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色諾芬

鎖定
色諾芬(Ξενοφών,前440年左右-前355年),雅典人,歷史學家蘇格拉底的弟子 [1]  。他以記錄當時的希臘歷史蘇格拉底語錄而著稱。
公元前401年,色諾芬參加希臘僱傭軍助小居魯士(Kurush,約前424~前401年)爭奪波斯王位,未遂,次年率軍從巴比倫返回雅典。前396年投身斯巴達,被母邦判處終身放逐,終老於柯林斯。 [2] 
著有《長征記》《希臘史》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之續編,敍事始於前411年,止於前362年)、《拉西第夢的政制》、《雅典的收入》以及《回憶蘇格拉底》等。 [3] 
本    名
色諾芬
別    名
Xenophon
所處時代
古希臘
民族族羣
雅典人
出生地
古希臘的埃爾希婭
出生日期
公元前440年左右
逝世日期
公元前 355年
主要作品
長征記
希臘史
雅典的收入
回憶蘇格拉底
主要成就
記錄當時的希臘歷史、蘇格拉底語錄
職    業
歷史學家

色諾芬人物簡介

色諾芬 Xenophon 色諾芬 Xenophon
色諾芬(Ξενοφών,前440年左右-前355年),古希臘歷史學家、思想家。他的著作16世紀就被譯成多種歐洲文字。直到近代,他仍然具有崇高的聲望。他客觀地記錄自己的經歷,表述個人對時人時事的的看法,從這個意義上講,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新聞記者。他文筆流暢,具有明快優美的風格。

色諾芬人物經歷

出生於雅典阿提卡一個富有的奴隸主家庭。在雅典與斯巴達的大戰時期(431~404 BC)長大成人。曾在雅典騎兵部隊中服役。後來,與當時許多富家子弟一樣,投拜到了蘇格拉底的門下。這些子弟大多不滿於極端民主政治,同情曾在西元前411和前404年一度執政的右翼人士。前401年雅典重新建立民主政治。色諾芬選擇了漂泊海外的生活。前399年蘇格拉底被處死後,更加深了他對極端民主政治的憎惡。
他一生的重大經歷是在波斯王子小居魯士的希臘僱傭兵團中服役。前401年,波斯帝國西部小亞細亞的長官小居魯士在希臘招募僱傭軍,約三十多歲的色諾芬應募。當時招募的這支軍隊大約一萬餘人。此後這支軍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小居魯士帶領向波斯帝國腹地前進,當到達塔爾蘇斯時,士兵們才得知了小居魯士的陰謀——推翻波斯國王,自立為王。希臘僱傭軍一方面沒有退路,另一方面收到小居魯士的許多許諾,繼續前進至巴比倫附近。但是小居魯士在庫那克薩戰役中身亡,由此這支希臘僱傭軍陷入波斯帝國腹地。而後來軍隊的首領克里巧斯又被波斯總督提薩費尼斯誘捕而殺害,色諾芬被推舉出來領導這軍隊。他率領這批遠離故國約1,500公里(1,000哩)的希臘人在庫爾德斯坦(Kurdistan)和亞美尼亞陌生的土地上衝殺。前400年初回到黑海之濱的希臘城市特拉彼祖斯(今特拉布宗)。這次的光輝業績成為他的名著《遠征記》的素材。此後,他在保加利亞和小亞細亞服役。在小亞細亞時結識了他畢生推崇備至的斯巴達國王阿格西勞斯二世。色諾芬曾參加阿格西勞斯所指揮的打敗希臘聯軍的科羅尼亞(Coronea)戰役。戰役結束後,他陪同阿格西勞斯前往德爾斐,向雅典聖庫中的阿波羅神奉獻祭禮。大約就在這前後,他被雅典人判處流放。
從此,色諾芬與斯巴達結下了不解之緣。阿格西勞斯賜給他房屋和地產。他的婚姻也幸福美滿。他有錢也有閒,經常出去打獵,並建造一座供奉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Artemis)的神殿。約前365年,雅典和斯巴達攜手反對底比斯,因而解除了對色諾芬的放逐令。色諾芬返回故鄉,但依舊對民主政治不滿。前355年寫作《財源論》(Ways and Means),向各城邦鼓吹和平政策。在他的著作中,最富有他個人色彩的是《遠征記》。這部歷史敍事生動而細緻,但有故作玄虛、牽強造作的地方。由於一生過著戎馬生涯,也寫成兩部著作,一是《馬術》(On Horsemanship),介紹職業騎手從事狩獵和戰爭的全部知識;一是《騎兵隊長的職務》(Cavalry Officer),其中最生動的是講述自己在雅典當騎兵時的種種遭遇的章節。
由於對蘇格拉底的崇拜和對詭辯哲學家的憎惡,他寫過一部著作《回憶蘇格拉底》〔Memorabilia〕為蘇格拉底申辯。色諾芬對蘇格拉底的看法與同代人柏拉圖的看法迥然不同。色諾芬在《居魯士的教育》(Cyropaedia)一書中,通過敍述居魯士所受的理想教育來説明他對於培養政治人才的見解。這是他在思想方面最有獨到見解和風格新穎的作品。由於對修斯提底斯的景仰,色諾芬為修斯提底斯未完成的著作增寫續篇。但他所寫前411~前403年的歷史東拼西湊,缺乏分析,根本無法與修斯提底斯的著作相提並論。

