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艦艇上層建築

鎖定
艦艇上層建築是指在船舶上甲板以上,由一舷伸至另一舷或其側壁板離舷側板向內不大於船寬4%的圍蔽建築物。如果不嚴格區分,可將上甲板以上的各種圍蔽建築物統稱為上層建築。 [1] 
中文名
艦艇上層建築
屬    性
船體的重要構件
位    置
上甲板以上
水面艦艇主船體最上一層縱通甲板(上甲板)以上的圍蔽結構和附屬結構的統稱。通常包括船樓、甲板室、煙囱和機艙棚等。船樓是伸到兩舷的圍蔽結構,位於首部的稱艏樓,位於中部的稱橋樓,位於尾部的稱艉樓。甲板室是不伸到兩舷的圍蔽結構。上層建築的圍蔽空間,佈置有艙室、戰位和各種裝置等。大中型艦艇的上層建築通常設有前艦橋和後艦橋,前艦橋(包括指揮部位、駕駛室)佈置在橋樓頂部的前端,後艦橋(預備指揮部位)佈置在後甲板室的頂部。小型艦艇上的橋樓即為艦橋。橋樓中、下各層佈置有電信室、雷達室、會議室、軍官住艙、配餐室、餐廳、盥洗室等,橋樓的艙面平台設置有武器裝備、雷達天線、無線電通信天線等。上層建築的形式、長度和層數,取決於艦艇的類型、主尺度和使命,並與總體艙室佈置、武器佈置、生活居住條件和航海性能等密切相關。為便於觀察和指揮,減小射擊死角,橋樓通常為上小下大的塔形或階梯形結構,小型艦艇1~3層,中型艦艇3~5層,大型艦艇5~10層。航空母艦的上層建築,位於艦中飛行甲板右舷一側,設有操縱艙室和指揮艦載機飛行、戰鬥的艙室等。登陸艦艇的橋樓,有的位於船中右舷一側,有的位於船中偏後,一般有2~4層。上層建築尾部的甲板室與平台,通常佈置直升機庫及起降平台。現代水面艦艇的上層建築,趨向於減少層次、降低高度、改善結構形式,外廓呈流線形,增強結構的密閉性;採用新結構、新材料或新塗料,以吸收雷達電磁波或減弱反射波,提高隱蔽性。潛艇的上層建築在耐壓艇體上方,是同非耐壓艇體連成一體的非耐壓非水密結構,其橫截面一般呈梯形,內部空間佈置有管路、壓縮空氣瓶、傳動裝置和升降舵(水平舵)等。縱向設置的上層建築頂蓋板,是供艙面操作用的潛艇甲板。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2] 
參考資料
  • 1.    王忠.船舶結構與設備: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7年:1-1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