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色素色

鎖定
色素色( pigmentary colour)又稱化學色(chemical colour),是昆蟲着色的基本形式,這類體色是由於體一定部位有某些化合物的存在造成的,這些物質吸收某種長光波,而反射其他光波形成各種顏色。這類物質一般是新陳代謝產物,如黑色素和嘌呤色素,但黃色的類胡蘿蔔素來自食物,它常與藍色四吡咯色素結合,形成很多昆蟲的綠色。根據色素所在位置不同,色素色又可分為表皮色、真皮色、真皮下色和表皮上色4類。上的斑紋屬表皮色,其特點是昆蟲死後仍保持穩定。蜻蜓體色中的黃色斑來自真皮細胞層,因而蟲體死亡後,隨着皮細胞破壞而消失。有些昆蟲體壁透明,其體色由內部器官的顏色來決定稱真皮下色。有些昆蟲如蜻蜓當性成熟時表皮上出現柔軟的絨毛似的白色蠟質,稱表皮上色。
昆蟲色素種類很多,許多昆蟲典型的褐色或黑色都是由於黑色素造成的。黑色素的化學性質穩定,它的形成是昆蟲排除體內有毒代謝產物的一種途徑,對昆蟲具有保護作用。
中文名
色素色
外文名
pigmentary colour
別    名
化學色
生存環境
環境因素對色彩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温度濕度和光等。高温使色彩變得深暗,低温則變淡,因此在不同的季節中,同一種蝶類顏色深淺是不同的。濕度大使色彩深暗,而乾燥則使色彩變淡,例如生活在山上的蝶比山下的蝶顏色要深些。光的強度也能使色彩改變,如菜粉蝶蛹的體色隨化場所的色澤而改變,短光波能使之產生黑色素,而長光波可以消除黑色素。另外,昆蟲體壁的色彩還可受昆蟲體內咽側體所分泌激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