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塔村

(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獨峪鄉下轄村)

鎖定
花塔村,因村後山勢如塔、桃花滿山而得名,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獨峪鄉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地處太行山餘脈、五台山北支的丘陵盆地之中,村域面積144平方千米。 [1] 
花塔村四面環山,大山封閉,一河中流,進入村莊須經一條長827米的隧道,隧道內陰暗潮濕,出隧道後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良田美池,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園風情。花塔村村落生態環境保護完整,有着獨特的氣候地貌和人文積澱,被譽為“晉北桃源”。花塔村主要景點有烽火台、古河道、菩薩廟等。 [1-4] 
2019年6月6日,花塔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公佈為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5] 
中文名
花塔村
村落屬性
行政村
所屬政區
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獨峪鄉
村域面積
144平方千米
形成年代
元代以前
主要產業
傳統種植業、養殖業
保護級別
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批准單位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等5部門
批准時間
2019年6月6日

花塔村村落歷史

花塔村 花塔村
三家分晉(前376年)時期,花塔村為高、陳、董三氏的村莊,他們在這裏繁衍生息,因花塔村周圍山上樺樹成林,山勢如塔,名為“樺塔村”。 [2] 
宋末元初,有居陽曲的後裔春、奉、泰昆仲三人,因遭元兵燹流離,各自遷徙,其中泰遷到繁峙聖水頭,成為聖水頭韓氏的始祖,漸成村落。 [2] 
明代天順初年,泰的九世孫謙福由繁峙遷到靈丘三樓村居住,傳至三世便分成三大門,大門三世祖諱守信就居住在花塔村,成為花塔韓氏始祖的源頭。韓氏始祖遷來後,見此地山花爛漫,改名為“花塔村”。 [2] 
抗日戰爭時期,花塔村村民為躲避戰亂,遷至白草溝、白崖塔、白崖溝及庫活溝等地,還有部分村民躲居在山洞裏。
解放後,應政府要求,花塔村村民逐漸搬回原居住地。
1955年,農村實行集體化,成立三樓鄉,更多的村民遷回花塔村裏。
1958年,成立三樓公社。 [2] 
20世紀70年代,花塔村及鄰村鄉親在三樓公社的組織領導下,歷經二十多年,一釺一鎬開鑿出一條長827米的人工隧道—紅沙嶺隧道,成為花塔村通往外界僅有的一條通道。 [2] 
1996年,撤鄉改為三樓大隊、花塔大隊。
2001年,花塔村和三樓村合併,隸屬於獨峪鄉。 [2] 

花塔村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花塔村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獨峪鄉,距離靈丘縣城大約90千米,地處晉冀三縣(靈丘、阜平、繁峙)交界,村域面積144平方千米。 [1] 
  • 地形地貌
花塔村境內羣山環抱,綿延起伏,為太行山之餘脈,五台山之北支,村莊坐落在盆地中,周圍有大沙河東西貫穿,繞村而流,形成河谷地貌,海拔558米。 [6] 
  • 氣候特徵
花塔村所處的地區屬温帶大陸性氣候,冬長夏短,四季分明,該村坐落在丘陵盆地之中,四面環山,大沙河繞村,四周高,中間低,形成河谷氣候,全年氣候濕潤,無霜期較長,山體植被茂密。 [1] 
  • 水文條件
花塔村境內有山泉水(井),周圍有大沙河環繞,地表水充足,為花塔村的居民提供了水源。 [6] 

花塔村村落特色

花塔村選址理念

花塔村 花塔村
花塔村地處太行山餘脈深處,坐落在丘陵盆地之中,村北山峯聳立,橫空逶迤,呈半圓形將村向南懷攬;村南三山環繞,又呈半圓形將村向北環抱;村東山如筆架,羣峯崢嶸;村西勁拔陡峭,刀斧天成。花塔村境內羣山環抱,峯巒疊翠,綿延起伏,山環水繞,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屬上乘的“藏風、聚氣”之地。 [6] 
花塔村先祖韓氏最早落户於此,村址選在山水交匯,動靜相承,負陰抱陽處;背面靠山,前有河道,水及遠山近丘形成山水環抱;中央地勢平坦而有一定坡度,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皆全的“四靈守中”風水格局,與東晉郭璞所著的《葬經》中風水寶地的基本定義“羣山環抱,碧水繞流”及其吻合,是一處清幽靈秀、藏風聚氣、生態平衡的風水寶地。 [6] 

