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艾伯塔獵龍

鎖定
艾伯塔獵龍(Albertavenator curriei),意為艾伯塔的獵人,種名取自古生物學家菲利普·柯里,是一種最近被命名的小型獸腳類恐龍,生活在距今7100萬年前加拿大馬蹄峽谷組。艾伯塔獵龍的化石非常不完整,只有部分顱骨保存下來,通過大量的對比研究,古生物最終確定這是一個新的傷齒龍科恐龍,與傷齒龍相比,它的頭骨較粗短。艾伯塔獵龍出土的同一地區仍有類似傷齒龍類的牙齒以及齒骨化石被發現,但由於兩者的相似程度較高,辨別具體物種仍有很大難度 [1] 
拉丁學名
Albertavenatorcurrie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蜥形綱
蜥臀目
傷齒龍科
艾伯塔獵龍屬
柯氏艾伯塔獵龍
亞    目
獸腳亞目
分佈區域
白堊紀晚期的加拿大艾伯塔省
中文學名
艾伯塔獵龍
來自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M)的科學家和菲利普·J·柯里恐龍博物館已經鑑定並命名了一種新的恐龍物種,以紀念著名的加拿大古生物學家Philip J . Currie博士。Albertavenator curriei,意思是“艾伯塔的獵手”。大約在7100萬年前,它生活在加拿大的艾伯塔省,現在是著名的紅鹿河谷。這一發現表彰了他在艾伯塔的捕食性恐龍上的幾十年工作。關於新物種的研究發表在7月17日的《加拿大地球科學雜誌》上 [2] 
古生物學家最初認為,艾伯塔獵龍的骨骼屬於它的近親傷齒龍,它生活在7600萬年前,比艾伯塔獵龍早了500萬年。兩隻恐龍都用兩條腿走路,都被羽毛覆蓋着,大小和一個人差不多。對頭骨頂部形成的新對比顯示,艾伯塔獵龍的頭骨比傷齒龍更短,更健壯,這是著名的聰明的親戚 [2] 
艾伯塔獵龍的復原圖以及其體型大小
艾伯塔獵龍的復原圖以及其體型大小(2張)
“這些小羽毛恐龍的精緻骨骼非常罕見。幸運的是,我們有一個關鍵的頭骨,它讓我們能夠區分艾伯塔獵龍(Albertaventaor)和一個新物種。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脊椎動物古生物學的高級策展人戴維·埃文斯(David Evans)博士説,他是該項目的負責人。“我們希望在未來能找到一個更完整的艾伯塔獵龍(Albertavenator)的骨架,因為這將告訴我們更多關於這個迷人的動物的信息 [2]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