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南方長城

鎖定
中國南方長城(South-Great Wall)又稱為苗疆邊牆和湘西邊牆(文物保護單位名稱 [5]  ),是明清兩朝在湘西修築的一套軍事防禦體系,主要分佈於湘西自治州鳳凰、吉首、瀘溪、花垣、古丈、保靖等縣市,並向周邊的麻陽、松桃、銅仁等縣市輻射,被國內長城專家羅哲文命名為“南方長城”。
中國南方長城現存牆體88段,計長12944米(一説10043米 [8]  ),營汛遺址60處,屯堡26處,關卡20處,碉樓335處,古道19條,古堡寨9處,古城址2處,城堡2處,石碑5通,題刻1處,龍窯3處,其它8處,共計578處。 [2] 
中國南方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築之一,這段長城是明清兩朝對南方苗族鎮撫的產物,涵蓋了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現象,構架了那個時代治國方法的精神實質,是研究明清兩代對邊遠少數民族征服統治鮮活的歷史史料。
2011年11月,南方長城以鳳凰區域性防禦體系的名義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3] 
中文名
中國南方長城(苗疆邊牆、湘西邊牆)
外文名
South-Great Wall
地理位置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保護級別
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 
開放時間
8:00-17:30 最晚入園17:00,具體開放時間詳見景區現場公示。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景點級別
AAA級(全勝營營盤) [1] 
門票價格
45.00元(全勝營營盤)
著名景點
亭子關(南方長城起點)
靖邊關 [4] 
拉毫營盤
全勝營
喜鵲營(南方長城終點)
建議遊玩時長
1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春夏秋為宜
所屬國家
中國

中國南方長城歷史沿革

苗疆邊牆
苗疆邊牆(2張)
為了加強對西南的控制,配合雲南建省,推行行省制,元代修建了元大都通往雲南昆明的道一一入湖廣道,使之成為祖國內地通往西南的首選官道。西南苗疆的社會穩定對於確保這條道路的安全通暢十分重要,於是有明一代,除在貴州建省、設偏沅巡撫、辰沅道與八衞,就是在湘黔邊區推行軍事防禦體系建設。
明永樂三年(1405年)湖廣都指揮謝鳳倡修屯堡。明宣德五年(1430年)湖廣總兵蕭授築灣溪(今吉首市吉鳳街道)二十四堡。
南方長城
南方長城(5張)
明嘉靖二十年總督湖廣川貴軍務張嶽廢灣溪等堡,設立乾州、強虎、筸子、洞口、清溪、五寨、永安、石羊、銅信、小坡、水塘坳、水田營等十三哨及鎮溪千户所(今吉首老城區),圍繞臘爾山構築由西而東而北之防線。明嘉靖三十四年鎮筸參將孫賢改鎮算土城為磚城,並築七十里邊牆。
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辰沅兵備道袁應文增設盛華、黃合兩大哨,同時增設水塘坳、清水塘、十八坪、杜壤等4個小哨。羅洪先以元代朱思本的《輿地圖》為基礎,綜合元明兩代其他地圖繪製而成的大型綜合性地圖集《廣輿圖》中的《麻陽圖》,重點描繪了以湘西為中心的苗疆地區的山水地勢,突出表現了以洞、寨、溪為主要形式的苗民居住格局和以營寨為主要形式的防禦形勢。
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辰沅兵備吳國仕築110裏邊牆、17座哨堡、33所炮樓,增兵900餘人,撰寫《楚邊圖説》,清查儲存的軍糧。所繪製的《楚邊圖説》各圖全面反映了明末楚邊設防和楚邊苗族聚落的名稱和分佈格局,其中的《鎮算營哨圖》第一次清晰地繪出了今湖南鳳凰縣至貴州銅仁市的苗疆邊牆。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辰沅兵備參政蔡復一對蕭授二十四堡、張嶽十三哨與孫賢七十里邊牆、吳國仕110裏邊牆進行整合、續修,修建上自亭子關(今鳳凰黃合營與貴州松桃滑石鄉交界處),下至鎮溪所共三百餘里邊牆。天啓中辰沅兵備胡一鴻委鎮筸遊擊鄧祖禹將邊牆向北延伸六十里,至馬頸坳喜鵲營。明代所建邊牆多為土牆,已基本毀於明末大動亂中。
清朝早期有過三次恢復邊牆的動議,但都無果而終。為了化解愈演愈烈的漢民與苗民土地糾紛,進行乾嘉苗民起義善後,乾隆六十年十二月,於麻陽縣屬之巖門、花垣縣花園鎮修築屯堡,共計耗銀15萬兩。
清嘉慶二年至五年,鳳凰廳同知傅鼐廣修邊牆,以釐清民苗界址,民地歸民,苗地歸苗。據《湖南通志·苗防五》統計,鳳凰廳境內堡卡碉台836座,永綏廳126座,乾州廳127座, 古丈坪及保靖境內70座。五廳縣共建汛堡碉屯卡1176座(不同的史料統計數略有出入)。
嘉慶六年(1801年),傅鼐從銅仁正大營所屬夥哨營,到松桃廳之杆子坳、下石花等處沿邊百餘里,添建石碉一百座,築堡10座,又於石峴一帶築8堡、48碉。建築完全是就地取材,除了碉堡、城堡、要塞牆體外,基礎所用石料都是不規則的青石板。全憑當地能工巧匠,砌得整齊,加上灌之以石灰漿,從而穩固不變,不下沉,不斷裂。現在可以見到的苗疆邊牆,基本上為這一時期所建。 [2] 

