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市

鎖定
花市是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大多數學者認為一年一度的廣州迎春花市形成於19世紀60年代 [6]  ,至19世紀60年代初期,廣州分散的花市基本固定在春節前幾天開檔。迎春花市與廣州人的生活密切相關,還融合了廣州人“講意頭”的傳統,形成自己獨特的花卉語言。 [1] 
中文名
花市
外文名
flower street
分    類
民俗
地    區
廣東省

花市廣東迎春花市

花市歷史淵源

宋朝人過年時會在餐桌上擺放一種叫“百事吉”的利市——將柿子、橘子和柏枝放到同一個盤子裏,是為“柏柿橘”,寓意“百事吉” [5]  。粵語“橘”“桔”與“吉”是同音字,廣府人家新春期間家家户户都會在家裏擺放一些桔盆,還會在年桔樹上掛些“利是”封,寓意來年如意吉祥。 [6] 
據説,從唐朝起,廣府民間已經有專門栽培以供賀年的年桔。到了明清時期,柑橘業已發展至商品生產時代,年桔在芳村、番禺、南海等地均有種植 [6]  。廣州迎春花市形成可追溯至明朝。當時廣州芳村的花棣(今花地)已成為花木產區,搭起一排排展賣鮮花鮮果及年宵用品的竹棚,人們稱之為“花街”。 [7] 
清中期,在藩署前(今廣東省財政廳前)出現夜間花市,19世紀60年代漸成年宵花市,遷至今天的北京路。當時城內設兩個花市,一個在雙門底(今北京路),另一個在西關十八甫 [7]  。年桔、水仙、桃花是廣府人在春節期間擺設的三大傳統名花,而且規模越來越大,花色品種不斷增多,成為廣府民俗文化。 [6] 
花市從農曆臘月二十八直至除夕夜,廣州人每年必到花市“行花街”以求來年行好運,尤其是逛西湖花市,是“老廣州”的風俗習慣。位於廣州市西湖路、教育路商業區域的西湖花市,是歷史最悠久的傳統中心花市,享有“百年花市”的美譽,也保留着廣府傳統文化的風韻。 [3-4] 

花市今日花市

廣東花市 廣東花市
新中國成立後,年宵花市從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八起,一連三天。為了避免擁擠,廣州市區教育路、西湖路也相繼設除夕中心花市。
20世紀60年代:迎春花市迎來“第一春”
1956年,為了更好地發揚花市傳統,分散於各街巷的店鋪被集中到太平路(今人民南路),人們用竹竿搭成牌樓和花架,名曰“迎春花市”。20世紀60年代,是廣州花市的第一個鼎盛時期。
1960年,全市花市增容至4個,當時國家領導人經常光臨花市,與民同樂。“文革”臨近時,許多地方的迎春花市都充滿了“革命氣息”,當時行花街常常見到“非洲人民站起來”以及“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標語。
到了1980年代,廣州迎春花市迎來了第二個鼎盛時期,這個時候,洋花進來了,迎春花市進一步擴大。根據風俗,花市結束,花農必須把售不出去的花砸爛,2000年花市,越秀區説服客商把花農賣不出去的花都買下送給老人院的孤寡老人,這一行動得到了眾多青年志願者的支持,此“護花活動”後來也得到了廣州其他花市的效仿。廣州花農沿襲了一兩百年的除夕夜過後摔花砸花的陋習就這樣戛然而止。
2008年越秀花市首創“網上花市”和“手機花市”,市民輕觸鼠標或手機,便可安坐家中逛花市。
2009年,全國首個免費上網的無線迎春花市也在越秀區西湖路迎春花市開鑼。而海珠區花市也出現了備受市民歡迎的“海珠康園手工藝作品慈善義賣點”。
2012年的花市是在體育中心舉辦的。已經有大學生開的店鋪了。

