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芶姓

鎖定
芶姓,中國姓氏之一,人口較少,
主要分佈在四川、雲南、貴州、甘肅、河南等省,雲南省的昭通、曲靖、文山、昆明石林均勻分佈,四川省的閬中市、崇州市、古藺地區、巴中市,貴州省的金沙縣巖孔鎮唐家灣等地。
中文名
芶(gòu)姓
外文名
Gou、Kau、 Coe
鄭 碼
ERZS
萬 能 五 筆
AQCU
內碼輸入法
GBK編碼c661
用 姓 讀 作
gòu
用姓不可讀
gǒu

芶姓字意區別

“芶gōu”與“苟gǒu”的區別
兩者發音和含義都不同
⑴“芶”[gōu]用姓讀音尤平聲,是指一種植物的名稱;
芶姓 芶姓
⑵“苟”[gǒu]讀音上聲,兩者聲調有差別。‘苟’的含義有三
①姑且,暫且:~安。~延殘喘。~且。
②馬虎,隨便:~得。~合。不敢~同。
③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貴,無相忘”。
④姓:音如夠,用姓音去聲gòu。

芶姓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帝少皞氏(少昊氏)之子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山海經》、《路史》等記載,“古有困民之國,勾姓,為此姓之始。”勾,又寫作“句”,其姓最早見於古籍《山海經》中的記載。相傳,遠古帝王少昊氏的一個兒子名重,死後被封為木正,為五行神之一,主管山林草木,掌管天地間植物的生老病死,號稱勾芒。重的後代中有用他的神職官名“勾芒”之“勾”作為自己的姓氏者,也有後裔加上“艸”為部首,稱芶氏。
與芶氏同宗的勾氏族人到了南宋初期,為避南宋高宗皇帝趙構之名諱,只得有人將“勾氏”改為“句氏”,有人則加“艸”字頭改為“苟氏、芶氏”,有人則加“釒”旁改為“鈎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芶姓得姓始祖

勾芒(重)。

芶姓遷徙分佈

芶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位列220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六百三十三位,以建寧為郡望。
今雲南省的曲靖市宣威縣雙河鄉割嘎村,四川省的古藺地區,貴州省的金沙縣巖孔鎮唐家灣等地,均有芶氏族人分佈。

