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27日,中国驻印军新编第三十八师与滇西远征军第五十三军第一一六师在缅甸芒友完成会师,标志着缅北反攻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 [2-3] [5]。此役始于1月21日驻印军攻占芒友外围据点丹巴山等地,经三昼夜激战全歼日军2000余人 [1] [4] [8]。次日举行的会师典礼由驻印军总指挥索尔登、远征军司令卫立煌主持,中美联军共同升起国旗,中印公路由此完全贯通 [3] [6-7]。会师后驻印军继续追击日军至3月30日与英军会师,成为中国正面战场唯一全胜的攻势作战 [5]。
- 时 间
- 1945年1月27日 [1-2] [6-7]
- 地 点
- 缅甸芒友(毗邻中国畹町) [3] [6-7]
- 参战方
- 中国驻印军、滇西远征军 [5] [8-9]
- 结 果
- 全歼日军2000余人 [1] [8]
- 相关战役
- 缅北反攻战役 [5] [7]
- 战略通道
- 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 [4] [7]
战役背景
播报编辑
1943年10月缅北反攻启动后,中国驻印军经胡康河谷、孟拱河谷推进至南坎,与滇西远征军形成南北夹击态势 [5]。1945年1月,驻印军新三十八师在南坎东北河套地带完成日军肃清行动,为芒友战役扫清侧翼威胁 [1] [8]。同时远征军第五十三军于1月20日夺取畹町门户黑山门,形成西进芒友的有利态势 [6] [8]。
战斗过程
播报编辑
驻印军于1月21日攻占芒友西南外围据点苗西、闹阳,次日其先头部队与远征军第一一六师在木遮会合 [2] [8]。总攻自1月24日展开:
- 东路沿公路正面突进,遭遇日军第56师团主力抵抗 [1] [4]
- 西路实施丹巴山迂回包抄,23日占领该制高点 [8]
- 南路实施曼伟因侧翼突击,切断日军退路 [4] [8]
经72小时激战,日军构筑的150余座碉堡阵地被摧毁,残部退守芒友核心阵地 [1] [9]。1月27日拂晓,联军发动总攻,于当日16时完全控制芒友 [3-4]。
会师典礼
播报编辑
1945年1月28日,中美双方在芒友举行会师升旗仪式:
- 典礼场地布置为"V"字形,象征最终胜利 [4] [9]
- 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美军司令魏德迈共同检阅部队 [8]
- 驻印军新三十八师官兵着英式制服,远征军官兵着中式制服列阵 [3] [8]
- 蒋介石宣布将中印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4] [7]
同日畹町举行中印公路通车典礼,首批60辆美军卡车经此向中国内地运送物资 [6] [9]。
战役结果与影响
播报编辑
此役打通了中国最后一条陆上国际通道:
- 歼灭日军第56师团主力2000余人 [1] [8]
- 中印公路通车后半年内输送战略物资超5万吨 [7] [9]
- 中国驻印军乘胜追击,至3月30日在乔梅与英军会师 [3] [5]
- 滇西反攻作战至此胜利结束 [3] [5]
美军战地记者记录显示,会师部队在芒友缴获日军文件证实其"切断中印交通线"计划彻底失败。芒友会师被《大公报》称为'缅北反攻战役关键节点',其作战模式为中美联军协同攻坚提供典范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