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心小丑

鎖定
《花心小丑》是由中國國家話劇院製作演出的獨角話劇。該劇由查文浩執導,李寶羣編劇,單冠朝主演,於2014年8月7日在國家話劇院小劇場演出 [5] 
該劇講述了都市中一個騎着車子扮小丑給人送花的鄉村男孩“花心”,為了心愛的姑娘來到了大城市,在普通的工作中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在好奇、吃驚、留戀、回味、反思和失去中,逐漸歸於平靜,也慢慢看透了生活的本真和情感的本質。
中文名
花心小丑 [1] 
類    型
話劇
主    演
單冠朝 [1] 
導    演
查文浩 [2] 
編    劇
李寶羣 [1] 
製作出品
中國國家話劇院
首演時間
2014年8月7日
首演地點
國家話劇院小劇場

花心小丑劇情簡介

花心小丑
花心小丑(5張)
一個雪花飛舞、寒風凜冽的冬季;
一座鋼筋水泥、車流不息、人流不息的城市森林;
一個騎着車子給人送花的“小丑”。
他,很卑微,卻很快樂;很孤獨,卻很幸福;
他,很渺小,卻很善良;很憂傷,卻很堅強;
他心中有很多花兒在開放,他前邊有很多夢兒在飛翔。
他的故事從早晨開始,到夜晚還沒有結束。
這一天很長,很長。 [3] 

花心小丑演職員表

花心小丑演員表

花心小丑職員表

出品人 周予援
監製 景小勇、戈大立、羅大軍、白雪峯
導演 查文浩
編劇 李寶羣
配樂 周濤
道具 陳龍
美術設計 鄭玉龍
造型設計 李紅英
服裝設計 汪又絢
燈光 趙通
劇務 唐子涵
場記 唐子涵
展開
舞台監督/技術管理
陳龍
製作統籌
劉夢
演出統籌
王冕
宣傳統籌
劉澤眾 [3] 
燈光操作
劉鼕鼕
服裝/化妝管理
劉璇
音響操作
景磊、劉新
多媒體制作
周航、朱子祺
音樂MIDI製作
張海林
(參考資料 [2]  [7] 

花心小丑角色介紹

  • 花心小丑
    演員 單冠朝

    都市中騎着車子扮小丑給人送花的鄉村男孩“花心”,為了心愛的姑娘秀秀來到了大城市打拼,相約三年後混出個“樣兒”來。卑微卻快樂、渺小卻善良,苦中作樂的底層北漂。在城市中他遭遇了許多光鮮的場面,也想起了自己在農村的歲月,明白了那些平常、平淡日子後面藏着的滋味[5-6] 

花心小丑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劇中一位騎車送花的小丑“花心”卑微卻快樂、渺小卻善良的生活來自於編劇李寶羣在人海中邂逅的一位送花小丑,成為朋友後,李寶羣跟隨其騎車送花,感受了底層北漂苦中作樂的心境 [4] 
在經歷了《紀念碑》和《死無葬身之地》的表演錘鍊,查文浩在看見單冠朝之後,決定在2014版的該劇中擔任導演一職 [4] 
演員選擇
《花心小丑》在2011年被彼時尚在中戲導演系大三求學的查文浩自導自演搬上了舞台,並獲得了文華獎小劇場精品展演表演金獎 [5]  。2014版的《花心小丑》作為國家話劇院“新人新作計劃”的作品被再次推出,由2014年進入國家話劇院的演員單冠朝出演小丑“花心”一角 [6]  。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具有多年街舞功底的單冠朝雖是城裏孩子,也因長得“村兒”而成了小丑的不二人選 [4]  [7] 
多媒體呈現
導演查文浩在2014版的二度創作時加入了多媒體呈現,近四分之一篇幅的多媒體均為手繪及動畫創作完成 [7] 
舞美設計
《花心小丑》最重要的裝置是一座正方體可旋轉房間,不僅房間外牆被用作投影屏幕,演員上房下房、進房出房為豐富調度設計提供了重要支點,房內房外、房屋旋轉,甚至演員繞房門一圈,劇情與表演的空間甚至角色便已轉換 [7] 

花心小丑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獲獎情況
2014年
第七屆“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
優秀劇目獎
《花心小丑》
獲獎 [5] 

花心小丑演出信息

演出時間
地點
2014年8月7日-10日
國家話劇院小劇場 [6] 
2015年2月10日-14日
國家話劇院小劇場 [8] 
2017年9月7日-8日
濟南市世博150劇場 [9] 
2019年2月14日-24日
國家話劇院先鋒劇場 [7] 

花心小丑作品評價

《花心小丑》是這樣一部“表現人及人生存於其中的世界、人的生命狀態和生存處境”的作品。該劇以生活化、趣味化的表達凸顯出人在生活本質下的生存困境。劇中的“花心小丑”臉上被口紅塗成笑容,始終以一副笑臉面對觀眾、面對別人、面對生活、面對世界,而笑臉下的苦辣酸甜則只有其自己的內心明晰。從某種意義上講,“花心小丑”就是一種象徵,是每一個人的象徵。作為一部獨角戲,整部戲的戲劇情節、戲劇衝突、戲劇張力、人物性格等,完全依賴於演員一人高超的表演技巧,極見表演功力。演員單冠朝以出色的形體、唸白、學唱,以及多年街舞的功底,為觀眾呈現出一個“最有律動感”的小丑形象。劇中4個部分的連接、過渡,是由演員與觀眾的溝通、交流來完成的,每一個部分結束,演員都會從劇中“抽身”出來,直面觀眾,與觀眾“説説心裏話”,然後再騎上他的單車,“飛馳”進多媒體演繹出的大街小巷,開啓下一段情節。這種明顯帶有“間離效果”的表現形式,一方面舒緩了觀眾的情緒,防止觀眾清醒的觀劇意識被激情的淚水所淹沒、被幻覺世界所窒息;另一方面,在演員與觀眾的交流、溝通過程中,演員將角色內心的世界、內在的思想呈現出來,使之與劇情出現疏離,產生另一種意識、另一種聲音,形成複雜的結構,進而豐富了戲劇場景的情感內涵。同時,在4個部分的間隙,伴着演員腳踏單車穿行在四通八達的城市道路上的場景,劇場中響起粗獷高亢的極富西北地域特色的曲調,演員則亮起喉嚨,唱起家鄉的民歌,而觀眾的情緒也再一次被點燃。劇中多媒體的運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唯美而真實地推進了劇情,在極簡的舞台處理中描繪出都市生活光怪陸離的街景和複雜場地的變化。
話劇《花心小丑》以超現實的表現形式表達出深厚的現實關懷,引發觀眾對自身、對社會、對世界的思考,於輕鬆詼諧中藴含着雋永深刻,是一部關乎人生的戲劇 [10] (《中國藝術報》許波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