色諾芬思想觀點

色諾芬知道物品有使用和交換兩種功用。他根據奴隸制自然經濟的要求,確定財富是具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他所規定的奴隸主的經濟任務,是更有效地剝削奴隸,以增加由奴隸剩餘勞動所創造的剩餘產品的收入。
色諾芬十分重視農業問題。他認為農業是其他技藝的母親和保姆,是希臘自由民的最好的職業。農業繁榮,百業興旺;土地荒蕪,則百業凋零。農業是奴隸制自然經濟的物質基礎。但他對手工業抱着鄙視的態度。
色諾芬從使用價值角度考察了社會分工問題,他認為一個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藝,所以勞動分工是必要的。社會分工能使產品製作更加精美,更加提高產品的質量。
色諾芬依據市場上出現的現象和生活經驗,瞭解到商品價格的波動依存於供給和需求的變化,也意識到由供求變動而產生的價格變動會影響到社會勞動的分配,但他不可能對這些問題作出科學的解釋。
色諾芬注意到貨幣有着不同的作用。貨幣可以成為財富的積累手段,他描繪人們對白銀是不厭其多,人們之所以喜歡儲藏白銀是因為白銀可以隨時購買到有用的物品。馬克思曾指出色諾芬把貨幣在其作為貨幣和貯藏貨幣的特殊形式規定性上作了論述。色諾芬也注意到商業問題。在他看來,商業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它使人們獲得具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他對商品貨幣問題的論述立足在維護奴隸制自然經濟的基礎上。

