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卓绝

[jiān kǔ zhuó jué]
汉语成语
收藏
0有用+1
0
艰苦卓绝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元·脱脱宋史·邵雍传》。 [1]
“艰苦卓绝”的意思是指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该成语构词方式是偏正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状语。 [1]
中文名
艰苦卓绝
拼    音
jiān kǔ zhuó jué [1]
近义词
艰难竭蹶 [1]
出    处
《宋史·邵雍传》 [1]
注音字母
ㄐㄧㄢ ㄎㄨˇ ㄓㄨㄛˊ ㄐㄩㄝˊ [1]
用    法
在句中作谓语、定语、状语 [1]

成语出处

播报
编辑
元·脱脱《宋史·邵雍传》:“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席者数年。” [1]
后人据此引申出成语“艰苦卓绝”。 [1]

成语典故

播报
编辑
邵雍,宋代哲学家,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北宋象数先天之学。他幼时,家境贫寒、生活拮据。但他从小就刻苦读书,钻研知识。据《泪连拘整宋史》记载,邵雍年少时,认为自榆乃验颈迁己有雄伟的才能,意气风发,情绪激枣员海体艰昂,想树立功名。他对于书籍无所不读,刚开始读书时,他就坚持刻苦磨砺自己,冬天不生火炉,夏天不摇扇子,夜晚睡觉不上床长达数年。
后来,邵雍怀疑自己总是在屋子里学习会和外界中断联系,于是决定出去游历一番。他到很多地方去游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游历,邵雍终于明白,他所孜孜以求的就在探索的过程中。从此他结束了游历生涯,回到了洛阳,从此他不再外出,专心治学。期间官府屡授他官职,都坚持不赴。后来,邵雍结识了当时辉县县令李挺之。李挺之是北宋初的易学家,博学多识。他非常欣艰府匪赏邵雍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魄力,被邵雍治学严谨的态度所感动,就把生平所学的《河图》《洛书》《伏羲八卦》和《六十四卦》都一一传授给了邵雍。邵雍凭借聪明才智和艰苦卓绝的精神,在若干年的潜心钻研下,终得精髓宙验腊,成为一代大师旋榆凳。 [3]

成语寓意

播报
编辑
典故中邵雍家境贫寒、生活拮据,依然刻苦读书,钻研知识,最终成为一代大师。说明: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让人更容易接近成功。 [2]

成语用法

播报
编辑
  • 成文用法
“艰苦卓绝”多用来指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形容极端艰难困苦。 [1] [3]
该成语构词方式是偏正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1]
  • 成语示例
清·方苞《刁赠君墓表》:“习斋遭人伦之变,其艰苦卓绝之行,实众人所难能。” [1]
近代·章炳麟《诸子学略说》:“用儒家之道德,故艰苦卓厉者绝无,而冒没奔竞者皆是。” [1]
近代·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艰苦卓绝的斗争。” [5]
近代·高晓声《李顺大造屋》:“从此,李顺大一家,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5]
近代·沈从文《焕乎先生》:“疾恶如仇艰苦卓绝他勇于自保的一种好方法,前进既有了阻碍,则急流勇退不失其为明哲。” [5]

成语辨析

播报
编辑
艰苦卓绝一坚苦卓绝
“艰苦卓绝”和“坚苦卓绝”,结构相当,读音相同,后三个字相同,但意思不同。“艰苦卓绝”形容极其艰难困苦,多用在形容斗争、生活及其困苦;“坚苦卓绝”形容极其坚忍刻苦;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坚强,刻苦耐劳。需注意的是:这两个成语不能换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