花市古代花市

花市火神廟

古代花市(火神廟) 古代花市(火神廟)
崇文門西花市大街火神廟,正名火德真君廟。建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為神木廠悟元觀下院。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清代舊曆每月逢四(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廟會(1922年以後改用陽曆逢四)。後來火神廟香火斷絕,廟會遂演變為純商業性的集市。但火神廟仍一直是花市集的中心。
花市集的花有二,老北京人謂此“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一是假花;另一為鮮花。但花市集乃是由於假花而得名。《燕京歲時記》雲:“花市者,乃婦女插戴之紙花,非時花也。”假花一名“象生花”,一般稱為“通草花”。通草即燈芯草,莖體輕,空心,用它加工成通草片,巧製成花朵,便是最初的裝飾假花,因而有“京師通草甲天下”之譽。後來發展為紙花、綾絹花、緞花、絨花,形成一種專門行業。據《舊都文物略》雲:“造花之原料大體為二:曰絹類,曰紙類。絹類中有綾、絹、緞、綢、絨之分,紙類中有羊毛太、粉蓮、通草及隔背之分。其造法有用模者,有用杵者,有用麻繩者。分工作業,有作葉子與作花頭之分,又有作花與攢花之別。作花者,指作葉與作花頭而言;攢花者,指各鋪零星買來花葉、花頭、攢合成品而言。又分粗、細二派,作細花者,意匠經營。”

花市花市繁榮

清末以來,東花市大街一直是假花生產、銷售的中心地點。凡經營此業的,都前設門市售賣,後設作坊製造。東花市一帶,北從小市口兩側,中下頭、二、三、四條直至虎伯勞口;南從南小市口兩側上下堂子、上下寶慶、上下鍋腔、上下唐刀直至元寶市,多數家庭都從事這種假花的生產。據抗戰前不完全的統計,以上各街市花莊及住家營花業者,約在一千家以上。此外,東花市一帶,以灶君廟為中心,僅這半條街就設有接待花行客商的旅店十幾家,每家都標明專業,如泰和花店、德興花店等,招徠四方,安寓客商。
清末民初,花市集較為繁盛。但假花之市卻仍固守不成文的規定,只在午前集市,地址限於羊市口以東,即東花市。每於凌晨,賣花者便將插滿五彩繽紛的綾絹絨花的花匣(用細秫稭和竹篾穿成板狀,插於長方形匣壁,外糊東昌紙或麻呈文紙)。攤在板凳上,進行展銷。遠近花客趕市躉貨,除細活絨絹成朵花外,其它通草、綾緞、紙製的大路貨,為運輸攜帶方便,大都購買半成品,運回去再分類攢成整花出售。假花不僅遠銷蘇杭,而且爭豔於巴拿馬,連外國朋友也盛讚“京花”,爭作帽飾。彼時婦女以頭花為主要裝飾,滿頭珠翠,還要配上幾朵鮮豔的花兒,這樣才能顯出精神來。如新嫁娘,在絨鳳冠尚未普及之前,講究“排頭”,即用絨絹花朵喜字排滿頭頂。給親友賀喜、拜壽的婦女,為取吉利,烘托氣氛,都要戴兩三朵絨蝠喜字,連老太太的髮髻上也要插一朵小紅石榴花。至於小姑娘抓髻上的圍花,辮子上的飛花,更是曲盡其妙。民國後,時興一種掛花,婦女們往往在旗袍大襟上垂掛一嘟嚕帶穗長花。逢年過節,上供的蜜供、月餅也要插花,謂之供花,有的供花做成元寶或“吉祥話”,什麼”招財進寶”、“福壽綿長”、“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等等,花團錦簇,增加喜慶色彩。如遇喪事,則又需要用於弔唁的花圈、花環、花籃、還有靈前的供花、靈花,滿筵(俗稱餑餑桌子)花頂,籃白孝花。真是無時、無處不需花。彼時花業之盛可見一斑。

花市各地花市

花市(flo [2]  wer street),銷售花卉和園藝用品的集市。隨地區和時間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和內容,大致可分為長期性的固定花市和臨時性的節日展銷兩類。20世紀70年代後,一些國家還出現了超級市場形式的園藝中心或花卉中心,除銷售盆花、切花、種苗、球根、盆景外,還兼售乾花及有關園藝用品、園藝書刊等。歐美一些國家的花卉拍賣市場,是適應花卉生產大量發展、便利流通的交易場所,其中荷蘭阿爾斯梅爾花卉拍賣市場規模巨大,世界馳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