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良直村

鎖定
良直村,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興賓區遷江鎮,全村以講壯話為,壯族居多,主要農作物為水稻,甘蔗,在其東面幾百米就是紅水河橋鞏水電站
中文名
良直村
外文名
LIANGZHICUN
景    點
馬伏波廟
主要農作物
水稻,甘蔗

良直村村情概況

良直村,截止2016年,全村約160户,甘蔗為主要來源,是一個歷史悠久、環境優美的自然村,坐落在來賓市興賓區遷江鎮紅水河北岸。村內有一個天然池塘,碧波盪漾、四時不涸。四面羣山環抱,形成五馬槽格局,巖洞中金光閃閃,氣象萬千。據傳説:早在兩千年前,漢朝伏波將軍馬援到廣西剿蠻,曾在巖洞中指揮千軍萬馬,於正月十六日打最後一場殲滅戰,清除匪患,造福一帶蒼生。從此正月十六為紀念伏波將軍的傳統節日,都會在馬大將軍戲台舉行春節娛樂活動,節目有舞蹈,唱歌,還有壯語戲曲,吸引各村的民眾來觀看。周圍有三狀村排陳村排陸村古旺村,塘拉村等,村中適齡兒童大部分在遷江鎮印山小學上學。

良直村歷史故事

良直村 良直村
生於漢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卒於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字文淵,東漢初年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縣東北)。新朝王莽末年,為新成大尹(漢中太守)。後一度依附割據隴西的隗囂,為綏德將軍,繼歸劉秀,參加了攻滅隗囂的戰爭。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任隴西太守,率軍擊破先零羌。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馬援五十六歲時,南方交趾徵側、徵貳起兵叛亂,馬援奉詔南征,馬援由此在廣西曆史書寫了濃彩重墨的篇章。 交趾,又名交阯,中國古代地名,位於今越南境內。“交趾”一名在南越時代已有之。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縣即位於今越南河內。後來武帝在全國設立十三刺史部時,將包括交趾在內的7個郡分為交趾刺史部,後世稱為交州。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蘇定出任交趾太守。麓冷縣(今越南水富省安朗縣夏雷鄉)雒將女兒徵側、徵貳姊妹不從法規,蘇定以漢法繩之。徵側怒,遂於十六年二月,舉兵攻蘇定。九真、日南、合浦(郡治合浦,今廣西合浦東北)等地的越人也起兵響應。各郡守紛紛內避,嶺南60餘城盡被佔領。徵側自立為王,派兵分駐險要,企圖稱雄嶺南。建武十七年十二月(公元41年),光武帝劉秀詔令長沙、合浦、交趾製造車船,修建道路橋樑,開通山谷險道,儲備糧草,操練水軍,集結隊伍。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夏四月,光武帝加封馬援為伏波將軍,命其督率扶樂侯劉隆、樓船將軍段志徵發長沙(郡治臨湘,今湖南長沙)、桂陽(郡治郴縣,今湖南郴州)、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蒼梧(郡治廣信,今廣西梧州)兵2萬人,大小船隻2000艘南下征討徵側、徵貳。各路至合浦,水陸兩路均緣海而進,中間隨山開道千餘里。建武十八年春(公元42年),抵交趾浪泊(今越南東京州封溪縣紅河與蘇厲江間)。首戰告捷,斬首數千級,收降萬餘人。乘勝將徵側殘部逼入禁溪(在麓冷縣境)洞穴之中,封鎖洞口將其圍殲。交趾悉平。
馬援將軍遂立銅柱以為南極,表功而還。“立銅柱為漢界,一在欽州之西三百里分茅嶺東界;一在憑祥州南界;一在林邑北為海界;一在林邑南為山界。銘之曰‘銅柱折,交趾滅。馬援將軍在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九月班師回朝,沿途修建郡縣,參照漢律修訂法律,治理城廓,鑿渠灌溉,推廣鐵器牛耕,促進了嶺南農業經濟的發展,得到當地百姓歡迎。馬援將軍勝利歸來後,朝廷為表彰他的戰績,封為新息侯。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馬援在進擊武陵“五溪蠻夷”時,在軍中病故。後追諡為忠成侯。

良直村直山

直山,為良直村的標誌,村名因此而來,高度約30米,距離才山幾百米,馬伏波廟就建功在山頂之上,馬大將軍戲台就在山下。
2018年2月航拍-直山
2018年10月國慶節
2019年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