方案編制完畢。 [2] 

若爾蓋國家公園品牌建設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固體水庫”——若爾蓋泥炭沼澤濕地,因對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水源貢獻超過30%,享有“中華水塔”的美譽,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為“中國最美濕地”。 [3] 
2008年,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5] 

若爾蓋國家公園文化活動

2017年7月15日,中國若爾蓋黃河大草原文化旅遊節暨盛夏雅敦節在若爾蓋舉行。 [11] 

若爾蓋國家公園作用價值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國家一項重大戰略。 [6] 

若爾蓋國家公園歷史文化

  • 紅軍長征
油畫《紅軍過草地》 油畫《紅軍過草地》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8月,歷經十個月艱難跋涉的中國工農紅軍,來到了若爾蓋國家公園。草地天氣瞬息萬變,地面佈滿沼澤,不少紅軍戰士犧牲在這茫茫草地。過草地,是長征史上重要的篇章,也是紅軍長征途中最為艱險的歷程。 [5] 
  • 課文:金色的魚鈎
課本里《金色的魚鈎》的故事就發生在若爾蓋縣,它講述的是紅軍過草地途中,一位炊事班長想盡辦法照顧三位生病的小戰士,他將一枚縫衣針製成魚鈎,釣魚煮野菜湯給他們補充營養,自己卻捨不得吃,在飢寒交迫中壯烈犧牲。 [5] 
草地上,無數像老班長一樣英勇犧牲的烈士們化成一座座豐碑,為後續部隊指明瞭前進的道路,紅軍最終走出了草地。 [5] 
若爾蓋國家公園 若爾蓋國家公園

若爾蓋國家公園旅遊信息

若爾蓋國家公園風土人情

水草豐美的若爾蓋,是全國三大草原牧區之一,也是亞洲最好的天然牧場之一。藏民族世代在這裏逐水草而居與他們的犛牛、綿羊、馬匹一起過着自由自在的遊牧生活。古樸的黑帳篷、美麗的白帳篷,是牧民流動的房子,也是草原獨有的景緻;華麗的服飾,奔放的鍋莊、弦子,驚心動魄的賽馬,彰顯着這個多情的草原民族對生命的無限熱愛。 [3] 

若爾蓋國家公園交通路線

自駕:從四川成都出發,國道213、248、345線和省道217、445線可抵達。

若爾蓋國家公園旅遊貼士

此行前要帶上雨衣、防寒衣物等。建議到達的第一個晚上不洗澡,以防感冒和輕微高原反應的發生,可以用攜氧片抗高反。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