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航空電子技術

(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主辦的期刊)

鎖定
《航空電子技術》創刊於1970年,季刊,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管、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主辦的期刊 [1] 
據2020年5月期刊官網顯示,,《航空電子技術》編委會擁有委員24人、責任編輯2人,設主編1人、副主編2人、編委會主任1人、編委會副主任2人 [2] 
據2020年5月2日中國知網顯示,《航空電子技術》總被下載200163次、總被引6213次、出版文獻共1966篇,(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77、(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57 [3]  。據2020年5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航空電子技術》載文量為946篇、基金論文量為61篇、被引量為4528次、下載量為33646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0.3 [4] 
中文名
航空電子技術
外文名
Avionics Technology
語    種
中文
類    別
航空航天科學與工程
主管單位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
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
編輯單位
《航空電子技術》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70年
出版週期
季刊
國內刊號
31-1381/TN
國際刊號
1006-141X
現任主編
王金巖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紫月路432號
屬    性
中文核心期刊

航空電子技術辦刊歷史

1970年,《電子技術選譯》創刊,不定期發行 [5] 
1981年,該刊刊名由《電子技術選譯》更名為《航空電子技術》。
1982年,該刊刊期以季刊穩定發行 [6] 
2001年起,該刊頁面尺寸改為29cm [7]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8] 

航空電子技術辦刊條件

航空電子技術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航空電子技術》主要設有網絡·信息交聯與傳輸、計算機·軟件及算法、結構·工藝與測試、信息戰與雷達、通信·導航與識別、座艙與控制顯示、電磁兼容性、建模與仿真等欄目 [4] 
  • 報道內容
《航空電子技術》主要報道有關航空電子領域的新技術、新研究與發展趨勢方面文章,軍用和民用產品並重,理論探討和應用技術並重等內容 [4] 

航空電子技術人員編制

據2020年5月期刊官網顯示,《航空電子技術》編委會擁有委員24人、責任編輯2人 [2] 
《航空電子技術》編委會成員名單
職務
名單
委員
丁勇飛
王軍
王立松
孫旭東
李吉湘
肖剛
杜承烈
吳德偉
張豔寧
張學軍
屈也頻
陳兵
胡飛
趙春玲
郭俊賢
姚建國
黃永葵
黃誠
敬忠良
謝嵐風
熊華鋼
熊智勇
霍曼
戴斌
----
----
----
責任編輯
王柳
章珏

航空電子技術辦刊成果

航空電子技術出版發行

據2020年5月2日中國知網顯示,《航空電子技術》出版文獻共1966篇 [3] 
據2020年5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航空電子技術》載文量為946篇、基金論文量為61篇 [4] 

航空電子技術影響因子

據2020年5月2日中國知網顯示,《航空電子技術》總被下載200163次、總被引6213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77、(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57 [3] 
據2020年5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航空電子技術》被引量為4528次、下載量為33646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航空電子技術》影響因子為0.3(航空、航天科學技術刊均影響因子為0.43),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4939名 [4] 

航空電子技術收錄情況

該刊被以下機構或數據庫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 (遴選)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
維普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中國期刊網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 [1]  [3-4]  [9] 

航空電子技術榮譽表彰

該刊曾被評為Caj-cd規範獲獎期刊 [3] 
1987年,獲得航空工業部優秀科技刊物三等獎。
1996年,獲得第三屆航空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2002年,獲得中航集團“九五”優秀科技情報出版物二等獎 [1] 

航空電子技術文化傳統

航空電子技術精神理念

  • 辦刊宗旨
始終堅持為科研生產服務,為科技工作者服務和為各級管理層決策諮詢服務的宗旨 [9] 
  • 辦刊理念
力求融可讀性、學術性、應用性於一體,積極向讀者介紹航空電子技術新概念、新原理、新技術、新產品和新的設計思想,以及世界各國先進航空電子技術發展動態 [9] 

航空電子技術封面演變

《航空電子技術》期刊封面文化演變過程如下: [6] 
封面演變

航空電子技術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主編
王金巖
副主編
吳建民、張起睿
編委會主任
孫聰(院士)
編委會副主任
魏金鐘、王金巖
注:表中數據為2020年5月期刊官網顯示內容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