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是個漢語詞語,拼音是fāng cǎo,指香草,亦比喻美德。
出自《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 中文名
- 芳草
- 拼 音
- fāng cǎo
- 注 音
- ㄈㄤ ㄘㄠˇ
- 解 釋
- 亦比喻美德
芳草基本解釋
編輯1.香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
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綠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
《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芳草出處與詳解
編輯1. 香草。
唐 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明 沈鯨《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 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