色諾芬主要著作

⑴《希臘史》(Hellenica)
色諾芬是抱着續補修昔底德(Thucydides)《伯羅奔尼撒戰爭史》("The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的目的開始寫作史學著作的。這部《希臘史》所敍的史事始於公元前411年,而且恰好從修昔底德斷筆的句子開始銜接,止於公元前362年的曼提尼亞戰役。由於色諾芬本人就是一位活躍於當時的政治家,對那個時期希臘各邦的各種事務比較熟悉,有許多甚至是親身所經歷的,因此該書所記載的史實比較可靠,為後人研究公元前5世紀末和公元前4世紀上半葉的希臘歷史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文獻資料。在這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底比斯和斯巴達爭霸的經過、以及希臘各邦在長期的戰爭中互相削弱的情形。
這部《希臘史》的前後體例不太一致。在第1卷中,色諾芬嚴格地按照修昔底德的編年順序敍述史事、一直寫到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結束,文筆也顯得有些拘謹。從第2捲開始,他的敍述開始生動起來,涉及的內容也顯得豐富多彩。另外,色諾芬在書中也採用了記載演説辭的方法,試圖通過歷史人物自己的語言和行為來顯示其性格。由於他與當時的許多風雲人物都有交往,因此該書中的許多篇章帶有回憶錄的性質,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總的説來,色諾芬無論在治學態度上、還是在取得的成就上,都難以與修昔底德和希羅多德相比。他對歷史事件及其因果關係缺乏深入細緻的研究,也缺乏修昔底德那種科學的批判態度和求實精神。他相信神讖、夢兆和預言,相信人世間萬事萬物都受着神意的干預。同時,該書還明顯地反映出色諾芬袒護斯巴達的傾向,從而開闢了西方史學中的一種不良風氣──為親者頌、為尊者諱,以個人的政治好惡來選擇史料和評判史實。這種風氣的出現,是與公元前5世紀晚期希臘政治領域和文化領域中虛假粉飾之風的興起相適應的,可以説是虛誇之風在史學領域裏的表現。後來,這種風氣隨着古希臘城邦危機的不斷加深而繼續發展。希臘化時代出現的專為君王歌功頌德的御用史學,實際上就是這種“半歷史的”或“非歷史的”治史傾向的極端表現形式。
⑵《萬人遠征記》(Anabasis)
這是色諾芬最廣受好評、流傳最廣泛的著作,是根據他率領那支希臘僱傭軍歷盡艱辛、從波斯回到希臘的悲壯經歷而寫成的。雖然他在書中對自己的作用做了誇張描寫,但是它為後人提供了有關希臘僱傭軍與波斯帝國的許多真實細節,而且還記錄了僱傭軍所經過的地區的地理風貌和人情習俗,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另外,此書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代軍事教科書,向後人提供了古代希臘人的用兵之道及其實際戰例,對後來的希臘兵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一直延續到當代。據説馬其頓的亞力山大在同波斯帝國軍隊決戰時,就曾利用過此書。
這部《遠征記》既為色諾芬贏得了軍事家的英名,也為他贏得了文人的盛譽。他以逼真的手法描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使之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戲劇性感染力,從而成為古希臘文的範文之一。 [4] 
⑶《斯巴達政體論》
"Constitution of Sparta"(又名《拉西第夢的政制》"Constitution of Lacedaemon")
這是一部政治制度史著作。色諾芬假裝在書中把斯巴達的政治制度理想化,備加讚賞;實際上不着聲色地抨擊了斯巴達的制度,認為斯巴達的制度欠缺本質的節制,實際上沒有正確地處理慾望、虔敬等問題,並且否定了斯巴達的美德。該著作是按羞斂原則(rule of bashfulness)進行教誨的典範。
⑷《居魯士的教育》(Cyropadia)
色諾芬最出色、最博大精深的政治哲學著作。這看似是一部類似於“烏托邦”式的政治著作,也有人説它是一部“哲學小説”:看起來色諾芬通過敍述居魯士的性格、品德和生平事蹟,提出了他自己理想中的培養政治家的方式,同時也闡發了他自己的濟世方略。但實際上,色諾芬是巧妙地採取了隱微的筆法,通過對居魯士的反諷深刻地闡發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居魯士的教育》中的亞細亞可以被看作一個作者精心構造的政治社會。此出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何處理政治社會的各類人,如何實現王政,節制與正義的關聯,習俗在王政中的位置,政治社會中“神”的安置,友愛的實質以及友愛對政治社會的意義、王政與愛慾之關係等重要政治哲學主題。
⑸《回憶蘇格拉底》
《回憶蘇格拉底》(Memorabilia),這是色諾芬為其師蘇格拉底寫的一部回憶錄。他在書中對蘇格拉底的學問、道德和石破天驚的口才做了相當逼真的描述。雖然他對蘇格拉底的學説和思想的理解比較浮淺,遠不及柏拉圖的同類著作來得深刻,但是此書對研究古希臘哲學史和古希臘社會史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作為蘇格拉底的學生,色諾芬對老師懷有深厚的感情,除了柏拉圖,他同樣著有《會飲》。色諾芬不是個哲學家,因此有人認為他並不能真正記載蘇格拉底的思想;也有人認為,他因為不懂哲學,更能夠記載一個真實的蘇格拉底,這是相對於柏拉圖常常借蘇格拉底的言論而發表自己的看法而言。
⑹《阿格西勞斯傳》(Agesilaus)
這是色諾芬為了憑弔他的已故好友、斯巴達國王阿格西勞斯而寫的一部傳記。他感激阿格西勞斯的知遇之恩,對傳主讚賞備至。此書不僅為研究斯巴達社會史保存了不可多得的史料,而且與伊索格拉底的《艾瓦格拉斯》一起草創了西方史學編纂中的傳記體裁。
⑺《經濟論
《經濟論》(Oeconomicus or Economics),亦譯《家政論》和《論税收》。這兩部著作是現今流傳下來的古希臘最早的經濟專著,集中反映了色諾芬的經濟思想和對經濟活動的主張。
經濟論》是一部語錄體的著作。其中最早使用了“經濟”一詞,在古希臘“經濟”這個詞是指家政管理,色諾芬用”經濟“一詞來概括奴隸主對生產對經營和財產的管理,他認為,奴隸主的經濟任務,就在於管理好自己莊園的財產並使之不斷增加。按照當代的學科分類,色諾芬的經濟學就是管理學。全書共分為兩大部分。在第1部分中,色諾芬借蘇格拉底之口闡述了農業對國家經濟的重要性,認為農業是國民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希臘自由民的最重要的職業;然後又討論了人們應當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來管理好自己的家產。在第二部分中,色諾芬提出:主持家務是婦女的天職,家政訓練應該成為女子教育中的特別項目。總的看來,色諾芬擁護自然經濟,反對雅典所採取的發展商業和貨幣經濟的方針。他根據奴隸制自然經濟的要求,確定了奴隸主的經濟任務,主張把奴隸主的家庭經濟管理闢為一門專門學問。
色諾芬的經濟(管理)思想可以簡單歸納如下:
1.關於財富的觀點。一切對其所有者有用的東西,都是財富。同時,他已經認識到財富的主觀性,認識到作為財富的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換兩種功用,具有了主觀價值論的初步思想。
2.關於重農的見解。在色諾芬看來,農業是增加財產、鍛鍊身體、訓練士兵的重要手段,也是各行各業發展的基礎。他説,農業是其他技藝的母親和保姆,因為農業繁榮的時候,其他一切技藝也都興旺;但是在土地不得不荒廢下來的時候,無論是從事水上工作還是非水上工作的人的其他技藝也都將處於垂危的境地。從對農業的這種重要性出發,他認為國家對於農業必須給予最大的重視。
3.關於商品貨幣經濟的見解。色諾芬基本上就是一個奴隸主自然經濟的擁護者,因此,他對待商品貨幣經濟的態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貶低商品貨幣經濟的意義,把農業看得高於其它經濟部門;另一方面,他又承認發展商品貨幣經濟的必要性。他還高度評價了貨幣的作用,強調開採白銀的好處。
4.關於分工的觀點。一個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藝,因此勞動分工是必要的。他注意到分工對提高產品質量的作用。 [5] 
《論税收》是色諾芬晚年的作品。它主要討論瞭如何改進雅典的税收制度的問題,主張要在不增加税收的前提下維持雅典的財政平衡。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一些當時雅典的財政狀況。除此之外,還有《波斯帝國王位爭奪戰回憶錄》《經濟論雅典的收入》《色諾芬《斯巴達政制》譯箋》《色諾芬的《會飲》》。
色諾芬一生經歷豐富、著述眾多。但是長期以來,西方史學界和學術界對他在西方史學史上的地位和貢獻卻評價不高。英國史學家約翰·布瑞在他的《古希臘的歷史學家》一書中,曾這樣説過:“色諾芬在史學領域和哲學領域中,都是一個淺嘗,他略有文才,寫過多種多樣的著作。只有把那些著作加在一起,才使他在希臘文苑中佔有一席之地。實際上他的才智是平庸的,不能深入地觀察到事物的本質。如果他生活在當代,也許是個優秀的新聞記者……就史學方面而言,他的真正貢獻是寫了一些回憶錄。”
我們認為:儘管色諾芬在研究和理解歷史的深度上不及修昔底德希羅多德,但是在觀察和表現歷史的廣度上卻有他自己的特點:角度新、視野寬。與此同時,公元前5世紀末至4世紀初的希臘史事,主要是靠他的記載才流傳下來的。因此,色諾芬在西方史學史上的地位和貢獻是不容抹殺的,也有人把他和希羅多德、修昔底德並舉,稱他們為“古希臘3大史學家”。