芶姓郡望堂號

  • 郡望
建寧郡
  • 堂號
建寧堂:以望立堂,亦稱益州堂、寧州堂、曲靖堂。

芶姓家譜文獻

雲南宣威芶氏家譜,(民國)闔族編纂,民國年間鉛印本。現被收藏在雲南省曲靖市宣威縣雙河鄉割嘎村村民委員會。

芶姓爭議

芶姓 芶姓
芶字姓氏使用讀音作gōu(ㄍㄡ)
“芶”字讀gōu,古今本無異議,可是計算機的GBK字庫將“芶”字混淆為“茍”字,錯誤地歸入“ji”的音節中,社會正常用字和“芶”姓人羣造成很多不便與麻煩,也給後來的GB18030—2000和GB18030—2005標準提供了錯誤信息。由於注音錯誤,不僅把“芶”姓改了字,影響了社會正確用字,而且還將會給子孫後代留下錯誤信息。本章就“芶”改“苟”的原因、“芶”字的產生及古今的讀音、“芶”姓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芶”字;芶姓;計算機字庫;注音gōu;中圖分類號:H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135(2012)05—0108—04
自從我國辦理第二代身份證後,“芶”姓就被改成為了“苟”姓。
“芶”姓雖非大姓,但在我國曆史上是一個頗有影響的姓氏。據我國户籍人口資料統計顯示,全國現共有姓“芶”的人數達415402人,除福建、廣西、西藏3省區外的其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分佈,四川、甘肅、陝西、貴州、重慶、山東、雲南等省市都超過1萬人,其中四川姓“芶”的人數超過20萬人。
  • 一、改“芶”為“苟”的主要原因
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制度的創建,約在20世紀80年代:1985年9月,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是這項制度的創建標誌。在辦理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的時候,計算機的使用還很侷限,普遍使用的是中文打字機(鉛字)或手寫,那時對“芶”字的書寫都尊重原樣,不存在異議。
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集中換髮工作是從2005年開始全面啓動的,此時各地的辦公條件較20年前已是“今非昔比”,無不依賴於計算機了。
漢字字庫的問題導致“芶”字混淆為“茍(jí)”字,錯誤地把“芶”(gōu)字歸入到“ji”的音節中,用正確的讀音(gòu) 輸不出“芶”字,於是就只好將“芶”字改用為“苟”字。
  • 二、“芶”的讀音
從現存的資料看,我國古代最先確認“芶”字的字書應當是《川篇》。明清以後的大型字書,如《新校經史海篇海直音》、《篇海類編》、《重刊詳校篇海》、《字彙》、《正字通》、《康熙字典》等都收錄有“芶”字。
古代,凡收錄“芶”字的所有工具書,將“芶”字的讀音均注為gōu,未見有第二個讀音。要説有點差異就在聲調上,大體可分為“音勾”、“音苟”、“音狗”三種,實際聲調只有平聲和上聲兩種。“音勾”的居多,如《改並五音類聚四聲篇海》、《篇海類編》、《新校經史海篇海直音》、《重刊詳校篇海》、《字彙》、《正字通》、《康熙字典》。現代工具書《辭海》注音為gōu,《新華字典》、《四角號碼新詞典》等讀為gǒu。從古今字書對“芶”字的注音情況看,根本就無“ji”一讀。“GBK字庫”把“芶”字歸入“ji”的音節中,是沒有依據的,可謂是無“jí”之談,顯然是一種錯誤。
  • 三、“芶”姓
(一)“芶”姓淵源複雜
