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芒箕

鎖定
芒萁是裏白科、芒萁屬下的多年生常綠蕨類植物 [1]  ,可供觀賞 [2]  。芒萁是一種普遍生長於熱帶、亞熱帶紅壤丘陵、荒坡林緣的蕨類植物 [3]  。 芒萁植物耐旱、耐瘠薄,地下莖縱橫交錯,深入土層3 m以上,可栽培治理水土流失。 [2] 
概述圖引自 [4] 
拉丁學名
Gleichenia linearis Clarke.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蕨綱
亞    綱
薄囊蕨亞綱
真蕨目
裏白科
芒萁屬
芒箕
中文名
芒箕骨

芒箕形態特徵

芒箕
芒箕(4張)
植株通常高45-90-(120)釐米。根狀莖橫走,粗約2毫米,密被暗鏽色長毛。葉遠生,柄長24-56釐米,粗1.5-2毫米,棕禾稈色,光滑,基部以上無毛;葉軸一至二(三)回二叉分枝,一回羽軸長約9釐米,被暗鏽色毛,漸變光滑,有時頂芽萌發,生出的一回羽軸,長6.5-17.5釐米,二回羽軸長3-5釐米;腋芽小,卵形,密被鏽黃色毛;芽苞長5-7毫米,卵形,邊緣具不規則裂片或粗牙齒,偶為全緣;各回分叉處兩側均各有一對托葉狀的羽片,平展,寬披針形,等大或不等,生於一回分叉處的長9.5-16.5釐米,寬3.5-5.2釐米,生於二回分叉處的較小,長4.4-11.5釐米,寬1.6-3.6釐米;末回羽片長16-23.5釐米,寬約4-5.5釐米,披針形或寬披針形,向頂端變狹,尾狀,基部上側變狹,篦齒狀深裂幾達羽軸;裂片平展,35-50對,線狀披針形,長1.5-2.9釐米,寬3-4毫米,頂鈍,常微凹,羽片基部上側的數對極短,三角形或三角狀長圓形,長4-10毫米,各裂片基部匯合,有尖狹的缺刻,全緣,具軟骨質的狹邊。側脈兩面隆起,明顯,斜展,每組有3-4(5)條並行小脈,直達葉緣。 葉為紙質,上面黃綠色或綠色,沿羽軸被鏽色毛,後變無毛,下面灰白色,沿中脈及側脈疏被鏽色毛。孢子囊羣圓形,一列,着生於基部上側或上下兩側小脈的彎弓處,由5-8個孢子囊組成。 [5] 

芒箕繁殖方法

芒萁的繁殖有孢子自然繁殖、營養繁殖和組培快繁。孢子自然繁殖,生長地域受限,加之近年來自然環境的破壞,孢子自然繁殖很難滿足人們的需要;營養繁殖包括根狀莖、株芽、肥厚的葉耳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營養繁殖週期長、係數低。 [2] 

芒箕主要價值

成熟的芒箕呈深淺不等的棕褐色,其皮和心均可用來編織涼蓆和各種日用器物。 [6] 
芒萁耐酸、耐旱、耐貧瘠, 屬於典型的酸性土壤指示植物。它的莖為地下莖, 縱橫交錯地匍匐生長在約 0.1 m左右的土壤內; 根為地下莖長出的不定根, 單株水平生長可達0.5 m, 向下生長深可達3 m以上。芒萁的這種交叉分枝的地下莖以及龐大的不定根編織成密集的網狀根羣, 不僅能有效的固定土壤, 而且還能有效地吸收深部潛水面附近或以下的水分。 [3] 
在 Au、Sn、Mo、Tl等金屬礦牀上部生長的芒萁, 其體內與成礦有關的元素含量明顯高於背景區,產生了生物地球化學異常, 因此芒萁被認為是生物地球化學找礦有效的指示植物之一。在受礦區開採污染土壤中生長的芒萁, 其地上部分能吸收聚集大量重金屬元素, 屬於金屬富集型植物, 可用於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 。另外, 芒萁還具有很強的積累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和232Th)和稀土元素(REE)的能力。 [3] 

芒箕產地生境

產江蘇南部、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貴州、四川、西康、福建、台灣、廣東、香港、廣西、雲南。生強酸性土的荒坡或林緣,在森林砍伐後或放荒後的坡地上常成優勢的中草羣落。日本、印度、越南都有分佈。 [5]  野外調查發現,芒萁自然生長於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單優羣落下層、楊梅Myrica rubra,茶園和林緣的土壤深厚肥沃立地上,也可生長於土層瘠薄全光地段和水土流失嚴重的紅壤侵蝕區,適應於從暖性針葉羣落下層遮光到全光、從植被退化后土壤資源剩餘到資源流失等多種生境,被認為是亞熱帶森林退化植被的 “標誌種”。 [1] 

芒箕芒箕編

芒箕編是壯、漢等族民間的一種草編。主產於廣西。其原料為芒箕草,當地亦稱“土藤”。成熟的芒箕呈深淺不等的棕褐色,其皮和心均可用來編織涼蓆和各種日用器物。芒箕編席具有涼爽、光亮、美觀、不生蟲、不發黴等優點,為各地人民所喜愛。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