中國南方長城遺址分佈

設施名稱
設施等級
地址
保護級別
湘西邊牆
喜鵲營 [7] 

吉首市馬頸坳鎮團結村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隘門關
關門
吉首市馬頸坳鎮隘口村

五里牌屯 [7] 
屯堡
吉首市峒河街道五里牌社區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協城
吉首市乾州街道

老爺坡營盤 [7] 

湘西高新區吉鳳街道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獅營盤 [6] 

鳳凰縣筸子坪鎮漁洞村

猴兒屯 [7] 
屯堡
鳳凰縣筸子坪鎮新民村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歐陽寨寨門 [7] 
寨門
鳳凰縣筸子坪鎮歐陽村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澎水井營盤 [7] 

鳳凰縣吉信鎮得勝營社區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火燒坡營盤 [7] 

鳳凰縣吉信鎮得勝營社區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洞口哨營盤 [7] 
哨卡
鳳凰縣吉信鎮得勝營社區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門
鳳凰縣沱江鎮金坪村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銅錢坡營盤 [7] 

鳳凰縣沱江鎮三里灣村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鎮城 [9] 
鳳凰縣沱江鎮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山碉哨卡 [7] 
哨卡
鳳凰縣廖家橋鎮永興村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全石營營盤(舊稱全勝營
汛堡
鳳凰縣廖家橋鎮永興坪村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鴨寶洞汛堡
汛堡
鳳凰縣廖家橋鎮鴨堡洞村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峨眉屯 [7] 
屯堡
鳳凰縣廖家橋鎮林寨村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拉毫營盤(舊稱樂濠汛)
營城
鳳凰縣廖家橋鎮拉毫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駱駝峯碉樓
碉樓
鳳凰縣林峯鄉黃羅寨村

宜都營營盤(舊稱宜都營汛) [7] 
汛堡
鳳凰縣阿拉營鎮和平社區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黃絲橋古城(舊稱鳳凰營)
營城
鳳凰縣阿拉營鎮黃絲橋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良子哨卡 [7] 
哨卡
鳳凰縣阿拉營鎮團結村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苜機衝汛堡 [7] 
汛堡
鳳凰縣阿拉營鎮舒家塘村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鳳屯 [7] 
屯堡
鳳凰縣阿拉營鎮舒家塘村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星古屯堡(舊稱天星屯)
屯堡
鳳凰縣阿拉營鎮天星村

舒家塘古堡寨
古堡寨
鳳凰縣阿拉營鎮舒家塘村

屯喇上屯堡 [7] 
屯堡
鳳凰縣阿拉營鎮舒家塘村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門
鳳凰縣阿拉營鎮化眉村

茶田新屯堡(舊稱新屯) [7] 
屯堡
鳳凰縣茶田鎮砂羅村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麒麟屯古城堡(舊稱麒麟屯) [10] 
屯堡
鳳凰縣茶田鎮芭蕉村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坡屯城堡(舊稱王坡屯)
屯堡
鳳凰縣茶田鎮