花塔村空間佈局

花塔村 花塔村
花塔村村中民居院落連片分佈,建築佈局隨地勢高低變化,依山佈置,村中一條東西貫穿的主路將各街巷相連,不同高度的村中街巷通過卵石和青石板打造的石階連通,通過各院落的組合與分割,形成了層次分明、上下起伏、高低錯落的石頭街巷。 [6] 
花塔村原建有三座廟宇,山神廟位於花塔村東側,主路北;龍王廟位於村入口主幹路北,高台之上;菩薩廟位於村入口約三百米,主幹路北。 [6] 

花塔村建築特點

花塔村大部分房屋為清代建築,層層石砌的平台規矩的排列着各家的院落,院落為保存完整的石頭壘砌的四合院格局,二進院、三進院普遍散落,建築結構大都為一層建築,坐北朝南,門口一律有木柵欄做的小門擋着,且以東大門為主。 [1]  [6] 

花塔村經濟社會

花塔村人口

據2020年3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花塔村主要民族為漢族,户籍人口327人,常住人口118人。 [1] 

花塔村經濟

花塔村盛產花椒、核桃、柿、黑棗等經濟作物,乾鮮果樹面積275畝,是村民主要的經濟來源。 [1] 
據2020年3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花塔村村集體年收入7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000元。 [1] 

花塔村主要景點

花塔村生態環境保護完整,仍保留有傳統古村落的風貌肌理。進入村前有明代烽火台,村周邊有古河道、古水渠和保存完好的原生態灌木林、珍稀樹種青檀,清幽靈秀;村中有古樹、古井(泉眼),還散落着一些古磨、古碾、古石碑,居民建築高低錯落、連片分佈、原始古樸。 [6] 
景點
簡介
圖片
烽火台
建於明代,有3座,其中茨字二十號烽火台台居公路西、中空無頂,高兩層,台基約2米,三面牆各開有四個箭窗,窗下均有瞭望孔,樓頂上垛口齊全,南面牆開門,門居兩箭窗中間,門額上嵌有石匾,陰刻橫書“茨字貳拾號台”。 [7] 
古河道
建於元代,河道貫穿東西,水流淌淌,呈半圓形將村向北環抱。2000年左右,河道上修建了九圓橋,用石頭鋪砌。 [6] 
古井(泉眼)
建於明代,位於村中菩薩廟旁邊的河道上,泉水來自地下水,甘甜可口,現為村中居民主要的飲用水來源。泉眼周圍新修了一座寶瓶,旁邊建了一處佛龕,因位於菩薩廟腳下,被村民稱為“聖母水”。 [6] 
花塔村古井泉 花塔村古井泉
古水渠
建於明代,共有4處,渠口分別位於菜園存元背、隧道前台紅沙渠、村南渠走道溝門渠口、後台渠口石狐溝口。 [6] 
古樹名木
明、清時期的老樹,共有5棵。其中,菩薩廟院內有2棵清咸豐五年(1855年)的柏樹;入村主幹道南側有2棵上百年的核桃樹;沿村莊主路向東1100米,有1棵古核桃樹。 [6] 
古石階
建於明、清時期。花塔村建築為南北朝向的四合院落,北高南低,院落隨地勢高低起伏,這些石階都用卵石堆砌,錯落有致,常年累月的走人打磨,稜角都變圓滑。 [6] 
菩薩廟
原名觀音殿,始建年代不詳,清咸豐十年(1860年)孟秋月兩次重整,位於村西入口300米處主路北側的台地上,圍牆外側南面繪有“緣”字,西面繪有“有求必應”四個大字。廟門朝東,門上刻有廟名“觀音殿”。面闊三間,建在高3級的石階上,磚木結構。屋頂為雙坡硬山頂,屋脊獸、垂脊吻獸保存完整。殿內塑聖像7尊,彩繪數面。 [6] 
山神五道廟
始建年代不詳,改建於1986年,位於花塔村村東頭主幹道北側石砌台基上,坐北朝南,為雙坡屋頂,兩開間,木製門窗。廟內三面牆壁均有彩繪壁畫,北側牆壁繪有山神和五道將軍神像,畫像清晰,神像前有供台和香爐。 [7] 
龍王廟
始建年代不詳,位於花塔村西入口路北側的台地上,背山面水,於1984年在原址上修建,面闊一間,雙坡頂,廟前有2級石階,廟內三面牆均繪有彩繪,北牆繪有龍王爺神像,前有供台和香爐,供台正中擺放龍王爺的彩繪泥塑,倆邊擺放排位供11個。 [7] 

