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鈿

(古時漢族婦女臉上花飾)

鎖定
花鈿(diàn)是古時漢族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即用金翠珠寶製成的花形首飾。 [1]  花鈿有紅、綠、黃三種顏色,以紅色為最多,以金、銀等製成花形,蔽於臉上,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首飾。花鈿的形狀除花狀外,還有各式小鳥、小魚、小鴨等,十分美妙新穎。
花鈿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秦漢相繼沿用。南朝時壽陽公主發明梅花妝,唐朝時因上官婉兒而再度興起,並達到鼎盛。五代十國繼續盛行,直至宋元時期走向消亡。 [2] 
中文名
花鈿
概    念
古時漢族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
起    源
南朝宋
顏    色
紅、綠、黃
拼    音
花鈿(diàn)

花鈿歷史沿革

花鈿起源

關於花鈿的起源,民間流行着許多傳説,有人説源於漢代,有人説源於六朝,也有人説源於唐代。
曹麗芳介紹説,如果追溯我國女子在面部描繪或粘貼裝飾圖案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興起了,“比如,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彩繪女俑的臉上,就點有呈梯形狀的三排圓點,河南信陽出土的楚墓彩繪木俑眼皮之上也點有圓點,這應該是花鈿的雛形,所以花鈿的起源要遠遠早於民間所傳説的那樣,至少能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
有文獻記載的花鈿出現在秦始皇時期。唐末馬縞中華古今注》載:“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宮人梳仙髻,貼五色花子,畫為雲鳳虎飛昇。 ”曹麗芳介紹説,“貼五色花子”指的就是粘貼“花子”面飾,“花子”即為後來的花鈿。

花鈿發展

漢承秦俗,並受楚文化的影響,“花子”應該相當流行。
三國時開始流行“靨鈿”,這種特定位置的妝飾一直到唐朝還很盛行,晚唐文學家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近代妝尚靨,如射月,曰黃星靨。靨鈿之名,蓋自吳孫和誤傷鄧夫人頰,醫以白獺髓合膏,琥珀太多,痕不滅,有赤點,更益其妍……以丹青點頰,此其始也。 ”
南北朝時,南朝興起了“梅花妝”,這是一種形狀特別的花鈿。而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裏寫到的“對鏡貼花黃”的“花黃”,也是當時流行的一種女子額飾,應該是花鈿的一個類型。這種妝飾又稱額黃鵝黃、鴨黃、約黃等,方法是把金黃色的紙剪成各式裝飾圖樣貼於額頭,或在額間塗上黃色。除了《木蘭詩》外,南朝梁簡文帝蕭綱在《美女篇》裏也有“約黃能效月,裁金巧作星”的描寫。

花鈿鼎盛

唐朝時,額黃依然流行,初唐盧照鄰就有“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鴨黃”的詩句,晚唐的皮日休也有詩寫道:“半垂金粉如何似,靜婉臨溪照額黃。 ”唐代已是花鈿使用的鼎盛時期,女子面部的妝飾有了多種顏色和形狀。
五代十國的服飾承襲唐代並且有所發展,花鈿繼續盛行。曹麗芳介紹,成書後蜀的《花間集》中,在描寫女子的日常生活和妝飾容貌時,有很多以花鈿寫意的詞句,如顧夐《荷葉杯》裏寫道:“小髻簇花鈿,腰如細柳臉如蓮。 ”甚至有女子把各種花鈿貼滿面頰,如歐陽炯《女冠子》詞裏寫到的情形:“薄妝桃臉,滿面縱橫花靨。 ”

花鈿衰落

到了宋代,隨着崇尚淡雅之美風氣的興起,濃豔風格的花鈿逐漸失寵;
至元代,花鈿終於淡出了女子的妝台。從此以後,唯有在一些傳世的書畫作品和考古發掘中,人們才能找到這種在古代曾經流行了一千年的時尚飾品的影蹤。 [2] 