“芶”姓淵源比較複雜,根據現存的有關姓氏著作和文獻資料記載,“芶”姓的淵源有好幾種説法。各種説法還都有資料來源,對那些説法不能簡單地評判誰是誰非。有那麼多説法,只能説明“芶”姓有多種淵源,也不能將“芶”等同於“苟”。
在多種説法中,有關“敬”姓拆分説是平常多有談論的一種。其實,“敬”字左邊原本是“茍”而不是“苟”,兩個字不僅字形有異,讀音也不同,前者屬“羊”部,音“jí”,後者屬“艸”部,音gǒu(作為姓,應為去聲)。將“茍”、“苟”兩字混為一談,本不應該。因此,宋朝的鄧名世在《古今姓氏書辯證》中對拆分説評判道:“近世有避廟諱,從其偏旁為苟氏,誤矣。廟諱偏旁迺苟氏,紀力反,迺轉為苟且之苟,于姓氏本源失之愈遠。”
(二)“芶”字的產生或許與“勾”字有關
從古今文獻資料來看,“芶”字的產生或許與“勾”字有關。古無“勾”,只有“句”。
“句”字,《漢語大字典》對其注有“gōu”“gòu”“jù”“qú”4個讀音,20個義項。由於有多個讀音和釋義,人們在長期使用中覺得不太方便,容易錯讀或誤解,於是便造了“勾”字,將讀音和義項與“句”進行了分工:“勾”,只讀“gōu”、“gòu”,並承擔“句”的彎曲、“勾引”、“勾當”、姓氏的義項。因此,後來姓“勾”的人,一般都寫成“勾”,而不用“句”,而且讀為“gōu”,也不讀“gòu”。
“勾”字產生的時間,楊寶忠在《“勾”出現的時間及相關問題》一文中説“‘句’字寫作‘勾’,最晚在西漢前期就已出現,在東漢隸書中更為常見。”並説“促成‘句’、‘勾’分化當是由於詞義的分化和用法的不同。”在唐代,杜甫、白居易、柳宗元等在他們的詩作中,就運用有單獨的“勾”字,而且杜甫對‘句’、‘勾’的運用還比較講究,如“佳句”、“勾引”等。故宮藏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宋跋本)卷二:“句,句龍。俗稱勾。”卷四:“句,檢句。亦勾。”《刊謬補缺切韻》(宋跋本)卷四候韻:“勾,勾撿,又居遇反。”由此説明,“勾”字在唐代就已經得到韻書的確認和正式收錄。
作為姓氏之“勾”,《宋史》中雖“勾”、“句”混用,但已經使用瞭如勾踐、勾中正、勾昌泰等“勾”姓人名,而且還有《勾龍如淵傳》、《勾濤傳》。
《萬姓統譜》卷六十三:“勾,勾芒氏之胤。自宋建炎以來,以避嫌名各不同,有易其姓字者,紹興進士勾聲是也;有更其音者,史館修撰勾濤是也;加金字者,鈎光祖是也;加絲者, 糸句紡是也;加草者,芶諶是也;增勾龍者如淵是也;改為句者,句思是也。累世之後不復別矣。”
《續通志》卷八十四:“勾氏、鈎氏、芶氏、句氏、句龍氏、勺氏、約氏,皆勾姓。勾字,去聲。宋紹興中避高宗嫌,皆變音,字改易”。
“勾”加“草”便是“芶”,如果説這就是“芶”字的由來,與早於宋高宗建炎至少130多年的《川篇》事實不符。從常理講,一個字應先產生,經過社會認可、運用後再進入工具書。按此軌跡,在《川篇》以前,“芶”字已經被社會認可和運用。既然“句”能衍生出“勾”,而且還將兩個字加以分工,那為什麼不能將“苟”衍生出“芶”呢!“勾”加“草”,有的版本是“句”加“草”。前者“芶”字,公元997年前就已經存在了,不需要避諱加“艸”而成。後者“苟”字,是一個古字,在《詩經》、《周易》等著作中早已運用;作為姓氏,“苟”是黃帝之裔的一個古姓,何必要心思動眾地通過避諱而成呢?兩個本已存在的字,又何必要再用避諱的手段加“艸”而成呢?
可以這樣説,“芶”字的產生,一是因為“勾”字的產生而將“苟”字下邊的“句”寫為“勾”;二是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主意是應“苟”姓人羣的需要而產生。“苟”字讀“gǒu”,與“狗”同音,而且還有“苟且”等之義,所以用“芶”字作為自己的姓氏的專用字。
(三)“芶”不是“苟”的俗字