花塔村歷史文化

花塔村歷史人物

人名
簡介
韓宏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參軍,曾參加過解放廣靈戰役,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退伍回鄉,2011年逝世。
韓耀德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參軍,參加過解放西北多次戰役,1950年赴朝作戰,參加過著名的上甘嶺之戰,時任班長。1955年退伍返鄉,2005年農曆2月初病逝。
韓福海
民國十九年(1930年)2月12日出生,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入伍,歷任戰士、班長、排長、參加過解放太原、石家莊、西南剿匪、抗美援朝等戰役,多次立功受獎。轉業後任鄉長、武裝部長、公社黨委副書記等職。1997年4月17日病逝。
韓智珠
民國十一年(1922年)生,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參軍,曾任三五九旅七一八團衞生隊戰士。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在陝南河口戰役中負傷,後進新疆,1952年退伍,歷任醫生、衞生隊隊長、院長。1984年離休。
張謙福
花塔村始祖,祖籍繁峙聖水頭,在聖水頭韓氏家族中排第九世。明朝天順初年遷徙到花塔,其祖父諱仕琦,字景超,明永樂庚子年(1420年)科舉人,曾任刑部主事官郎中,陝西按察司副使。祖母王氏,誥封恭人。其父諱哲,亞中大夫,子昇。 [2] 

花塔村節慶活動

社火節
花塔村燈碗 花塔村燈碗
花塔村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辦社火節。當天晚上,村民手端自制燈碗,自山神廟到菩薩廟輪轉一圈,以敬神靈,敬過神靈的燈碗放到自家院落中央,寓意“增福氣、保平安”。花塔村燈碗用柏木做底,上面均勻撒上沙粒,將生土豆切成兩半,中心挖空,倒入素油,放入燈芯引燃,再將土豆燈放在沙粒中,周圍糊上一層紙即可。 [8] 

花塔村祭祀崇禮

  • 過年祭祖
花塔村每年農曆正月初一過大年,村民都要舉行祭祖儀式,拿出自家雲圖掛好,前面擺放事先打掃乾淨的祖先牌位,擺好貢品,燒香,祭酒,跪拜磕頭。 [8] 
  • 廟會
花塔村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舉辦廟會,祭祀菩薩,村裏請人在老戲台唱戲,街道售賣各種農產品、生活用品和衣服等,菩薩廟裏香火旺盛,前來祭祀的人絡繹不絕,場面熱鬧。 [8] 
  • 春天“青苗”
花塔村的“青苗”活動時間大致與農業生產週期相吻合,每年開春村民都會主持祭祀儀式,祈求順利開種。家家户户積極準備飯菜,有條件的人家宰雞宰羊,作為供品祭村外田邊,表示讓禾苗神享用。接着開始路禁,以免驚擾苗神。同時全村老少集聚在一起,一邊飲酒,一邊高唱農事歌,預祝豐收。 [8] 
  • 夏至祈雨
花塔村每年夏至剛過,就在龍王廟集體祭神祈雨,方圓百里的羣眾也會趕來一起祈雨,同時請人唱“求雨戲”,盼望來年大豐收。祈雨儀式女性一般不能參加。 [8] 
  • 秋收“謝茬”
花塔村世代以種植為生,耕地是村民主要的經濟來源,因此秋收成為村裏每年的大事。為了保證每年莊稼能大豐收,村民秋天豐收後要唱戲慶祝豐收,稱之為“謝茬”。
  • 冬天“烤火戲”
花塔村一般在冬天或天氣很冷的時候,烤火唱戲,叫“烤火戲”。烤火可驅寒,怯除感冒等小毛病,體現村民“烤百病,求平安”的美好願望。 [8] 

