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舟師

(明朝俞大猷創作七言律詩)

鎖定
《舟師》是明代詩人俞大猷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詩的前兩句寫海上戰鬥開始,軍隊嚴陣以待,中間四句具體描繪了驚心動魄的作戰場面,最後兩句寫戰鬥結束後勝利凱旋的情景。全詩運用想象、誇張等藝術手法,表現了作者雪恥報仇、保國安民的政治理想,抒發勝利的歡樂。 [1-2] 
作品名稱
舟師
出    處
《正氣堂續集》卷二
作    者
俞大猷
創作年代
明代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舟師作品原文

舟師
倚劍東冥勢獨雄,扶桑今在指揮中
島頭雲霧須臾盡,天外旌旗上下翀
隊火光搖河漢影,歌聲氣壓虯龍宮
夕陽景裏歸篷近,背水陣奇戰士功 [3] 

舟師註釋譯文

舟師詞句註釋

①舟師:水軍。
②“倚劍”:倚天之劍的省稱,古人想象中靠在天邊的長劍,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這裏代指俞家水軍。
③“扶桑”:語出《南史·東夷傳》:“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古相沿以為日本的代稱,這裏代指倭寇。
④冥:通“溟”。東冥:東海。
⑤翀(chōng):通“衝”,直上飛。這句是説船在海中,船上旗幟上下翻飛。
⑥隊火:艦隊所發射的炮火。河漢:即銀河。
⑦虯(qiú)龍:傳説中一種有角的龍。虯龍宮:指倭寇的巢穴。
⑧景:即“影”。歸篷:歸帆。
⑨陳:通“陣”,作戰列陣。背水陳:謂背水列陣,陷之死地以戰勝敵人。這是韓信破趙用兵之法。見《史記·淮陰侯列傳》。奇:傑出。 [4] 

舟師白話譯文

俞家水軍駐守在東海之上,如倚天之劍,氣勢特別雄偉,劍氣所指,扶桑受制,勝券在握。
雲消霧散,正是作戰的好時機,戰船上的旗子上下舞動,水師已作好戰鬥準備。
船隊打炮時的火光震天動地,搖亂了海面倒映的銀河,勝利的凱歌和正義之氣壓向了倭寇的巢穴。
在夕陽的餘暉裏,戰船徐徐歸來,身為將領的詩人,為軍陣奇妙,戰士勇武而深感欣慰。 [5-6] 

舟師創作背景

明嘉靖朝後期,倭寇(日本海盜)頻頻侵襲中國東南沿海,俞大猷與戚繼光率兵進擊,屢建戰功。俞大猷所率軍隊被稱為“俞家軍”。此詩寫水軍練兵演習情景,是作者為勝利的抗倭水師而作。 [7] 

舟師作品鑑賞

舟師文學賞析

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對明朝水軍與倭寇的一次激戰的描述,讚揚了明朝水軍的軍威、士氣和高昂的戰鬥力,歌頌了水軍戰士的英勇氣概和輝煌戰績,洋溢着作者保衞海疆、掃清來犯倭寇的戰鬥豪情。
首聯寫水軍雄偉氣勢,説明明水軍穩操勝券:“倚劍東冥勢獨雄,扶桑今在指揮中。”“倚劍”句實寫,俞家水軍駐守在東海之上,如倚天之劍,氣勢特別雄偉,這是前因。“扶桑”句虛寫,劍氣所指,扶桑受制,勝券在握,這是結果,其充滿必勝的信心和自豪感。
頷聯轉向自然景觀的描寫,烘托戰前氣氛:“島頭雲霧須臾盡,天外旌旗上下翀。”雲消霧散,正是作戰的好時機;戰船陳列,旌旗翻飛,水師已作好戰鬥準備。“島頭雲霧”,暗點時間是早上。這兩句對應:穩,極見功力。進一步渲染了水軍的聲威和抗敵決勝的信心。
頸聯緊承上聯寫水軍與倭寇作戰的情景:一串串炮火飛上天空,在銀河裏搖動着倒影;喊聲陣陣,氣勢鎮住羣寇。短短四句,把規模宏大的海戰過程描寫得淋漓盡致。
尾聯寫傍晚水軍戰士凱旋,肯定他們英勇作戰建立了不朽功勳。“背水陣”即背水列陣,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將兵攻趙,出井陘口,令萬人背水列陣,大敗趙軍。諸將問背水之故,韓信説:“兵法不日‘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此喻抗倭水軍戰陣的精妙奇特。詩中“夕陽景裏”上應“島頭雲霧”,暗點這場戰鬥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前呼後應,構思巧妙。詩人作為主帥,調兵遣將,列陣殲敵,大獲全勝,應得頭功,但他卻將功勞歸於戰士,表現出一種大將風度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全詩意境雄闊,氣勢磅礴,展現了水師將士們為國鬥爭的英雄氣概,熾熱的愛國情感充盈其間,十分感人。 [6]  [8] 

舟師名家點評

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傅德岷:《舟師》是一首歌頌水軍將士在海上與倭寇作戰的聲勢和輝煌戰功的詩篇,表達了作者抗擊倭寇的堅強鬥志和必勝信心。 [6] 

舟師作者簡介

俞大猷(yóu) (1504一1580),明抗倭名將。字志輔,別號虛江,福建晉江(今泉州)人。起自百户,歷參將、總兵,以功進右都督。倭寇侵擾東南時,他轉戰江、浙、閩、粵,多立戰功,與戚繼光齊名。著有《正氣堂集》《劍經》。 [8] 
參考資料
  • 1.    趙國才.中華愛國名篇(詩詞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170
  • 2.    楊四平.大學語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4:55
  • 3.    盧冀寧、汪維懋.邊塞詩詞賞析:軍事誼文出版社,2013:227
  • 4.    季鎮淮、馮鍾芸、陳貽焮、倪其心.歷代詩歌選 下冊: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257
  • 5.    張景榮.古代軍旅詩詞賞析:白山出版社,1992:273
  • 6.    傅德岷.中國華詩詞鑑賞辭典:湖北辭書出版社,2005:191-192
  • 7.    張雪杉.愛國主義詩詞: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70
  • 8.    盧冀寧,汪維懋.邊塞詩詞賞析:軍事誼文出版社,2013: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