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

鎖定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湖南省鳳凰縣、貴州省雷山縣地方民間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以銀料為原料,銀飾的式樣和構造經過了匠師的精心設計,由繪圖到雕刻和製作有30道工序,包含鑄煉、吹燒、鍛打、焊接、編結、鑲嵌、擦洗和拋光等環節。
2006年5月20日,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40。 [1] 
中文名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編號
Ⅷ-40
遺產類別
傳統技藝
申報地區
貴州省雷山縣;湖南省鳳凰縣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歷史淵源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
中國歷史上使用銀飾品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漢代,苗族與外族就有以銀料作為一種交換的貨幣的記載。但這隻能表明銀在遠古首先是作為貨幣而流通的,雖然苗族流傳着“運金運銀” “打柱撐天”“鑄日造月” 等許多古老的傳説,但苗族銀飾的歷史遠沒有那麼久遠,真正將銀作為原材料鍛制飾品,還要往後好幾個世紀。
唐宋時期,中央王朝在西南地區設置經制州、羈縻州,開始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管理經營,逐步加強了漢族同各族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繫。南宋時期,由於西南方遠離朝廷,置身權力角逐場所之外,處於相對穩定狀態。這時期,朱輔的《溪蠻叢笑》中記載了“山婚娶聘物以銅與鹽”,把銅與當時在山區天價之物的鹽並奉為聘禮,説明當時西南山區金屬銅的價值最高。這也進一步證實了宋代貴州地區各少數民族還沒有飾銀的習俗。
貴州少數民族有關銀飾的記載首次出現在明代郭子章的《黔記》中,之後的史料記載也越來越多,如“富者以金銀耳珥,多者至五六如連環”“婦人盤髻,貫以長簪,衣用土棉,無襟,當服中孔,以首納而服之”,婦女“服短衫,系雙帶結於背,胸前刺繡一方,銀錢飾之”“未娶者以銀環飾耳,號日馬郎,婚姻脱之”等。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出現了以“銀環飾耳”來做“未娶者”的標識,以此區分婚否,它標誌着民族銀飾已經具備了初步的習俗功能。
清代,有關少數民族銀飾的記載明顯增多。如清代的龔柴《苗民考》中記載: “富者用網市束髮,貫以銀簪四五支,長如匕,上扁下圓,左耳貫銀環如碗大,項圍銀圈,手帶銀釧”“婦女服飾銀等、 項圈、手鐲等皆如男子,惟兩耳貫銀” “富者戴大銀梳,以銀索密繞其警腰”。由此表明這時的銀飾種類逐漸增多,不僅如此,銀飾也逐漸得以普及。不僅不同性別皆有佩戴,而且不拘老少,不論貧富,都以佩戴為榮,“ 無老少,腕皆約環,環皆銀”。有較貧困者實在戴不起手鐲的,也競相效仿,“以紅銅為之” 。
因此,鑑於上述史料記載,苗族銀飾的歷史應該肇始於明代,普及於清代,也就是從清代開始銀飾在各民族(包括苗族)中趨於普及和流行,逐漸形成了中國少數民族佩戴銀飾的風俗。 [2]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工藝特徵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
苗族銀飾都是根據其自身歷史文化演變而成,具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從銀飾的品種、紋飾設計構造到製作組裝都體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極高的文化品位。苗族銀飾的加工是苗族民間獨有的鍛制技藝,自古以來都是在家庭作坊,由男性銀匠手工鍛制完成。銀飾的式樣和構造經過了匠師的精心設計,工藝流程極其複雜,即使是同一品種,也往往有若干種造型。
苗族銀飾鍛造技藝 苗族銀飾鍛造技藝
論工藝,苗族銀飾鍛制技藝主要有鏨刻和編結兩種。根據鏨刻或編結工藝的需要,銀匠先把熔鍊過的白銀製成薄片、銀條或銀絲,一件銀飾少則需要十多道、多則需要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包含鑄煉、捶打、鏨刻焊接、編結、洗滌等環節,總體而言,鏨刻工藝的銀飾,銀料多以實心的塊或面材模壓而成,呈現厚重的造型,在銀片上鏨刻精美的紋飾。編結工藝的銀飾,銀料是將銀條拉絲而成,通過編絲呈現各式線狀的紋飾,玲瓏剔透。
苗族銀飾在工藝上也有粗件和細件之分。粗件並不是説銀飾製作粗糙,而是指鍛制一類大工藝,或指大件銀飾,如項圈、壓領、手鐲等;細件是指需要精細加工,或指小件銀飾,其中包括大件銀飾的配件等,如銀鈴、銀花、銀雀.銀蝴蝶、銀針、銀泡、銀鏈、耳墜、戒指等。但這種劃分並不是絕對的,如大銀角、空心、泡花的項圈,雖是大件,但也需鏨刻等精工細作,更是精緻細膩,巧奪天工。 [3]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工藝流程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
一、鑄煉
將銀料放在“銀窩”(坩堝)內,把坩堝放在風箱爐上,用木炭全部蓋好,用風箱鼓風增高温度。銀料全部溶化成液體後,把它倒在卡條狀的鋼槽內待其凝固。
二、錘打
先將凝固的熱銀錘打緊實,再捶打成四方形長條,最後將銀條捶打成直徑3毫米的圓柱狀細條。
三、拉絲
將捶打好的細銀條用矬子做好尖頭,再用拉絲眼板拉絲。拉絲眼板一般分52個直徑不同的眼孔,若一根銀條經過52次拉絲,那麼其直徑與一根人的髮絲差不多。
四、搓絲
將拉好的細銀絲放置在一起,用木質滾條將銀絲線搓在一起。這種工藝讓搓好的銀絲具有獨特的紋路和韌性。
五、掐絲
將搓好的銀絲掐出不同的圖案,嵌進事先做好的銀絲框內。這個過程相當精細。銀匠不需模具,全憑心中想象,一氣呵成。
六、鑲嵌加固
將事先手工打磨好的銀珠擺放在需要鑲嵌的位置,然後用焊槍整體加温。該過程需要嚴格控制温度,温度高則熔斷銀絲,温度低則鑲嵌不牢固。
銀匠們最後將整件飾品放入特製的溶液中,先用高温煮沸,去除污漬,然後用清水將銀飾品表面洗滌乾淨。 [4]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傳承保護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傳承價值