中國南方長城邊牆規模

苗疆邊牆分邊牆、城堡、營盤、古堡寨、炮台、碉樓、古道、倉廒、關門等類型,其中邊牆又可分土邊牆、石邊牆、土石混合邊牆、人工與自然混合邊牆;城堡可分鎮城、協城、營城;營盤可分汛堡、屯堡、塘、哨卡;碉樓可分烽火碉、卡碉、寨碉、家碉、風水碉、界碉;古道可分驛道、營道、橋樑、商道、鄉道,倉廒又可分為苗義倉、屯義倉、常平倉、道倉等等。
各個類型之間的關係,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辰沅兵備吳國仕的《楚邊圖説》中的《鎮算營哨圖》的邊牆東起鎮溪所,西至銅仁府靄雲營,城牆上繪有敵樓,與城牆內外的營、所、塘、炮樓等軍事設置共同構成防守體系。
據魏源《湖南按察使贈巡撫傅鼐傳》介紹,苗疆邊牆不同類型對地理位置的選擇也不一樣,既“邊牆亙山澗,哨台中邊牆,炮台橫其衝,碉堡相其宜”,並具有不同功能,既“邊牆以限疆界,哨台以守望,炮台以堵敵,堡以聚家室,碉卡以守以戰,以遏出以截歸。”建築的方法是因地制宜。如“凡制碉堡之法,近石以石,遠石以土,外石中土,孔以槍,掘濠以防”。守軍人數,“碉容五人,堡乃眾藏。”傅鼐收恤難民十萬餘户在城堡附近安置,挑選壯丁防守。其中碉樓數量最多,十餘碉則築一堡。各個類型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構成了一套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中國南方長城管理制度

配合苗疆邊牆建設與管理,明正德與嘉靖年間分別在乾州與鳳凰設鎮篁守備與參將,常年駐軍十二營7200-7800人,時全湖廣共參將三員,自此鳳凰成為西南軍事重鎮,直至清末。
清代在湘西苗疆實行兵防、屯防、苗防、勇防“四防”統治。
在兵防方面,清代設鎮算、綏靖二鎮,乾州、永綏、永順三協,古丈坪、保靖、鎮溪、河溪、浦市等營,營以下為汛塘,時全國共七十一鎮,湖南共三鎮。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王朝在鳳凰建東、西、南、北四汛,雍正初在湘西苗疆三廳置關隘27處,雍正七年(1730年)改土歸流,分別置塘汛95處。
乾隆時期,鳳凰廳境內有大小塘汛75處,永綏廳50處,乾州廳40處,合計165處。
道光以後,鳳凰廳境添設了觀景山、冷風坳、大坡腦、坨田二坳、清坪灣、擂草坡六營卡,新設落潮井、鴉拉營、宜都營、苜蓿衝、太平溪、九曲灣、靖江(疆)營、清溪哨、黃土坳、四方井、黃岩江、樂豪、泉盛營、菖蒲塘等汛。
乾州廳新設桂巖坡、上莊園、田家園、標營坡、巖屋汛、張排寨、鴉溪等七汛。
永綏廳新設梁營卡、滾牛坡營卡、吉多下寨汛、黃土坡、董馬汛、排樓寨、剛剛寨、沙子坳等營汛。保靖新設城東二月坡、叢桂坡、南龍頭山、城西北煙霞山卡、獅子橋管卡、城東北鰲溪、集古、巖板橋、梯拉、城東三岔河等十汛卡。
永順縣設古丈坪營,新設黑潭坪汛、曹家坪汛、牀機坡汛、巖坳汛、排沙汛、賣若塘、半坡塘、河蓬塘、蔡家莊塘,並於原設土蠻坡汛、旦武營汛、新寨塘、龍鼻嘴塘、山棗溪塘酌添官兵。
宣統時期,清王朝已然千瘡百孔,無力顧及苗疆地方管控與治理,自雍正以來所置塘汛大都廢棄,但清代建立的屯政被湖南地方政府沿襲,直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花垣、鳳凰、乾城革屯升科才告終結。
在屯防方面,均七留三,最多時均田十五萬餘畝,覆蓋今鳳凰、吉首、花垣、保靖、古丈、瀘溪、麻陽等七縣市,稱有屯七下縣,建立7000人的屯丁隊伍,其中九萬餘畝召佃收租,以一石谷折銀一兩計,共收銀兩九萬兩,作為屯防經費。其餘五萬餘畝分配給屯丁耕種,以糧代餉,屯丁閒時為農,戰時為兵,且耕且守。
在苗防方面,建立五千人的苗兵隊伍,專管苗區事務,有功者賜名武狀元,實行“以苗治苗”。
與此同時,傅鼐從屯丁與苗兵中精選一千人,建立鎮算練勇,五百駐銅錢坡(古名同全坡),五百駐新場屯(今鳳凰新場鎮樹古村),姑且名勇防。
苗疆邊牆的建設與管理不是軍事上的單兵突進,而是以行政、經濟、商業、金融、税收、文化、教育、法律、宗教等等制度相配套,建立了有別於其它地方的管理制度。
在行政上,實行軍政合一管理制度。如明代在今吉首設軍民千户所,明辰沅道、清代的辰沅靖道、辰沅永靖道一般加兵備銜,鳳凰廳全境分別為鎮篁鎮前後中左右營汛地等等,這都是軍政合一管理制度。明初湖廣巡撫管理今貴州、兩湖地區,共設道6,辰沅道為兵備道。清代道為省以下機構,道下為府,府下為廳縣。全國共86道,道員一般為四品,加兵備道為正二品,兵備道8個。設乾州廳、鳳凰廳、永綏廳、古丈坪廳,廳同知為五品或六品,比知縣高一至兩個品級。湘西苗疆官員任用制度明代為邊俸、清代為苗疆缺。苗區設百户與寨長。
在商業上,道光末年鳳凰、乾州二廳共有25個墟場,其中沿邊牆建墟場21個,由官兵監督交易。
在金融上,實行生息銀兩制度。嘉慶二十五年湖南藩司撥地丁銀十萬兩,由辰沅永靖道貸給鹽引為江口的江淮鹽商,每年五千兩還本,七千兩付息,閏年加徵,十年為期,以解決湘西屯防經費不足問題,曰漢岸生息。
在文化教育上,在五廳縣內,主設苗義學120所,專收苗童,屯義學院50所,兼收苗生。鄉試設田字號,專收苗族秀才、舉人。
在税務上,設辰關,收取鹽木税,為大清38個税關之一。
在宗教上,推動三王崇拜由民間祀典成為官方祀典。
在法律上,允許“苗例”、排解、審判、官代書(律師)存在,“苗例”即處理苗區事務習慣法。
在救濟上,實行以工代賑。如明萬曆年間耗乾銀四萬兩,築南自起亭子關,北至喜鵲營380裏邊牆,隆六十年間修築花垣、麻陽巖門屯堡,共從湖南藩司撥銀15萬兩,實行以工代賑,等等。
可以説這是繼土司制度之後湘西另一種治理模式,自此湘西完成了由隋唐時期的羈縻制度、五代以後的土司制度、宋代關隘制度、明代衞所制度到屯政體系的轉變,形成“地皆屯田、民皆兵籍”的治理特色。
辛亥革命以後,因為屯田制的存在,屯防治理體系繼續運行,只不過辰沅永靖道改辰沅道;鎮算綠營改勇營,稱湘西巡防軍;鎮篁練勇改黑旗軍;屯丁改湘西屯務軍,設屯務處,一直影響到民國,直至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革屯運動才終結。 [2] 