張自烈的《正字通》説“芶”字是“苟”字的“俗字”。其實,早於他的《新修* 音引證羣集玉篇》引《川篇》曰:“芶,音苟,菜也”。《成華丁亥重刊改並五音類聚四聲篇海》、《篇海類編》、《新校經史海篇海直音》、《重刊詳校篇海》、《字彙》等均釋:“芶,音勾,菜名(或菜也)”。公元997年以前的《川篇》以及後來的邢準、韓氏父子等都將“芶”字“轉正”了,怎麼經過670多年後的(1671年)《正字通》又“俗”了呢?一個漢字形成需要一個從“俗”到“正”的形成時間或過程,這個過程雖無時間短長的規定,但也不應是漫無時限。在當今的網絡時代,一個字、一個詞的產生和運用,有可能在幾天內就風靡全國,如果字書、詞書要在十年、幾百年以後才認可,那也失去為社會服務的功能了。
“苟”和“芶”古為兩字,字義有差別。《説文解字》釋“苟”義為“草也”,古代字書《川篇》釋“芶”義為:“菜也”。雖然也有人把“芶”、“苟”認為是異體字,連《現代漢語詞典》也用“苟(芶)”的方式來表示。即便如此,也不能將“苟”、“茍”兩字混淆,更不應該“芶”、“茍”兩字混為一談。
“苟”與“茍”是聲、形、義完全不同的兩個字,“茍”字在《説文解字》的第九上“茍部”:“茍,自急刺也。從羊省,從包省,從口。口猶慎言也。從羊,羊與義、善、美同意。凡茍之屬皆從茍。已力切。”“苟”字在《説文解字》第一下“艸部”:“苟,艸也。從艸,句聲。古厚切。”因此,王紹蘭《説文段注訂補》説“茍”字“與從艸從句之苟(古厚切)形聲皆別,誼更迥殊”。
然而,GBK字庫卻把“茍的讀音張冠李戴地弄到“芶”字頭上,實屬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四)“芶”字是姓氏的專用字
“芶”字在古代的字書中,只有“菜名”一個義項,或者説“芶”字的本義就是菜名。芶菜,故人稱韭菜為“芶菜”。但從古自今,“芶”字的“菜名”之義已實際消失,除了姓氏專用之外,基本無他用,這也是古代字書、韻書所忽略的問題。因此,《新華字典》、《四角號碼新詞典》等工具書,就只有“姓”一個義項。在日常生活中,“芶”姓的人們在書寫自己的姓氏時,也一般用“芶”而不用“苟”。
關於“芶”字的聲調,需要商榷。現實生活中,人們在呼叫人名時,一般讀“芶”字為“gōu”,去聲,而不是上聲。同時,“勾”字是從“句”字演變而來的,作為姓氏,“句”字讀平聲,“勾”字也應讀平聲,如“勾踐”。《通志》卷二九:“勾氏,舊去聲,今平聲。”日常生活中,人們在呼叫“勾”姓人名時,讀的就是平聲,如果不然,會覺得拗口。《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四角號碼新詞典》等工具書雖在“勾”字下注有“姓”的義項,但為去聲下的義項,這恐怕是忽視了的一個問題。
  • 四、應對字庫中“芶”的讀音進行更正
GBK字庫既然成為了事實標準,直接影響了後來的GB18030—2000、GB18030—2005標準,其中的讀音也在兩標準中得到了延續。
雖然有人知道“芶”字在計算機字庫中的錯誤讀音,也有人知道可以通過其他輸入法解決,但畢竟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即使解決了身份證的用字,還有儲蓄、買機票……,很多地方都需要正確用字。因此,對於字庫中的錯誤讀音,應本着實事求是和為子孫後代認真負責的態度加以糾正,正本清源,以維護國家標準的正確性和權威性。同時,也應尊重“芶”姓人羣的權利。因為從使用計算機輸入法的情況看來,使用拼音輸入法的人羣太龐大了。
作為國家的標準,本部不應該出現上述常識性的錯誤。既然難免出現了錯誤,哪怕是一個幾萬分之一的微小錯誤,但如果不予以糾正,不恢復其正確讀音,錯誤還將繼續下去,給社會的正常用字帶來麻煩。更重要的是為社會、為我們的子孫後代提供了一個本不應該出現的錯誤信息,否則,會使一個上愧對祖先、下無顏於子孫後代的錯誤延續。

