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航天飛行動力學

(航天科學的基礎學科)

鎖定
航天飛行動力學技術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10年12月,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西北工業大學聯合設立。實驗室(西工大分部)主任由袁建平教授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由沈榮駿院士擔任。實驗室科研及辦公用房4000多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2700多萬元。
中文名
航天飛行動力學
外文名
Space flight dynamics
簡    述
學科
地    位
航天事業的重要基礎支撐
類    型
航天科學
掛牌時間
2011年3月29日

航天飛行動力學基本介紹

航天飛行動力學是航天科學的基礎學科,是航天事業的重要基礎支撐。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在2011年3月29日舉行航天飛行動力學技術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計劃該實驗室致力於中國航天飛行力學理論及技術創新研究和科研成果應用,為中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當前和未來重大航天工程實施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當今,該實驗室擁有50餘名研究人員、3000餘平方米科研場地和價值4000餘萬元配套設施設備,預定3大主攻研究方向並與國內外著名研究機構開展了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建立了實質性合作關係。
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主任陳宏敏介紹,航天飛行動力學技術重點實驗室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為主要依託單位,聯合西北工業大學共同建設。實驗室將瞄準國際航天飛行動力學研究前沿,充分利用兩家單位的人才、設備、技術、數據、成果等資源優勢,以解決航天飛行動力學技術中的基礎性、戰略性、關鍵性技術難題為目標,開展軌道計算與分析、深空探測器軌道測定及任務規劃與控制等方向的探索和研究,建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航天飛行力學技術研究平台,提升中國航天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中國航天飛行動力學技術的進步。
航天飛行動力學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唐歌實介紹,隨着中國重大航天工程的發展,對航天飛行動力學理論和技術需求愈加強烈。設立航天飛行動力學技術重點實驗室,是促進科技創新的內在需要,更是推動航天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該實驗室的設立將有力推動中國航天飛行動力學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創新和科研成果應用,並作為凝聚、打造尖端科研人才和開展航天科技自主創新研究的重要平台,為中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當前和未來重大航天工程實施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航天飛行動力學所獲榮譽

2006年以來獲獎列表格式:
1. 袁建平教授等主持完成的“XXX平台關鍵技術及其驗證系統”項目獲2012年度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2. 閆傑教授等參與完成的“XXX導彈研製”項目獲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3. 唐碩教授等主持完成的“XXX虛擬演示驗證與評估系統”項目獲2012年度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4. 袁建平教授等主持完成的“新型空間平台總體及試驗技術”項目獲2013年度國防技術發明二等獎
5. 嶽曉奎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飛行器動力學及相對導航控制理論”項目獲2013年度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實驗室工作會議 實驗室工作會議
實驗室環境 實驗室環境
混合浮力微重力模擬實驗系統 混合浮力微重力模擬實驗系統
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局領導考察實驗室 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局領導考察實驗室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