中國南方長城景點發現

苗疆邊牆 苗疆邊牆
2000年4月下旬,鳳凰縣委和縣政府為了準備申報鳳凰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專程邀請了中國國家建設部古建築專家趙景慧、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長、長城學會副會長羅哲文等10多人來鳳凰古城進行全面考察。
當時當地隨行人員介紹“苗疆邊牆”時,尋找了南方長城長達50年之久的羅哲文對此十分感興趣,並爬上城牆進行具體考察研究。
4月底,專家得出結論,認定該邊牆即是南方長城。
苗疆邊牆 苗疆邊牆
羅哲文稱,他搞長城研究50年了,以往歷史學家只是在歷史文獻的記載中知道中國南方也有長城,但許多人皓首窮經也沒能找到它客觀存在的一星半點證據。他認為,説苗疆長城是中國長城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存在任何爭議,應和北方長城一樣加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他進一步指出這僅僅是一個有關行政手續的問題。
根據羅哲文教授的看法,在北方的明長城也稱邊牆,每一軍防區的邊牆有長有短。
北京保衞明十三陵的“昌鎮”有200餘公里,與湖南“鎮竿鎮”(即今天的鳳凰縣)邊牆的長度差不多。
湘西長城不僅其防禦體系與北方明長城一樣,而且,其軍事機構設置,官兵制度也都相同,因此該長城完全應該屬於中國長城的一部分。

中國南方長城旅遊信息

中國南方長城交通信息

鳳凰縣土橋隴車站乘坐鳳凰阿拉鎮的中巴車20分鐘左右可以到達全勝營營盤,車票6元。

中國南方長城旅遊時間

南方長城地處湖南湘西地區,湘西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境內氣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豐沛,年均降水量1300-1500毫米。
年平均氣温12℃-16℃,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温24℃-27℃,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温1.7℃-4.3℃。
無霜期達240-288天。南方長城四季皆適合旅遊,最佳時間為4-11月份。

中國南方長城門票信息

45元/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