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舞蹈震顫控制區

鎖定
舞蹈震顫控制區,頭針刺激區。位於頭部,由眉間至枕外粗隆高點的前後正中線的中點,向後移1釐米處定為上點,再由眉中點上緣至枕外粗隆高點的頭側水平連線與鬢角前緣相交之處定為下點,作與上、下兩點連線(運動區)向前移1.5釐米的平行線即為本區,相當於大腦皮層中央前回在頭皮上的投影。布有耳顳神經和眶上神經的分支。主治舞蹈症,震顫麻痹綜合徵等。針尖沿穴區從上而下斜行刺於皮下帽狀腱膜層下方。
中文名
舞蹈震顫控制區
隸    屬
頭針
主    治
舞蹈症,震顫麻痹綜合徵等

舞蹈震顫控制區定位

位於頭部,由眉間至枕外粗隆高點的前後正中線的中點,向後移1釐米處定為上點,再由眉中點上緣至枕外粗隆高點的頭側水平連線與鬢角前緣相交之處定為下點,作與上、下兩點連線(運動區)向前移1.5釐米的平行線即為本區,相當於大腦皮層中央前回在頭皮上的投影。

舞蹈震顫控制區解剖

有顳肌和帽狀腱膜;有顳淺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布有耳顳神經和眶上神經的分支。

舞蹈震顫控制區主治

舞蹈症,震顫麻痹綜合徵等。

舞蹈震顫控制區操作

針法:一側病變針對側穴,兩側病變同時針兩側,針尖沿穴區從上而下斜行刺於皮下帽狀腱膜層下方後,每分鐘捻轉達到240-260次,針感痛脹有時對側或雙側肢體出現發熱感,持續捻針2-3分鐘,留針5-10分鐘;在捻針1-2分鐘,留針5-10分鐘;第3次捻針1-2分鐘後起針。

舞蹈震顫控制區配伍

配運動區、感覺區、足運感區、暈聽區、胸腔區治癲癇;配視區、胸腔區治帕金森綜合徵等。

舞蹈震顫控制區相關論述

《頭針療法》:“舞蹈震顫控制區 部位:在運動區前距該區1.5釐米的平行線即是。作用:主要治療小兒舞蹈病和帕金森氏綜合症。一側病變針對側,兩側病變針雙側。”
[1-5] 
參考資料
  • 1.    郝金凱.《針灸經外奇穴圖譜 續集》:陝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
  • 2.    李僖如.《針灸新知識辭典》:人民衞生出版社,1994年
  • 3.    劉炎.《中華藝術針灸集》: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年
  • 4.    臧俊岐.《中醫療法全書 下 典藏精品版》: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
  • 5.    高忻洙.《中國針灸學辭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