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色卡鄉

鎖定
色卡鄉,隸屬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地處道孚縣境東南部,東、北與八美鄉交界,南與康定市相連,西與木茹鄉接壤,北與龍燈鄉毗鄰。 [2]  區域面積426.7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3536人。 [1] 
昔屬乾寧縣。1951年,建鄉。1963年,析置色卡鄉。1966年,改為解放公社。1978年,劃歸道孚縣。1984年,改為色卡鄉。 [2]  截至2020年6月,色卡鄉下轄6個行政村。 [3] 
色卡鄉有農業草地面積45萬畝,畜牧業以飼養牛、馬、羊為主。 [2] 
中文名
色卡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
地理位置
道孚縣境東南部
面    積
426.71 km²
下轄地區
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茶埡村
電話區號
0836
郵政區碼
626400
車牌代碼
川V
人    口
3536人(2019年户籍人口)

色卡鄉歷史沿革

昔屬乾寧縣。
1951年,建鄉。
1960年,與龍燈鄉合併為團結鄉。
1963年,析置色卡鄉。
1966年,改為解放公社。
1978年,劃歸道孚縣。
1984年,改為色卡鄉。 [2] 

色卡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色卡鄉轄茶埡、農牧、扎瓦、亞日、格西、建巴6個村民委員會。 [2] 
截至2020年6月,色卡鄉下轄6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茶埡村。 [2]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513326218201
220
茶埡村
513326218202
220
龍布村
513326218203
220
亞日村
513326218204
220
扎日村
513326218205
210
建巴村
513326218206
220
格西村

色卡鄉地理環境

色卡鄉位置境域

色卡鄉地處道孚縣境東南部,東、北與八美鄉交界,南與康定市相連,西與木茹鄉接壤,北與龍燈鄉毗鄰。 [2]  區域面積426.71平方千米。 [1] 
色卡鄉

色卡鄉地形地貌

色卡鄉地處山原向山地過渡帶,地勢平坦開闊,平均海拔3380米。 [2] 

色卡鄉氣候

色卡鄉屬寒温帶氣候,具有幹温季明顯、雨熱同季、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無霜期短等特徵。 [2] 

色卡鄉水文

色卡鄉主要河流有慶大河、茶壩溝立丘河流經轄境。 [2] 

色卡鄉自然災害

色卡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山洪、泥石流、地震等。 [2] 

色卡鄉自然資源

色卡鄉境內已探明的礦藏為硅礦,屬中型礦牀。其他自然資源有蟲草、貝母、鹿茸、猴結、雪山一枝蒿、大黃、羌活、黨蔘等名貴中藥材;有松茸、木耳、羊肚菌、獐子菌、白菌、雞蛋菌、杉木菌等野生食用菌;有獐、鹿、熊、豹、羚、猴、岩羊、野豬、藏白馬雞等野生動物。 [2] 

色卡鄉人口

2011年末,色卡鄉轄區總人口3261人。總人口中,以藏族為主。 [2] 
截至2019年末,色卡鄉户籍人口3536人。 [1] 

色卡鄉經濟

  • 農業
色卡鄉有農業草地面積45萬畝,畜牧業以飼養牛、馬、羊為主。 [2] 

色卡鄉社會事業

色卡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色卡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3個;村圖書室3個,各類藏書0.5萬冊。 [2] 
2011年末,色卡鄉廣播電視覆蓋率100%。 [2] 

色卡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色卡鄉有鄉中心小學1所,在校生108人,專任教師7人。 [2] 

色卡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色卡鄉有衞生院1個,村衞生室6個;病牀3張,醫務人員8人。 [2] 

色卡鄉社會保障

2011年,色卡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798人;供養農村五保16人;農村醫療救助6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98人次。年末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100%。 [2] 

色卡鄉郵政電信

2011年末,色卡鄉移動電話用户普及率達100%。 [2] 

色卡鄉交通

2011年,色卡鄉境內有通縣公路1條、通村公路7條。 [2] 

色卡鄉歷史文化

色卡鄉地方特產

松茸,學名松口蘑,是青藏高原地產菌類中的山珍,產品主要出口,有鮮貨和鹽漬兩種。松茸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和維生素B1、B2等元素,不但味道鮮美,而且還具有益腸胃、理氣化痰、驅蟲及對糖尿病有獨特療效等功能,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4] 
冬蟲夏草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名貴滋補中藥材,別名蟲草、冬蟲草、夏草冬蟲,藏語稱牙札袞布。始載於清代《本草綱目拾遺》;藏醫藥古籍《月王藥珍》中也有記載。其藥用歷史悠久。本品僅產於四川、西藏、青海、雲南、甘肅等海拔3000米以上的局部高寒草甸地帶,自然資源十分稀少。自古以來,冬蟲夏草由於其特有的醫療與保健價值,一直與人蔘、鹿茸並稱為中藥三寶。 [5] 

色卡鄉風俗民情

敬獻哈達
敬獻哈達是藏族交往時的重要禮節。哈達有白、黃、紅等。一般到寺廟看跳神,朝見活佛都要獻哈達,哈達多為白色,以表示尊敬。獻時將雙手平捧哈達彎腰,畢恭畢敬獻於坐前,如遇活佛坐車,將銀元、紙幣裹在哈達中,拋至車上。迎接的土司、頭人,側立路邊,雙手持哈達彎腰低頭獻上。祝賀親友婚嫁、住房落成、説媒、調解糾紛、賠禮道歉、迎接獅子、龍燈等均送哈達。 [6] 
磕頭
磕頭到喇嘛寺拜菩薩,朝見活佛,男女脱帽,將頭髮盤辮於後,雙手合十作揖,跪地磕頭。有的圍喇嘛寺圍牆磕長頭,磕一圈需數小時,有的磕長頭至拉薩,需時一兩年。更多的人在家庭內早晚磕頭,堅持不懈,磨光地板、深陷似人型。 [6]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第519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黃明全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四川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8月:5599-5600.
  • 3.    2020年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15]
  • 4.    松茸的食用價值  .道孚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6-15]
  • 5.    話説冬蟲夏草  .道孚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6-15]
  • 6.    禮儀禮節  .道孚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