芶姓字輩排行

(以下為部分字輩)
寶興縣芶氏分支輩
洪奇支登高,金其世正方,必全存大啓(必光輝照建),恩開志玉光
南充市嘉陵區禮樂鄉芶家崖芶氏字輩
炳文英先起,俊念顯時清,定國安邦美
儀隴縣芶氏分支字輩
永廷士宗文,學榮良以先,全德大來儀,光昭億萬年
大邑縣芶氏分支字輩
國大文曰星,世[仕]永春廷成,家正祥可瑞,仕光啓重運
蓬安縣芶氏分支字輩
潤有雨純先,明興樂世傳,聲華開緒永,德躍照中賢,
大業昌仁正,風功協信天,榮登培直厚,道遠月光全
古藺縣芶氏分支字輩
順國保萬廷,才朝啓應文,其洪天世武,聯仕翰輝純,
繼續承先志,書生予後雲,家和登孝友,永遠韶光明
閬中縣芶氏分支字輩
名賓聯滕,思宏大,中正文興,永成得發
三台縣芶氏分支字輩
存中如元玉,世澤永昌先,潘登雲禮盛,國明良祥連
劍閣縣芶氏分支字輩
方金文廷作,錫朝安定軍,明正天心順,幫國永遠興
平昌縣芶氏分支字輩
傳繼在興,中於元良,孝衞人本,世代永昌
宣漢縣芶氏分支字輩
傳繼在興,鍾於元良,孝為人本,成以義方,經書之理,
其道大光,才全學美,遇時名章,先世有德,宗定永昌
峨眉山市芶氏分支字輩
(老譜)全汝致文學,聯榮月大明,為官仕相國,萬代作朝臣。
(新譜)全汝文學聯,榮光德永先,嘉邦開斯道,登獻貴崇天,國士明洪載,宗成紹念先,元興隆玉作,修慎尚希賢。
樂山市中區白馬鎮芶氏分支字輩
承攀登金,文永廷玉,春秀光宗,騰芳萬世
石棉縣、漢源縣芶氏分支字輩
衞望朝世萬,全儒志(治)文學,聯如曰大明,榮昌石向
西疇芶氏分支字輩
萬國廷興正,雲開朝雍鍾,維民懷遠德,志慧輔仁從
會澤縣芶氏分支字輩
文章華國振,良才賢能廣,孝義傳家遠,韜書廷繼長,勤敏啓韶元,安泰迎禎祥,萬堂福榮壽,瑞庭吉慶昌,偉業承先澤,盛世久寧康,堯舜光興宇,浩德地明邦
大關縣芶氏分支字輩
監朝尚正盈
永善縣芶氏分支字輩
啓臣潘登金,文永廷玉朝,仕仁福天德,官清民自安
大方縣芶氏分支字輩
福聰先承永,玉世起忠文,朝廷國民順,道德元紹恩,富貴爭榮華,壽享百萬春
赤水縣芶氏分支字輩
祖儉文仕壽,開玉同金憲,才思元可成,國如仕文元,鼎盛世代永,
昌光宗耀祖,長髮其祥仁,德富貴智勇,棟樑家興環,宇吉泰英堂
湄潭縣芶氏分支字輩
安幫治國靜,仁洪太中慶
黑山縣勾氏分支字輩
景山維成
瀋陽、撫順芶氏分支字輩
萬常德祥福,東亞民治安,百世中原廣,英明久秀全
南京六合勾氏分支字輩
永世習其昌

