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

鎖定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貴州省雷山縣、雲南省大關縣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工序繁雜,一般使用刮、削、通、打、錘、夾、鑽等相關工具,經過選料、烤料、打製簧片、製作竹木部件、裝簧片和定音等幾十道工序,耗時近20天才能製作出一件苗族蘆笙。
2006年5月20日,苗族蘆笙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33。 [1]  蘆笙製作技藝歷來由師傅親手教授,無文字資料留存,且技藝考究,傳承較困難,亟待搶救、保護。 2017年,興文苗族蘆笙製作技藝被列入宜賓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5] 
中文名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技藝
遺產編號
Ⅷ-33
申報地區
貴州省雷山縣、雲南省大關縣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歷史淵源

東丹甘的《蘆笙史探索》,從故事、神話、古文字文獻等角度進行了分析,但作者多是通過推測,而沒有進行具體論證,另外作者也把葫蘆笙、笙與蘆笙混同,忽視了它們之間的區分。秦序在《蘆笙起源初探》及《蘆笙起源初探(續)》中,通過歷史文獻《南詔野史》、《桂海虞衡志·志器》、《嶺外代答》等説明“盧沙”就是蘆笙的前身始見於南宋的文獻及“盧沙”與葫蘆笙的區別,同時還説明盧沙和葫蘆笙在宋代就是同時存在於西南少數民族中的兩種樂器,蘆笙在明朝時才出現,後才形成這種局面。
戴進權《苗族蘆笙的起源淺析》,則從苗族日常習作的歷史演變,從苗族風俗、語言、民間音樂等方面進行研究。蘆笙源於禾杆笛,後逐步演變而來。
《苗族簡史》記載:苗族最早的樂器是蘆笙,蘆笙曲調是苗族最早的音樂之一。通過對上述“蘆笙起源”研究的梳理,筆者認為蘆笙應該最初起源於苗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當中,由禾杆笛、盧沙等逐步演變,經過千百年的發展演變,在人們實際使用當中根據不同的需要,再通過不同時代蘆笙匠人的改造逐漸發展而來。蘆笙的結構嚴謹,製作上具有特殊的材料和工藝要求。蘆笙一般由笙管、笙鬥,簧片三部分和共鳴管部分構成。苗族蘆笙的製作材料主要有銅(做簧片)、竹(做發音管)和木(做氣箱)。但是各地的苗族蘆笙的外形器色,型號大小及其製作工藝、蘆笙匠人技藝的差異又有所不同,蘆笙器色因製作材料的不同而不同;笙管長短和數量也不一樣,小至十幾釐米大到三四米,現經過改進可增至十幾甚至二十幾根,音域更加寬闊。 [2]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工藝特徵