色諾芬史學特點

① 擴充了歷史著作的記述範圍
色諾芬博識善文,他的著作涉及到政治、哲學、軍事、經濟等諸多領域,成為後人綜合研究古希臘社會的必讀文獻。
② 草創了以人敍史的新體裁
色諾芬在《希臘史》中就非常注意集中敍述歷史人物的活動。他的《阿格西拉於斯傳》和《居魯士的教育》等著作,更是初步形成了比較典型的傳記體體裁。後來,古希臘的史學家們開始逐步把傳記作為史學著作的一種形式,認識到敍述歷史人物事蹟的重要性,最後終於達到了普魯塔克《名人傳》那樣的高峯。
③ 重視經濟生活
色諾芬比當時的任何一個史學家都要重視人們的經濟生活以及經濟因素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的2部經濟專著中,最早使用了“經濟”這個詞彙,第一次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奴隸主經濟理論,詳細地記述了古希臘城邦的經濟事務,為後人研究和了解古希臘的社會歷史提供了方便。馬克思在《資本論》的第1卷中,為了説明古希臘的社會分工情況,就大量地引用過色諾芬的著作。
參考資料
  • 1.    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 2.    漢密爾頓.希臘精神.北京:華夏出版社,2014:175-194
  • 3.    色諾芬.長征記.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I-VI
  • 4.    何炳松.何炳松世界簡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03-01
  • 5.    張旭昆.經濟思想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