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舟戰

鎖定
《舟戰》是中國古代兵書《百戰奇略》裏記載的一種,旨在闡述水上作戰如何正確利用自然地理條件的問題。它認為,凡與敵人在江湖水上作戰,必須依靠艦船裝備,且應選擇上風上流處。因為,位於上風,可以利用風勢縱火焚燬敵人;佔據上流,可用戰艦乘流而下衝擊敵人。
中文名
舟戰
拼    音
zhōu zhàn
簡    介
用船在水上作戰
出    自
中國古代兵書《百戰奇略》

舟戰名詞解釋

zhōu zhàn ㄓㄡ ㄓㄢˋ
舟戰(舟戰)
用船在水上作戰。 [1]  《墨子·魯問》:“ 楚 人與 越 人舟戰於 江 。”《國語·吳語》:“明日將舟戰於 江 。” 明 高啓 《練瀆》詩:“ 吳 越 水為國,行師利舟戰。”

舟戰相關作品

舟戰作品簡介

歷史的經驗表明,戰爭總是在一定空間進行的,因而地理條件對作戰雙方都有重要制約作用。在武器裝備不發達的古代,特別是冷兵器時代,藉助風力、水勢對敵人作戰,這是古代戰爭指導者經常採用的戰法之一。春秋時期的吳楚長岸(位於今安徽當塗西南三十里的東、西夾江處)之戰,便是藉助水勢作戰的一例。

舟戰作品譯文

大凡與敵人交戰於江河湖泊之上,一定要備有艦船,並且必須佔據上風頭和上游處。因為,居於上風頭,可以藉助順風之勢,用火燒燬敵船;居於上游處,可以乘着水流之勢,用戰船衝擊敵船。這樣,就能戰無不勝。誠如兵法所説:“要與敵人水上交戰,就不要逆流迎敵。”
春秋時期,吳國公子光率軍攻打楚國,(雙方相持於夾江處的長岸)。楚國令尹陽匄占卜戰爭勝敗,結果顯現不吉利之兆。但司馬子魚卻説:“我們地處上游,為什麼説不吉利?”於是,揮軍乘流衝擊吳軍,結果大敗吳軍,(並繳獲一艘名為“餘皇”的大船)。

舟戰作品原文

凡與敵戰於江湖之間,必有舟楫①,須居上風、上流。上風者,順風,用火以焚之;上流者,隨勢,使戰艦以衝之,則戰無不勝。法曰:“欲戰者,無迎水流。”②
春秋,吳子③伐楚。楚令尹④卜戰,不吉。司馬子魚⑤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遂戰,吳師敗績。⑥

舟戰作品註釋

①舟楫:船隻。楫(jí),划船的槳。
②欲戰者,無迎水流:語出《孫子兵法·行軍篇》,但這裏是摘要引錄。
吳子:即春秋時吳國公子光,亦即後來指使專諸刺殺吳王僚而自立為君的吳王闔閭。
④令尹:職官名。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所設,為楚國的最高行政長官。這裏具體指陽匄,即楚穆王曾孫子瑕。
⑤司馬子魚:司馬,官名,西周始置,主管軍政和軍賦。春秋、戰國時仍沿用未變。子魚,即楚公子魴。
⑥本篇史例出自《左傳·昭公十七年》,又見《史記·吳太伯世家第一》。
參考資料
  • 1.    舟戰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