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溪彝族苗族鄉

鎖定
花溪彝族苗族鄉,隸屬於貴州省畢節市黔西市 [4]  ,地處黔西市東北部,東與金沙縣高坪鎮化覺鎮接壤,南與太來彝族苗族鄉隔河相望,西與中坪鎮相依,北與中建苗族彝族鄉毗鄰, [1]  行政區域面積82.87平方千米。 [3] 
1949年前,分屬中廣、石坪2鄉;1991年7月,花溪、借魁、耿底、砂壩4鄉併為花溪彝族苗族鄉。 [1]  截至2018年末,花溪彝族苗族鄉户籍人口為19527人。 [3]  截至2020年6月,花溪彝族苗族鄉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 [2]  鄉人民政府駐興民社區。 [1] 
2011年,花溪彝族苗族鄉財政總收入1080萬元,比上年增長9.5%。 [1]  2018年,花溪彝族苗族鄉有工業企業6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9個。 [3] 
中文名
花溪彝族苗族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貴州省畢節市黔西市
地理位置
黔西市東北部
面    積
82.87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興民社區
電話區號
0857
郵政編碼
551515
車牌代碼
貴F
人    口
19527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花溪彝族苗族鄉建置沿革

1949年前,分屬中廣、石坪2鄉。
1953年5月,分置花溪、借魁、砂壩、耿底4鄉。
1957年6月,借魁鄉改彝族苗族鄉,耿底鄉改彝族鄉。
1958年9月,各鄉改公社。
1984年5月,復鄉。
1991年7月,花溪、借魁、耿底、砂壩4鄉併為花溪彝族苗族鄉。 [1] 

花溪彝族苗族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花溪彝族苗族鄉轄10個行政村:興民、挖隴、瓦房、借魁、郭佬、鐘山、豐坪、砂壩、安作、耿底,下設49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花溪彝族苗族鄉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 [2]  鄉人民政府駐興民社區。 [1] 
花溪彝族苗族鄉區劃詳情
興民社區
瓦房村
借魁村
鐘山村
安作村
挖隴村
郭老村
豐坪村
沙壩村
耿底村

花溪彝族苗族鄉地理環境

花溪彝族苗族鄉位置境域

花溪彝族苗族鄉地處黔西市東北部,東與金沙縣高坪鎮化覺鎮接壤,南與太來彝族苗族鄉隔河相望,西與中坪鎮相依,北與中建苗族彝族鄉毗鄰, [1]  行政區域面積82.87平方千米。 [3] 

花溪彝族苗族鄉地形地貌

花溪彝族苗族鄉境內地形大部為丘陵山地,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最高點位於瓦房村斗篷山,海拔1680米;最低點位於耿底村洱海組,海拔751米。 [1] 

花溪彝族苗族鄉氣候

花溪彝族苗族鄉多年平均氣温13.8℃。年平均降水量1005毫米。無霜期年平均270天。 [1] 

花溪彝族苗族鄉水文

花溪彝族苗族鄉境內河流屬烏江水系。化隴河自中坪鎮老街社區由北入境,由北而南入洱海,境內河道長15千米。 [1] 

花溪彝族苗族鄉自然災害

花溪彝族苗族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凝凍等。大旱平均5年一遇,最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1972年,持續時間65天。最嚴重的一次凝凍災害發生在2008年2月,造成道路交通中斷,通信受阻,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萬元。 [1] 

花溪彝族苗族鄉自然資源

花溪彝族苗族鄉境內地下礦藏主要為煤炭,地質儲量2.1億噸,集中分佈在挖隴、瓦房、借魁、耿底、興民等村。耕地面積17300畝,其中水田1283畝,旱地16303畝。 [1] 

花溪彝族苗族鄉人口

2011年末,花溪彝族苗族鄉總人口1861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5人,城鎮化率1%。另有流動人口6085人。總人口中,男性9820人,佔52.76%;女性8791人,佔47.23%;14歲以下4034人,佔21.68%;15—64歲13374人,佔71.86%;65歲以上1203人,佔6.4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356人,佔39.52%;有彝、苗等少數民族11255人,佔60.48%。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彝、苗2個民族,其中彝族7228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64.2%;苗族2500人,佔22.2%。2011年,人口出生率8.65‰,人口死亡率5.74‰,人口自然增長率2.9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0人。 [1] 
截至2018年末,花溪彝族苗族鄉户籍人口為19527人。 [3] 

花溪彝族苗族鄉經濟

花溪彝族苗族鄉綜述

2005年,花溪彝族苗族鄉實現生產總值8760萬元,財政總收入達4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80元。
2011年,花溪彝族苗族鄉財政總收入1080萬元,比上年增長9.5%。 [1] 
2018年,花溪彝族苗族鄉有工業企業6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9個。 [3] 

花溪彝族苗族鄉農業

2005年,花溪彝族苗族鄉糧食生產8477.8噸,其中夏糧2173.8噸,秋糧6304噸,同比增長322噸,創產值33.5萬元;實現油菜產量686噸。
2011年,花溪彝族苗族鄉生產糧食8905噸。 [1] 

花溪彝族苗族鄉工業

花溪彝族苗族鄉形成以煤炭開採為主的工業體系。
2011年,花溪彝族苗族鄉工業總產值達到3.09億元。工業企業4家,職工765人。 [1] 

花溪彝族苗族鄉金融業

2011年末,花溪彝族苗族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340萬元,比上年增長15%;各項貸款餘額1390萬元,比上年增長14.7%。 [1] 

花溪彝族苗族鄉社會事業

花溪彝族苗族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花溪彝族苗族鄉有幼兒園1所,小學5所,教學點4個,在校生1433人,專任教師6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5%;初中1所,在校生531人,專任教師3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84.89%。 [1] 

花溪彝族苗族鄉文體事業

2011年末,花溪彝族苗族鄉有綜合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個;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1.2萬多冊。2011年末,村村有移動、聯通信號,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858套,廣播電視普及率85%以上。 [1] 
2011年末,花溪彝族苗族鄉有體育場地1處,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7%。 [1] 

花溪彝族苗族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花溪彝族苗族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2個,其中衞生院1所,村衞生室11個;病牀15張。專業衞生人員12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2645人,參合率99.5%。 [1] 

花溪彝族苗族鄉社會保障

2011年,花溪彝族苗族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户,人數13人,支出8640元,月人均60元;城市醫療救助78人次,支出15.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73户,人數1831人,支出152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8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0.4萬元。敬老院1家,牀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6人。2011年,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0週歲以上)1475人,參保率90.2%。 [1] 

花溪彝族苗族鄉郵政電信

2011年末,花溪彝族苗族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8千米,投遞點1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3200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75件,徵訂報紙135份、期刊15冊。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285户,比上年增加13户,電話用户普及率10%;移動電話用户2784户,比上年增加327户,移動電話普及率85%;寬帶接入用户74户,比上年增加18户。 [1] 

花溪彝族苗族鄉交通

花溪彝族苗族鄉境內有仁望高速公路經過。

花溪彝族苗族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花溪彝族苗族鄉因境內有一條溪水常年流淌,遇暴雨漲水短時間內就由濁轉清,且兩岸長有各色山茶花,眾稱花溪,鄉名由此而來。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丁治學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 貴州省卷 上.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03:0979-0980.
  • 2.    花溪彝族苗族鄉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12]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 554.
  • 4.    黔西市人民政府門户網-歷史沿革  .黔西市人民政府門户網[引用日期202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