傳統手工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3張)
昭通市大關縣蘆笙技藝傳承人王傑鋒製作的蘆笙,主要取自苦竹、白杉、樺槁樹皮、優質黃銅和鉛,在繼承祖傳秘技的基礎上作了創新。他製作蘆笙的材料將發音管改成八根或十根,使蘆笙在音調上比傳統蘆笙更準確,造型也更美觀,又在高温冶煉黃銅笙簧片時加入一定比例的鉛,增強了蘆笙簧片的彈性及韌性,這樣製成的蘆笙發音更加響亮悦耳,天星“王蘆笙”就此揚聲滇黔交界的苗族村寨 [2] 
苗族傳統蘆笙,為六管蘆笙,沿用中國傳統的五聲音階。響銅簧片氣鳴發音,其音準的高低,全憑製作工匠特有的辨音能力來確定,他們手工製作的簧片,就能夠使所有的主奏蘆笙的音準絕對相同;每組5—7支蘆笙合奏,也符合和聲學原理。
苗族蘆笙由吹管、音鬥、笙管和簧片等各個不同的部位所組成。這些構件主要是用蘆笙竹(苗族地區的漢語方言中有的亦稱之為“苦竹”)、無結逢的杉木樹心和經過加工後的鋼片等製成。蘆室的音階排列最為常見的有六管六音、五管六音等。隨着時代的進步、蘆笙製作技藝的提高,現在的蘆笙經過一些苗族演奏家的改造,除了原來的五管、六管之外,從20世紀80年代初起又有了八管、十二管、十六管和十八管等,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蘆笙樂器在演奏中的藝術表現力 [3] 
吹管:是一根長約50 釐米直接插入音斗的通心短竹,一般為直徑約2至3釐米粗細。
音鬥:用特種木質felJ 空而成的長圓形共鳴箱, 一般是剛好夠一個人雙手合握或者是稍大一點。一端留有接口以備插吹管,另一端接上長約10 釐米左右的跟吹管粗細相當的短竹(注:長條形圓筒音鬥不用此短竹),底部用蠟封閉。中間鑿有兩排並列的插笙管的六個洞眼。
笙管:為六根長短不一的垂直插入音斗的通心竹管,並在靠近音斗的適當位置鑲有簧片和各鑽有一個按音孔。笙管的長短因地區而言,有的僅是十幾釐米長,有的則高達十多米以上而只能擺設於固定位置。部分笙管的稍尖還套上一個葫蘆作震音或裝飾用。
簧片:是蘆笙的關鍵部分,簧片最初是用竹片製成,現在均用銅片。
共鳴筒:為打通竹節形成兩頭空通的竹筒,也有用封底竹筒做成的,均套在笙管的稍端作擴音用。部分還在其中套上一個薄竹膜換成的三角形共鳴器。 [4]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工藝流程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有幾十道工序,製作藝人使用刮、削、通、打、錘、夾、鑽等相關工具,一般經過選料、烤料、打製簧片、製作竹木部件、裝簧片和定音等主要工藝流程,特別是削制吹管、共鳴筒和打磨簧片,全憑手感來嚴格掌握每個環節的輕重度,其中最關健的是打磨簧片和定音,簧片縫隙的寬度和簧片的音色決定了芒筒蘆笙質量的好或次,因此需要有非常熟練且經驗豐富的藝人全靠眼睛看和耳朵聽來保障,有人把這個特殊工藝稱之為“視聽藝術”,通常一套八支芒筒蘆笙的製作週期近20天。 [5]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傳承保護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傳承價值

1、樂舞文化:蘆笙作為-3~作樂樂器,最先開始賦予其奏樂功能,致使形成獨特的樂舞文化。早文獻記載,苗族人在吹奏蘆笙時已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舞步。如:清朝時期的文人陸次雲在《峒溪纖志》中記載“執蘆笙,笙六管,長二尺⋯·手則翔矣,足則揚矣,睞轉肢回,旋神蕩矣”。在該文獻記載中,生動形象的描述出蘆笙舞的動作、形態。這種獨特的蘆笙舞蹈一直傳承到今天,現代的苗族人仍一邊吹蘆笙,一邊滾翻、吊掛及道背等,技巧嫺熟,動作敏捷,無不讓人感嘆。蘆笙舞蹈成為中國舞蹈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舞蹈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2、祭祀文化:蘆笙在苗族祭祀活動中是一種以音代言的工具,在各種祭祀活動中,都能夠見到蘆笙,通過蘆笙營造莊重而肅穆的氛圍。在苗族祭祀活動中,蘆笙不僅是樂器,更是擁有通靈功能的法器。在喪葬儀式中,通過奏響蘆笙來表達對死者的懷念及尊重,也表示對親友鄉親的問候。蘆笙作為溝通陰陽兩界的法器,在每一個階段都有特定的曲子。如:在祭祀開始時吹奏《天亮曲》;在出棺時吹奏《送別曲》,此曲一響,親朋好友都會失聲痛哭。雖然吹奏的曲調不復雜,但是沉鬱的曲調使喪葬儀式顯得莊嚴。除了一般的祭祀活動,苗族還在祭祖活動中也使用蘆笙,在蘆笙下跳舞,唱苗歌,表達懷念先祖的思想感情。
3、婚戀文化。蘆笙不僅是苗族人民的娛樂工具,同時也是男女傳達愛慕之情的紐帶。蘆笙發展到現在,婚戀文化仍在發展。當前,較為流行的是苗族青年男女通過蘆笙舉辦盛會,在盛會期間,青年男女都會盛裝出行,幾個男青年為一組,輪換吹蘆笙進場,女青年緊跟男青年進入到盛會場地,並圍城圓圈,跟隨着蘆笙節奏歡快跳舞。當盛會舉辦到高潮時,男青年就會對着心儀的女青年吹奏蘆笙,表示愛慕之意。同樣,女青年若有心儀的男青年,則會將定情之物掛在他的蘆笙上。經過長期的發展,蘆笙的音調與所表達的語言內容融合為一體, 當吹奏出固定曲調模式時,人們就能夠明白其中的含義,導致在苗族形成一種奇趣的文化現象一一蘆笙“語” 。
4、表演文化:蘆笙作為一種集歌、舞及樂為一體的文化形態,經過長期發展,人們根據蘆笙舞曲,舉辦坡會。坡會是苗族人民為了祭祀祖先、慶賀豐收或者交流情感的節日,在各個鄉鎮村屯都會舉辦坡會。如:苗族人民在正月初一不吹蘆笙不出門,只有在初二時吹完蘆笙方可出門,初三到農曆十七是集體娛樂時間。苗族坡會一般都集中在正月初三到十七之間,當地居民根據坡會舉辦時間,依次命名為“三坡” “十七坡”。發展至今, 已列入到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中,每年都會吸引上千萬旅客參與。近幾年,政府己開始對蘆笙文化加以重視、保護及利用,通過利用蘆笙文化來舉辦民族節慶,進而提高其知名度,推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6]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傳承現狀

