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

鎖定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原琅琊路小學分校,現已成為芳草園小學教育集團)是全國著名的愉快教育典型學校,學校坐落於美麗的秦淮河旁、南京市新興現代化小區龍江小區南片芳草園33號,佔地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7158平方米。
中文名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
簡    稱
芳小
創辦時間
1998年
類    別
公立學校
現任校長
高叢林
所屬地區
南京市
原    名
琅琊路小學分校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學校簡介

晨曦廣場 晨曦廣場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原名琅琊路小學分校,是全國著名的“愉快教育”典型學校,江蘇省首批實驗學校琅琊路小學的分校。學校地處南京市新興現代化小區龍江小區南片芳草園33號,佔地13876平方米,建築面積10859平方米。2006年7月獨立為南京市芳草園小學,2007年11月成為琅琊路小學教育集團成員校。2010年5月,按照鼓樓區教育局整體工作安排,成立了以芳草園小學領銜的芳草園小學教育集團。 學校於1996年10月由江蘇省省級機關事物管理局投資1000餘萬元興建。1999年9月正式開辦。2010年7月起對學校老教學樓進行了抗震加固建設。2010年8月,區政府投資1000萬新建了一幢5900平方米的教學樓竣工,並投入使用。現有5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527名,在職教職工124位。 [1]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師資力量

校長謝曉富 校長謝曉富
學校師資精良。教師中,獲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者達99.1%,其中,本科學歷達88.9%,另有碩士研究生課程結業6人。省特級教師1人,省優秀青年教師2人,市學科帶頭人3人,市優秀青年教師11人,市區教學骨幹50餘人。教師羣體鍾情教育、熱愛學生,團結奮進、勇於創新。學校重視教師素養的提升,專設“教師素養與名師成長”工程,引領着教師做“大智、大氣、大愛”的陽光教師,追求和而不同的發展,成為有風格的人;學校在團隊教研中推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將教師個人規劃與學校的培養相統一,教師隊伍日漸成熟,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一致讚許。 [1]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校園設施

悦教樓 悦教樓
學校場地開闊,環境幽雅。校園綠化面積接近1000平方米左右;學校設備先進,開通了校園網,建有閉路電視。學校建有音樂教室、舞蹈教室5個,美術教室1個,信息技術教室2個,科學實驗室、勞技室2個,多功能報告廳2個,室內體育館1個,學生食堂等以及150M環形跑道,室外標準籃球場、排球場都已具備,基本達到省二類標準,充分滿足了學生髮展的需求。這是一座充滿生命力和現代氣息的城市花園式小學。 [1]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特色辦學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自開辦之日起,始終堅持繼承併發揚琅琊路小學的辦學特色,堅持走“質量立校,文化興校,科研強校”之路,以“陽光兒童教育”為辦學特色,以“孩子的笑臉是學校陽光,教師的笑臉是學校的幸福”為辦學理念,在省“十一五”重點課題“陽光兒童教育”的引領下,開拓陽光教師培養、陽光課堂建設新思路,以鍛造有風格的教師,構建“讓學”的課堂為突破口,以“多元思維、個性表達”為抓手,以“主題活動月”為實踐平台,將“陽光”播撒到兒童文化生活的各個領域,推動教師發展,提升學校文化。 [1]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辦學成果

學校先後被評為南京市“金陵書香校園”、 市“平安校園”,教學工作成績突出,數學、美術、語文教研組先後被評為優秀教研組;學校教科研工作成績斐然,先後被授予“市優秀教科室”、“市教育科研基地”,兩次被評為“市個人課題先進學校”;另學校還通過了“市示範心理諮詢室”的驗收,食堂被評為市A級食堂。另有區級榮譽9項(南京市少先隊紅旗少先隊鼓樓區文明單位、鼓樓區綜合治理平安校園先進集體、鼓樓區民主法治單位、鼓樓區語文、信息優秀教研組、鼓樓區少先隊工作優勝學校、鼓樓區“十佳、百優評比” 科技、衞生、國防先進集體、鼓樓區先進基層黨組織、鼓樓區教科研先進集體、鼓樓區校本研修先進集體)等。 [1]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學校活動

為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迎接2014年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南京市芳草園小學幸福三年級五班的師生和家長,在富於南京濃厚歷史文化特色的石頭城公園舉行“慶六一 迎青奧”活動。在活動現場,少先隊員迎青奧儀式、青奧志願者中隊“綠色青奧文明南京”倡議活動、“迎青奧”現場簽名、青奧知識市民問卷調查、親子互動遊戲等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和家長積極參與,小朋友和家長們在歡度“六一”的同時也更加了解青奧支持青奧。 [2]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愛國教育

2014年9月28日下午,南京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大學生牽手南京市芳草園小學的小朋友,來到向陽養老院,為住在這裏的4名90多歲高齡的抗戰老兵過重陽節。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四(4)班小學生楊瑾涵説,以前聽媽媽講過抗日故事,但其實並不理解,聽了老爺爺講的抗日戰爭打鬼子的故事,深受教育,就像剛才歌裏所唱的那樣,我們都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南京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學生陳騫説,雖然抗戰勝利將近70年了,但我們不應該忘記那些為了民族獨立與解放流血犧牲的人們,抗戰老兵日漸老去,我們還將繼續以各種方式關注關心他們。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