花鈿製作方法

花鈿步驟

花鈿
花鈿(3張)
製作花鈿是將剪成的花樣,貼於額前,以金、銀製成花形,蔽於發上。

花鈿選材

剪花鈿的材料,有金箔、紙、魚腮骨、鰣鱗、茶油花餅等多種。
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來做花鈿,如宋人陶谷所著《潸異錄》上説:“後唐宮人或網獲蜻蜓,愛其翠薄,遂以描金筆塗翅,作小折枝花子。”可見古時婦女的化妝方式不僅豐富,而且別出心裁,不拘一格。五代後蜀孟昶妃張太華《葬後見形》寫“尋思往日椒房寵,淚濕衣襟損翠鈿”,詩中的翠鈿是用翠鳥的羽毛製成的。宋代陶谷所著《潸異錄》中説:“後唐宮人或網獲蜻蜓,愛其翠薄,遂以描金筆塗翅,作小折枝花子。” 這是用蜻蜓翅膀做花鈿了。

花鈿粘貼

花鈿 花鈿
花鈿剪成後用魚鰾膠呵膠粘貼。粘貼花鈿的膠是一種很方便的呵膠,此物一經呵氣便發粘,相傳是用魚瞟製成的,粘合力很強,可用來粘箭羽。婦女用之粘貼花鈿,只要對之呵氣,並蘸少量唾液,便能溶解粘貼。卸妝時用熱水一敷,便可揭下。其方便程度直比現在用的不乾膠,但卻比不乾膠的粘貼強度高。據史料記載,花鈿粘貼後即使沐浴也不會脱落。(唐李復言續玄怪錄·定婚店》説韋固妻“眉間常貼一鈿花,雖沐浴、閒處,來嘗暫去”。)

花鈿形制色彩

花鈿形狀

從形象資料看,花鈿的形狀千差萬別。最簡單的花鈿僅是一個小小的圓點。複雜的有用金箔片、珍珠、魚腮骨魚鱗、茶油花餅、黑光紙、螺鈿殼及雲母等材料剪製成的各種花朵形狀,其中以梅花最為多見。這可能是承壽陽公主梅花妝的遺意。
唐朝仕女仿妝 唐朝仕女仿妝
花狀外,還有各式小鳥、小魚、小鴨等,甚至有許多複雜多變的圖案,如牛角形、扇面狀、子樣等,而更多地是描繪成各類抽象圖案,疏密相間,勻稱得當。這種花鈿貼在額上,宛如一朵朵絢麗鮮豔的奇葩,把女子妝扮得雍容華麗。近來反映唐宮生活的電視劇不少,無論是高陽公主、太平公主武則天還是楊貴妃,在前額上都有一個紅色或金色的小飾物,有的就像用顏色點了個花點,那就是所謂花鈿了。

花鈿顏色

從出土傳世文物圖像材料所見,花鈿有紅、綠、黃三種顏色,以紅色為最多。大家熟悉的《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一句。
花鈿的顏色取決於花鈿的質料,如金箔片為金色,閃爍反光;黑光紙為黑色,煙煙閃亮;魚腮骨為白色,潔淨如玉。其他根據圖案需要繪上各種顏色的,更是爭奇鬥妍,絢麗多彩。最為奇特的是一種“翠鈿”,它由各種翠鳥羽毛製成,整體花鈿呈青綠色,晶點閃閃,清新別緻。唐温庭筠《南歌子》詞“臉上金霞細,眉間翠鈿深”,五代後蜀張太華孟昶妃)《葬後見形》詩“尋思往日椒房寵,淚濕衣襟損翠細”,都是指的這種希罕飾物。

花鈿相關人物

花鈿壽陽公主

壽陽公主 壽陽公主
有一個亦真亦假的美麗傳説:南朝《宋書》中寫,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在正月初七日仰卧於含章殿下,殿前的樹被微風一吹,落下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落在公主額上,額中被染成花瓣狀,且久洗不掉。宮中女子見公主額上的梅花印非常美麗,遂爭相效仿,當然她們再也沒有公主的奇遇,於是就剪梅花貼於額頭,一種新的美容術從此就誕生了。這種梅花妝很快就流傳到民間,成為當時女性爭相效仿的時尚。五代前蜀詩人牛嶠《紅薔薇》“若綴壽陽公主額,六宮爭肯學梅妝”,即是在説這個典故。到了隋唐一代,花鈿已成了婦女的常用飾物。至宋朝時,還在流行梅花妝,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簾隙,佳人半露梅妝額,綠雲低映花如刻。”

