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菜黑根病

鎖定
花菜黑根病,主要以菌核或菌絲在土壤或病殘體中越冬。
中文名
花菜黑根病
外文名
Cauliflower Rhizoctonia disease
作物名稱
花菜
危害部位
根莖部
作物病害學名
花菜黑根病
又    稱
立枯病
拉丁學名
無性態:Rhizoctonia solani Kuhn ; 有性態: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
病    原
無性態立枯絲核菌AG-4和 AG1-IB菌絲融合羣; 有性態:瓜亡革菌
病原所屬分類
無性態: 有性態:擔子菌亞門真菌

花菜黑根病病害症狀

甘藍類蔬菜苗期受害重,病菌主要侵染幼苗根莖部,致病部變黑或縊縮,潮濕時其上生白色黴狀物,植株染病後,數天內即見葉萎蔫、乾枯,繼而造成整株死亡。定植後一般停止擴展,但個別田仍繼續死苗。此外,該病還可表現為猝倒狀或葉球腐爛。

花菜黑根病病原特徵

無性態:立枯絲核菌AG-4和 AG1-IB菌絲融合羣,菌不產生孢子,主要以菌絲體傳播和繁殖。初生菌絲無色,後為黃褐色,具隔,粗8~12微米,分枝基部縊縮,老菌絲常呈一連串桶形細胞。菌核近球形或無定形,0.1~0.5毫米,無色或淺褐至黑褐色。擔孢子近圓形,大小6~9×5~7(微米)

花菜黑根病傳播途徑

土壤中的菌絲營腐生生活,不休眠。翌年地温高於10℃開始萌發,進入腐生階段,病菌從根部的氣孔、傷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發病。後病部長出菌絲繼續向四周擴展。也有的形成子實體,產生擔孢子在夜間飛散,落到植株葉片上以後再侵染。此外該病還可通過雨、灌溉水、肥料或種子傳播蔓延。

花菜黑根病發病條件

土温11~30℃、土壤濕度20%~60%均有利於立枯絲核菌侵染。高温、連陰雨天多、光照不足、幼苗抗性差易染病。

花菜黑根病防治方法

花菜黑根病化學防治

(1) 95%敵磺鈉可濕性液劑180~360克/畝,20%甲基立枯磷乳油(一支清)150~220克/畝,66%敵磺·多可濕性液劑500~600倍液,23%絡胺銅(墾克菌)0.2~0.25克/株,40%五氯硝基苯(土淨淨)5000克/畝,20%乙酸銅(土菌靈)1000~1500克/畝。
(2)施用移栽靈混劑,殺菌力強,同時能促進根系對不利氣候條件的抵抗力,能防止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花菜黑根病農業防治

(1)選用排水良好高燥地塊種植。
(2)施用石灰調節土壤酸鹼度,使種植田塊酸鹼度呈微鹼性,用量每畝施生石灰50~100公斤。
(3)苗期做好保温工作,防止低温和冷風侵襲,澆水要根據土壤濕度和氣温確定,嚴防濕度過高,澆水時間應改在上午進行。
(4)有條件的施用5406抗生菌肥料或SH土壤添加物,主要成分為甘蔗渣稻殼貝殼粉、尿素、硝酸鉀過磷酸鈣、礦灰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