芶姓古代名人

勾 芒:太昊氏的佐官木官(春官)。
芶 荀:黃帝之子其一,元封12姓之一。
句 望:帝舜之曾祖父。
勾 踐:古越國君主。
勾 如:春秋時官越國大夫
芶 告:春秋時官吳國大夫。
芶 況:晉語又名荀況。(約公元前313--前238)先秦政治學家,先秦儒家的最後一位大師。名況,世稱“苟 子”。曾被當時的人尊稱為“苟卿”,西漢時避宣帝劉詢名諱,改稱“孫卿”。原籍趙國。
勾博學:戰國時楚國人,數有戰功,官至左將軍,後被封為宕渠侯。
芶 變:春秋末戰國初衞國人官大將軍。
芶 賓:西漢朝芶參之父,官西漢著名丞相魏相府之主簿。王政君之繼父。
芶 參:西漢朝河內郡人官水衡都尉。
芶 諫:新莽時扶風郡人官上黨太守。
芶 宇:東漢初軍閥隗囂部將。善戰,拘温序,使温序自殺,後輔幼主隗純,並與純一起降漢。
芶 悦:(148—209),字仲豫,潁川潁陰人,東漢末年史學家、政論家。
勾 扶:字孝興,益州巴西郡漢昌(今四川省巴中市)人也,三國時期蜀國官左將軍、宕渠侯。
勾 安:三國時期官蜀國將軍,後降魏國封為將軍,後隨鍾會滅蜀,因功封列侯。
芶 晞:西晉時河內山陽人,官陽平太守,大將軍,大都督,太子太傅、錄尚書事,封東平郡公。
芶 純:西晉河內山陽人青州太守。
芶夫人:前秦國苻雄的王妃後被其子苻堅尊為皇太后。
芶 氏:前秦宣昭帝苻堅的皇后。
芶 奭:官侍中。
芶 萇:十六國時前秦將,武衞將軍。武都(今甘肅隴南市武都區)人。
芶 池:(?-385),十六國時前秦左將軍、領軍將軍。
芶 輔:十六國時前秦人,仕苻堅為新平太守。
芶烏提:道武帝時期有功績,封吳寧子。
芶洛跋:芶頹之父,曾擔任內行長。
芶 孤:芶頹的從叔,北魏代人,鮮卑族。北魏明元帝時屢拜為幷州刺史,封博陵公。
芶日新:芶孤從侄,北魏將領。戰功赫赫,官至司空,進爵河東王。
芶 頹:北魏孝文帝歷任散騎常侍、殿中尚書,進爵成德侯,加後將軍。太和元年,加散騎常侍,尋遷侍 中、安東將軍、都曹尚書,進爵河南公。
芶 愷:芶頹之子,北魏武川鎮都大將,襲降封河東公。
芶 資:芶頹之子,北魏武衞將軍,後將軍。
芶 養:芶頹之子,北魏步兵校尉。
芶景蠻:芶資之子,北魏莊帝時,撫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
芶若周:北朝北魏代郡人,芶頹弟。北魏孝文帝太和中,為安南將軍,豫州刺史,封潁川侯。
芶壽樂:北魏代人,太和年間曾任懷州刺史,加安南將軍,賜假爵山陽公。
芶金龍:北魏梓潼太守。芶日新北魏人,戰功赫赫,將軍,後官至司空,進爵河東王。
芶 寶:北梁太守。
芶 延:(?—396年)後燕常山(今石家莊市郊區東古城一帶)人,官太守。
芶 林:(?-?),後秦前將軍、南蠻校尉。
芶 氏: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朝宋文帝劉義隆之愛妃(美人),生桂陽王劉休範,後貴為桂陽郡太妃。
芶 氏:南北朝時期南朝,齊朝齊武帝蕭賾之才人,生南康王蕭子琳,後成昭華。
芶 濟:梁潁川人,與梁武有舊仕於北朝嘗雲會於楯鼻上磨墨作檄。
芶 濤:(生卒年待考),避帝諱改句濤。著名南宋朝大臣。進士出身,長於政務,秦檜曾多次對其進行拉攏, 他辭而不就,朝臣及皇帝皆嘆其忠。
芶中正:(生卒年待考),避帝諱加艸改芶中正。著名南宋朝文字學家。與芶濤同朝的著名古文字學者,曾與徐 鉉一 起校訂《説文》。
芶希古:益州華陽(今成都)人。芶中正之長子。景德六年(按景德僅四年)進士。
芶希仲:(981—1051)字哀臣,益州華陽(今成都)人。芶中正之次子。景德六年(按景德僅四年)進 士,官中書,分司西京,太常博士。
芶夢玉:南宋朝外交家,官計議官、鴻臚寺少卿。
芶與齡:字壽隆,南宋滁州來安人,著名孝子。
芶太夫人:元朝徵南大將軍雲從龍之母親,後被朝廷贈封為正一品太夫人。
芶師顏:元朝官吏,任德清尹。
芶日新:開封人,元代良吏。安嶽縣始立,任主簿。
芶文甫:明朝洪武十五年以儒士官御史
芶 俊:明朝彰武人,明朝弘治年間任中江縣主簿。
芶 沔:明朝通州人,明朝正德年間汝寧府同知。
芶 璋:四川省通江縣長灘人,生於明朝成化元年(1465年)(字廷玉),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 1492 年,明孝宗親自點將芶璋任明朝南京司馬,統領南京諸軍,衞戍南京。
芶汝安:山西蒲州人,字省夫,號小川子。初任浚縣教諭,嘉靖十年(1531)任靈寶知縣。對縣政頗有振 舉,後擢監察御史,任四川僉事。
芶延庚:四川峨眉人,字季壽。明朝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辛卯科進士。鳳嶺鎮縣南四十五里。有巡司戍 守。又縣東二十里有芙蓉寨,又東十里為鐵釘寨,縣西六十里有香爐寨,皆居民保聚處。《志》雲:縣南有 大洲堡,嘉靖四十三年,縣民劉庚甫户丁結黨為亂,僉事芶延庚撫定,為之立堡,歲僉茶陵衞官一人,督兵 民守備。
芶 頹:四川閬中人、字希顏,明朝嘉靖庚戌(1550年)進士,任御史、歷太僕寺卿。
芶繩武:四川營山縣、儀隴縣人,明朝隆慶年間中舉人,授涇陽縣訓導。
芶好善:明朝西安府醴泉縣(今陝西省禮泉縣)人,進士(字若誠別號海來),歷任潞安府長治縣令,後拜 濟南知府。
苟華南:又名苟蓮峯,四川南部縣人。清朝乾隆年間(1748年)紹興中進士,加反文改為敬氏(名 宗)。
芶文明: 清嘉慶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白蓮教起義又稱“川楚白蓮教起義”首領。
芶文潤: 清嘉慶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白蓮教起義又稱“川楚白蓮教起義”首領。
芶揚威:(1809—1871)字翼亭,四川達縣河市鎮人。青年時棄文習武,遂以弓馬入縣庠,結業後從軍。歷任把 總、千總、貴州都司、貴州撫標中軍參將、副將、貴州上江協鎮、保記名總鎮、保記名提督。
芶炳文:貴州人,1864年清軍綠營團首。
芶光珍: (又名“榮久”)貴州人,1865年迎水棧寨寨首兼通平團團首。
勾昌泰:貴州湄潭縣清軍一心團團首。
勾進武:貴州務川縣清軍團首。
芶春培:四川灌縣人,光緒十六年(1890年)三甲一百八十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