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良方集腋

鎖定
《良方集腋》,方書,2卷。清代謝元慶(蕙庭)編集。刊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本書按人體部位及病證,分頭面、耳目、口鼻齒舌及暑痧、霍亂、瘧疾等32門,分類彙輯各科驗方420餘首。其方或摘自歷代醫書,或採自當時良醫,或錄自家藏秘方。所選之方頗為精審。
書名(異名)
《良方集腋》
作    者
謝元慶(蕙庭)
成書年代
歸屬類別
中醫典籍

良方集腋流傳版本

現存版本有道光二十二年留耕堂刻本、道光二十八年北京汪曜奎刊本、光緒五年(1879)浙江梧桐鄉刻本、光緒二十六年浙西鴛鴦湖刻本,1990年人民衞生出版社出版點校本。

良方集腋作者簡介

謝元慶(1798~1860)清代醫家,字蕙庭,吳中(今江蘇蘇州)人。以醫名世,尤喜攜藥深入委巷,救人貧病,故有人贈聯雲:“一生行腳衲,斯世走方醫。”又蒐集應驗良方,編《良方集腋》兩卷(1841年),續附一卷,以為窮鄉僻壤之用。咸豐二年(1852年)王秋樵重刻時,又增補方劑若干,易名為《良方集腋合璧》。

良方集腋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三十二門,載方四百三十五首。後人附續兩卷,載方二百餘首,共載方六百三十餘首。本書以病證為綱,按內、外、兒、婦、眼、耳鼻喉、口腔、痔漏,以及蛇蟲咬傷、湯火燙傷、溺死、食物及藥物中毒急救等門類,選錄治療方劑。製劑有湯、丸、散、膏、丹、飲、藥酒、錠等各種劑型。載內服、外用、燻、洗、熨、導、針灸等多種療法。其方劑多采自古醫籍,或歷代名醫和民間的單驗方,復經驗證,分門別類,以便檢視。

良方集腋影響評價

陳官俊序稱其書:“採自古書,傳自良醫,卷帙不繁,經驗有徵……辨證極於危難,集方期於賅備,較稚川《肘後》之方、忠宣《集解》之錄更為簡約易懂。使窮鄉僻壤,家置一編,遇有難症,檢方立愈。”
[1-4] 
參考資料
  • 1.    餘瀛鰲,李經緯.《中醫文獻辭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
  • 2.    李經緯.《中醫人物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
  • 3.    裘沛然.《中國醫籍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 4.    賈維誠,賈一江.《中國醫籍志》:中國醫院管理雜誌社,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