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苟文彬

(原重慶市硅酸鹽研究所所長)

鎖定
苟文彬(1934—1986),重慶市巴南區迎龍鄉人。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重慶市輕工研究所副所長、重慶市硅酸鹽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兼所長。1986年10月28日病逝,年僅52歲。 [1] 
中文名
苟文彬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34年
逝世日期
1986年10月28日
出生地
重慶重慶市巴南區迎龍鄉

苟文彬人物生平

苟文彬(1934—1986),重慶市巴南區迎龍鄉人。出生於一個貧苦多子女的農民家庭。生活的艱辛養成其從小愛勞動、好學習的性格。6歲時,他在地裏撿菜葉被黃家橋小學的讀書聲吸引,要求上學讀書,父母憐愛,送其上學。12歲父親病故,輟學回家。 [1] 
1950年2月,苟文彬經人介紹進入重慶市中區私營華豐瓷廠當學徒。因勤奮好學,工作積極,處處帶頭,被選為廠工委會委員。1951年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苟文彬求知慾很強,雖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但刻苦勤奮,1956年自學完高中全部課程,後又自學高等數學、量子力學、外語等學科,為了系統全面地學習知識,自己搖着小船到隔江的沙坪壩參加職工夜大學習。幾年後,他逐步成長為具有搪瓷專業全面知識的高級工程師。為了糾正搪瓷理論上的錯誤和填補工藝的空白,苟文彬用近20年時間,10多萬次演算,推導出專門用於計算搪瓷物化性質的366個係數和公式,其學術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1958年苟文彬被任命為重慶搪瓷廠副廠長,後又任廠長、廠黨總支書記、重慶市輕工研究所副所長、重慶市硅酸鹽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兼所長。1960年出席全國羣英會。三次受到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親切接見。 [1] 
1976年,苟文彬在醫院等有關部門科技人員的支持配合下,研製出了生物搪瓷治療器,簡稱TDP,用特定的電磁波照射方法,治療各種疾病,療效顯著。人們稱之為“神燈”。苟文彬帶着生物搪瓷治療器到捷克、羅馬尼亞、德國、南斯拉夫等國家進行學術交流。 [1] 
1983年,苟文彬在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搪瓷職工大學任校長,次年經國務院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中年科學家。
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苟文彬一生致力於搪瓷學科的研究和發明,先後取得20多項科技成果,獲國際博覽會銀質獎和金質獎各一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項、國家優秀科技圖書著作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項、部、省級重大科技成果獎5項、市級重大科技成果獎4項,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撰寫出版《搪瓷基礎教程》等3部著作,翻譯科技資料40餘萬字。與別人合著《搪瓷學》一書獲國家優秀科技圖書著作獎和加拿大國際綜合基金獎。在中國共產黨65週年誕辰時,他把在南斯拉夫獲得的一枚金質獎章(重147克),獻給中共重慶市委,感謝黨對他的培養教育。 [1] 
苟文彬長期忘我工作,積勞成疾。1986年8月26日,醫生打開他的腹腔,發現已屬癌症晚期。住院期間,仍以頑強的毅力,繼續關心所裏的科研項目,繼續思考他準備再撰寫的三部搪瓷專著腹稿,繼續過問困難職工生活近況。同年10月28日清晨去世,年僅52歲。 [1] 

苟文彬人物榮譽

1985年,苟文彬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後多次被評為全國、省、市勞動模範。1986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舉行的國際春季博覽會上治療器獲得金獎。 [1] 
參考資料
  • 1.    重慶市江北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編,重慶市江北區志 1986-2005,方誌出版社,2011年01月,第7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