苗族銀飾具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從品種、圖案設計、花紋構建到製作組裝都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在對外交往中,苗族人民把銀飾作為禮品贈送友人,和藏族的哈達、漢族的珠寶一樣珍貴。
苗族銀飾的創制技藝充分體現了苗族人民聰明能幹、智慧機巧、善良友好的民族性格。銀飾潔白可愛、純淨無瑕、質地堅硬,正是苗族精神品質的體現。 [1]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傳承人物

龍米穀,男,苗族,1948年生,湖南省鳳凰縣山江鎮人。2009年6月,龍米穀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南省鳳凰縣申報。 [5] 
麻茂庭,男,苗族,1953年生,湖南鳳凰縣山江鎮黃茅坪村人。2009年6月,麻茂庭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南省鳳凰縣申報。 [5] 
楊光賓,男,苗族,1963年生,貴州省雷山縣西江鎮人。2007年6月,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傳承人,貴州省雷山縣申報。 [6-7] 
吳水根,男,苗族,1966年生,貴州省台江縣塘龍寨人。2012年12月,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貴州省台江縣申報。 [8]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保護措施

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文件下達,政府從政策、經費、場地各方面提供優厚條件,為苗族銀飾鍛造工藝傳承、文化內涵的研究開展提供支持條件。同時,當地政府利用打造銀飾文化節的形式發展文化消費。推動苗族銀飾的地方旅遊文化開展、旅遊特色建設。在2010年鳳凰縣民俗園內成立首家苗族銀飾鍛造技藝展示基地,包括苗族銀飾博物館、苗族銀飾生產基地和苗族銀飾研發中心三部分,囊括保護、傳承、發展和創新以及展示、遊覽一體的聯動體系。種種活動、博覽會和文化節的開展。助力苗族銀飾在大眾中的認識,也為苗族銀飾的保護提供平台。 [9]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鳳凰縣傳承民族工藝有限責任公司、雷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苗族銀飾鍛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0]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苗族銀飾鍛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鳳凰縣傳承民族工藝有限責任公司估合格。 [13]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02年荃灣藝術節,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傳承人吳水根應邀到現場演示銀飾加工的全過程,觀眾們對他的表演表示讚揚。 [11] 
榮譽表彰
2009年,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傳承人楊光賓製作的“苗族銀飾花冠”榮獲第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天工藝苑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苗龍系列”和“編絲手鐲”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 [12] 
參考資料
  • 1.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 2.    戴葒,楊光賓編著,苗族銀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08,第16頁
  • 3.    戴葒,楊光賓編著,苗族銀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08,第22頁
  • 4.    孫文輝著,蠻野尋根 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源流,嶽麓書社,2015.03,第453頁
  • 5.    馮驥才總主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百科全書 傳承人卷=The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iTransmitters,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05,第565頁
  • 6.    傳承人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18-10-05]
  • 7.    戴葒,楊光賓編著,苗族銀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08,第66頁
  • 8.    馮驥才總主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百科全書 傳承人卷=The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iTransmitters,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05,第612頁
  • 9.    劉晶晶. 現代主義設計的母語[J]. 藝術與設計, 2017(8):24-37.
  • 10.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通知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引用日期2019-12-18]
  • 11.    戴葒,楊光賓編著,苗族銀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08,第87頁
  • 12.    馮驥才總主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百科全書 傳承人卷=The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iTransmitters,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05,第532頁
  • 13.    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公告  .文化和旅遊部.2023-11-0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