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家地

鎖定
花家地,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望京社區的西南方位。自20世紀90年代起由政府開發進行社區建造,已經成為亞洲第二大的住宅社區,形成了花家地北里、南里、西里和花家地小區4大小區。區內人口以原農業人口為主,小區設施完善,有小學,中學,公園,廣場等公共設施。
中文名
花家地
建造時間
20世紀90年代
開發商
城開集團
地理位置
北四環東北角的花家地小區

花家地名字由來

位於北四環東北角的花家地小區,最早這裏曾是一片花椒地。
1988年初,城開集團在這片花椒地裏建起了望京小區第一批住宅小區,取花椒地的諧音叫“花家地小區”。花家地已經分為“花家地西里”、“花家地北里”、“花家地南里”、“花家地”等幾大小區,是望京較大的一片居民生活區。
幾年前,由於中央美術學院搬到花家地來,附近也就聚集了大量的藝術家,“花家地”也慢慢地被大家戲稱為“畫家地”,而其真正的原名“花椒地”幾乎已經被人遺忘。
花家地小區 花家地小區

花家地實驗小學

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位於朝陽區,集寄宿、走讀、半封閉於一體,一校兩址。現有在校學生 1365人,教職工97人。學校秉持“尊重、發展、成功;自主、和諧,幸福”的辦學理念,注重創設“人和校美”的發展氛圍。學校與京西國際學校、日本等多所學校結為友好學校,廣泛開展文化、科技、體育等交流活動。
學校以“暢想奧運?共繪北京 花家地實驗小學小小奧運會”作為奧林匹克教育的切入點拉開花小系列奧運教育的序幕。弘揚並傳播“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和理念,建立奧林匹克體育教育體系。
此學校是區重點,建議大家可以選擇上。
花家地實驗小學位於朝陽區花家地小區18號樓。學校建於1994年,初創階段以公辦民助的形式辦學;1996年轉為朝陽區教委直屬的公立小學。首任校長陳衞是教育學博士,教育部就職。現任校長為魏俐,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
花家地實驗小學是集寄宿、走讀、半封閉於一體的一校兩址學校。現有學生1365人,37個教學班;正式教職工97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58人,佔59%;一線教師100%具備大專以上學歷。
花家地實驗小學在2004還舉辦了一班一國奧林匹克系列教育活動,有日本中國美國等30多個國家的代表班級。2000年,花家地實驗小學的一部分同學到了日本的兩國小學進行了交流活動。
2012年2月27日,花家地實驗小學舉行了“追尋雷鋒足跡”主題活動的啓動會,拉開了這學期學校“踐行北京精神”系列活動的序幕。大會邀請了家校聯盟代表、社區代表和少先隊隊員代表共同對學校假期開展的“六小”活動進行了總結,並做了典型事蹟彙報,優秀學生獲得了表彰。
張治齊校長表示學校將通過系列生動實效的德育主題實踐活動來帶動全體教師、學生和家長積極行動起來把北京精神融入到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中,爭做品德高尚的新北京人,共同創建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