花鈿上官婉兒

花鈿在唐朝達到了它風行的鼎盛時期,唐代詩文裏隨處可見它的芳蹤。大約是出於對本朝文化的極度情深,晚唐有一種傳説,認為花鈿起源於唐朝,而且與著名才女上官婉兒有關。
段成式在《酉陽雜俎》裏有這樣一段記載:“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跡。 ”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兒。段成式之子(或其侄)段公路在《北户錄》裏敍述得比較詳細:“天后每對宰臣,令昭容卧於案裙下,記所奏事。一日宰相對事,昭容竊窺,上覺。退朝,怒甚,取甲刀劄於面上,不許拔。昭容遽為乞拔刀子詩。後為花子,以掩痕也。 ”曹麗芳介紹,他們的記載後來在民間演變成了一個首尾完整的故事。
有一次,武則天粉碎了一起宮廷政變,不料在策劃政變的人員名單中,竟有她最重用的上官婉兒!武則天大怒,令將婉兒黥面,她喝道:“昔日你祖父(上官儀)有罪被誅,我念你才華出眾,才重用你為御前女官。不料你恩將仇報,竟欲謀殺我。真是氣死我了! ”婉兒聽了坦然一笑,道:“陛下可曾記得奴婢三次擋駕之事嗎? ”武則天細想一下,是有幾次傳旨到御花園擺宴,臨起駕都被婉兒勸回宮的事情,便點頭説確有此事。上官婉兒道:“陛下可知那御花園中,已經危機四伏?若不是我表面參與謀反,和他們攪和在一起,如何暗中保護您呀? ”武則天似有所悟,點頭稱是。但皇帝是金口玉言,黥刑還是要執行的。不過,行刑時改用硃砂點額,僅刺了紅梅花一朵。上官婉兒本來就面容姣好,恰在眉間刺上一朵小巧玲瓏的紅梅花,猶如二龍戲珠,又好似印度美女,煞是好看。以致於後來宮中的年輕女子紛紛效仿,都在額頭配以花鈿,一個個顯得更加楚楚動人。 [2] 

花鈿相關文物

花鈿 花鈿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各種絹畫、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女供養人的花鈿,大都為紅色。綠色的叫翠鈿,即杜牧詩“春陰撲翠鈿”、温庭筠詞“眉間翠鈿深”所詠。
宋徽宗張萱搗練圖》中婦女的花鈿,是綠色的。黃色的如温庭筠詞“撲蕊添黃子”、成彥雄詞“鵝黃翦出小花鈿”所描述。
簪花仕女圖》中的婦女的花鈿,為黃色。(參閲《妝台記》、《禽蟲述》、《珍玩考》 、《詞林海錯》、《全唐詩》、《花間集》。)

花鈿相關影視

一些影視作品中,為了表現劇中女性角色高貴、神秘或者脱俗的氣質,常常會用以花鈿妝飾,這在唐朝宮廷題材、武俠題材及神魔題材的影視作品中體現較多。花鈿不僅使角色更美麗動人、更富有吸引力,也暗示了角色之間的權力較量。
影視劇中的花鈿
影視劇中的花鈿(20張)
在TVB大作《宮心計》中,各妃嬪就有各自專屬的花鈿:賢妃的花鈿莊重典雅,體現了她大家閨秀的地位;麗妃的花鈿飾於眉角,顯得撫媚動人,也暗示了其心機深重;德妃的花鈿秀麗雅緻,和她本人給人的印象一樣美好。而太后級別的花鈿則更為複雜美觀,這體現了封建皇族的等級差異。
而在林志穎版的《絕代雙驕》中,移花宮的兩位宮主也有各自的花鈿,武功和威望更高的大宮主邀月就有三道紋路的花鈿,善良懦弱的憐星二宮主則只有一道紋路。
此外,男性角色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會飾以花鈿,比如央視版《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在成佛後,額頭上的花鈿就表明他們已經是神仙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