發展相對較緩慢,有些文化內容由於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弱化其功能。鑑於此種情況,應加大蘆笙文化的保護及傳承,創新傳承途徑,使蘆笙文化得到長遠發展 [6]  。蘆笙製作技藝歷來都由師傅親手教授,無文字資料留存,且技藝考究,像王傑鋒這樣能熟練製作蘆笙的藝人已越來越少,精湛技藝後繼乏人,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保護。 [7]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傳承人物

莫厭學,男,1951年11月出生。2007年6月,莫厭學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貴州省雷山縣申報,申報項目:苗族蘆笙製作技藝。 [8-9] 
王傑鋒,男,1960年2月出生。2007年6月,王傑鋒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雲南省大關縣申報,申報項目:苗族蘆笙製作技藝。 [9-10]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保護措施

傳統手工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4張)
1、完善政策保障:中國政府已將蘆笙文化列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並將其保護起來。還需要完善各項政策保障,如:可通過行政手段將苗族蘆笙文化加以保護,向當地苗族人民講解蘆笙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提高其保護意識,只有讓蘆笙文化在苗族人民羣眾中得到流傳,才能夠推動長期發展。
2、加大資金投入:由於苗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大多數青年人為了養家餬口紛紛外出務工,導致大多數地區出現人才斷層現象,也就不能較好的傳承蘆笙文化。因此,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創辦當地教育,培養各個年齡段的傳承人才,讓他們安心致力於蘆笙文化的研究,對蘆笙場地、蘆笙舞蹈進行創新。此外,通過藉助學校教育,讓上學的孩子們從小就接受蘆笙文化教育,受其薰陶,使他們發自內心熱愛蘆笙文化,並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蘆笙編舞能力,讓蘆笙文化發展與他們的成長向並存。
3、打造品牌效應:苗族地區應打造蘆笙文化的品牌效應,做好宣傳工作,讓更多的人知道蘆笙文化、瞭解蘆笙文化、研究蘆笙文化。努力打造為國家級的節慶品牌;通過文藝作品,傳播蘆笙文化;也可將蘆笙作為旅遊工藝品,吸引更多的人關注蘆笙文化。 [6]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雷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雲南省大關縣文化館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資格。 [11]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苗族蘆笙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雷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16]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項目原保護單位雲南省大關縣文化館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大關縣文化館。 [17-18]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社會影響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重要展覽

2014年11月,在“苗疆聖地”2014苗年節上,貴州雷山縣非遺傳承人代表隊集中展示了包括苗族蘆笙製作技藝13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12] 
2017年6月,在卡拉廣場舉行主題為“雲上丹寨·大美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比賽中,苗族蘆笙製作技藝亮相其中。 [13]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榮譽表彰

傳承人莫厭學制作的紅木笙被貴州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作為十大民間工藝精品收藏。 [8]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文化軼事

在對外文化交流中,苗族蘆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平的使者、團結的化身、友誼的橋樑。苗族蘆笙不僅盛行貴州、廣西、雲南、四川、湖南等省區,而且已走向越南、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走向了世界。
傳説中蘆笙是苗族的母親;戰爭中蘆笙是苗族戰鬥的號角;逢年過節、豐收喜慶、婚喪嫁娶、談情説愛、迎親送客時蘆笙是苗族表達情感的工具,從古歌、傳説到日常生活無不留下蘆笙的烙印,苗族離不開蘆笙。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