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苞藏禍心

鎖定
苞藏禍心(拼音:bāo cáng huò xī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元年》。 [1]  [3] 
“苞藏禍心”指心裏暗藏着害人的主意;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 [2] 
中文名
苞藏禍心
拼    音
bāo cáng huò xīn
反義詞
菩薩心腸
注    音
ㄅㄠ ㄘㄤˊ ㄏㄨㄛˋ ㄒㄧㄣ
出    處
《後漢書·皇后紀下·獻帝伏皇后》
語法結構
動賓結構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

苞藏禍心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元年》:“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已,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 [3]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苞藏禍心”。 [1]  [3] 

苞藏禍心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鄭國只是一個小國,而楚國卻是大國。鄭國想與楚國結交,以便依靠它與別國抗衡。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鄭國大夫、鄭國王穆公的孫子公孫段決定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楚國高官公子圍,通過聯煙來結交友好。
在魯昭公元年的春天,公子國帶了很多的人馬來鄭國迎親,這顯然懷有不測之心。鄭國大夫有個叫子產的人對此十分警惕,堅決不讓公子圍進入鄭國京城。 [3] 
鄭國派主管接待的官員子產去對楚國迎親的人説道:“我們鄭國都城狹小,容納不下你們那麼多的隨從,請你們在城外郊區舉行迎親儀式吧!”公子固當然很不滿意,就派大官員伯州回答子產道:“婚禮怎麼好在郊外舉行?我們臨來時已經在楚莊王、楚共王神廟裏祭告過,如果在城外迎親,這豈不是對我們楚國的羞辱?再説,這對鄭國也不體面。對我們這些楚國大臣來説,更是恥辱,回國以後,恐怕都無法再繼續做官了。所以貴國的安排我們不能接受,還請您考慮一下。” [3] 
子產卻板起面孔,非常莊重地説道:“我們鄭國國小,但這並不是我們什麼人的錯誤。而如果只依賴大國而自己不加防備,那才是錯誤。我們本想鄭楚聯姻後,在我們遇到危難時能得到貴國的保護,可是你們卻帶了壞心思來打我國的主意,我們能不警惕嗎?” [3] 
這樣,公子國和楚國大夫們知道鄭國早有了準備,便只好答應不帶兵甲進城迎親。最終,因為子產的機智,鄭國才免於一場被滅亡的災難。 [3] 

苞藏禍心成語寓意

故事中公子圍利用迎親的機會,想滅亡了鄭國,計劃陰謀時就起了敵意。由於鄭國早有防備,沒有得逞。成語告訴人們,做人要正直,善良,對待任何人不要懷有敵意或某種壞意企圖。只有你對友誼付出了友愛,友誼才會回報給你真誠。 [4] 

苞藏禍心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苞藏禍心”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指心裏暗藏着害人的主意,含貶義。 [2] 
  • 運用示例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下·獻帝伏皇后紀》:“陰懷妒害,苞藏禍心。” [1] 
參考資料
  • 1.    苞藏禍心  .漢典
  • 2.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醜惡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9-10
  • 3.    王彤偉著. 趣學成語[M]. 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8.01:18
  • 4.    夢梵編著. 成語故事[M].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1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