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艦艇生命力

鎖定
艦艇生命力是指艦艇在對敵作戰中,遭受各種攻擊和破壞的情況下,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航行和恢復戰鬥力的能力。
中文名
艦艇生命力
外文名
naval ship survivability
性    質
艦艇戰術技術性能要素之一
定    義
保持航行和恢復戰鬥力的能力
艦艇因戰鬥或事故遭受損傷後,能保持和恢復戰鬥與航行性能的能力。艦艇戰術技術性能指標之一。艦艇生命力的強弱取決於艦艇設計建造的合理性,艦艇損害管制措施的完善性,以及艦員實施損害管制的訓練素質。包括艦艇不沉性、防護性、抗損性等。①艦艇不沉性。艦艇在船體破損、部分艙室進水後仍能穩定漂浮於水面的能力,是艦艇生命力的基本物質條件。提高艦艇不沉性的主要措施是:設置足夠多的水密艙壁和甲板,採用雙層船底,以形成有效的水密分艙;配備適當的排水和平衡艦艇的裝置和系統。②艦艇防護性。艦艇防火,防爆和防核、化學、生物武器襲擊的能力。提高艦艇防護能力的主要措施是:選用不燃或耐火的造船材料;設置防火艙壁;裝備可靠、高效的消防設備和器材,安裝自動滅火和探測報警系統;艙內保持氣密或增壓;在易受損傷或要害艙室的部位裝設防彈裝甲結構;安裝濾毒通風裝置和水幕系統等。③艦艇抗損性。艦艇的各種裝置在遭受攻擊受損時保持和恢復功能的能力。提高艦艇抗損性的主要措施是:主動力裝置採用多機多軸、分機分艙佈置,輔助機械和設備多重配置並適當加大功率儲備,電力系統採用多電站發電、多電源供電的配置方式,武器裝備採用分散佈置、多電源供電、分級控制的配置方式,配備必需的防險救生、損害管制器材等。保持、恢復艦艇生命力的要求是:艦艇服役期間,須建立嚴密的損管組織,對艦員進行嚴格的損管訓練,使其熟悉和嚴格執行安全規定和損管措施,維護好一切裝備和設施,使艦艇經常處於生命力最佳狀態;一旦發生破損時,組織艦員奮力搶救、消除損害或限制損害蔓延,盡最大可能恢復艦艇生命力。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武器命中率和破壞力迅速提高的新條件下,許多國家海軍在艦艇研製中引進艦艇“生存能力”新概念,其含義既包括艦艇生命力,又包括實施電子對抗、採用隱身技術等被動防禦措施和防空、防潛、防導彈襲擊的能力等主動防禦措施,以使艦艇減少被敵發現和命中的概率。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