花塔村物產美食

花塔村物產

花塔村火盆 花塔村火盆
花塔村主要種植玉米、谷黍、小麥、水稻、花生、綠豆、苦蕎、薯類等作物,盛產花椒、核桃、柿、黑棗等經濟作物,農副產品有曬柿子、花椒、苦蕎茶、楊樹葉等,手工藝品有手工鞋墊、火盆等。 [9] 
花塔村村內礦物資源發達,火石崖內多火石巖,可以打火,是花塔村歷史上用火的來源,村裏仍有少數人保留。村內小臉溝和大臉溝盛產白色塗料,可用於刷牆;紅崖溝盛產紅塗料,可用於牆體寫字、刷牆或者刷棺材。花塔村的塗料石塊先泡水,捏成形狀後晾乾,使用時直接用水泡開即可。 [9] 
花塔村家家户户保留有火盆、砂吊、砂壺,大多村民燒灌木、檀木、花木等用以冬日烤火取暖或用砂吊燒水做飯,部分有錢人家還燒木炭吃火鍋。火盆主要用膠泥為原料,在花塔庫活溝內就盛產膠泥。將膠泥在水裏浸泡後放在甕裏燒,待焦了之後放在碾金盤上捶打成形,再捏成火盆的形狀,曬乾即可。 [9] 

花塔村美食

  • 發糕
花塔村美食 花塔村美食
發糕用玉米麪和小米混合製成糊狀,添入老酵,發酵5小時左右後加入鹼面,帶半小時左右聞到沒有酸味後倒入鍋內煮一刻鐘,熟後即取切塊即可。發糕形制挺立,味道淡香,色澤自然淡黃,入口鬆軟滑潤。 [9] 
  • 素糕
素糕用黍子面製作。根據黍子面的軟硬加入相應的水量,直至拍打鬆軟。和勻後上鍋蒸20分鐘左右。蒸好後放在盆中壓實,抹上素油即可食用。素糕形狀可切開可制塊也可隨意捏製。成品顏色金黃,口感黏潤筋道,再配以土雞湯、山羊肉滷湯,即食。 [9] 
  • 炸糕
炸糕是將蒸好後素糕捏成圓形或方形,圓形為豆沙餡,方形為菜餡。放在油鍋中炸,直至表皮金黃髮泡即可。炸糕形制圓潤飽滿,表面發泡金黃,口感外脆裏嫩。 [9] 

花塔村榮譽稱號

時間
榮譽稱號
授予單位
2008年5月
山西省生態民俗村
山西省旅遊局 [3] 
2008年6月
山西省生態文明村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 [10] 
2017年9月
山西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山西省農業廳、旅遊局 [3] 
2019年6月
山西首批100家3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11] 
2019年6月
中國傳統村落
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 [5] 
2021年9月
山西美麗休閒鄉村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文化和旅遊廳 [12] 
2023年9月
第六批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
山西省人民政府 [13] 

花塔村旅遊信息

交通路線
花塔村位於大同市靈丘縣西南部,地處晉冀三縣(靈丘、阜平、繁峙)交界,距離靈丘縣城大約90千米。從靈丘縣城出發,沿着108國道行駛,經過沙嶺隧道後,即可到達。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