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舒光富

鎖定
明哀宗朱光富 (1814-1855),原名舒光富,乳名舒大,民間稱他舒裁縫,清朝貴州遵義人。幼讀私塾,成年隨父業鹽商。
本    名
明哀宗
別    名
舒光富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1814年
逝世日期
1855年

舒光富概要

姓名 朱光富
廟號 哀宗
諡號 感天覆道剛啓毅功哲文堅武比仁運孝愍皇帝(朱明月諡)
陵墓 無
政權 大明
在世 1814年-1855年
在位 1854年-1855年
年號 江漢:1854年-1855年(貴州博物館有文物提款“大明江漢八年”,為劉儀順用楊龍喜年號,最遲到1864年江漢十一年。) [1] 

舒光富人物生平

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二月參加獨山楊元保農民起義,拉開了貴州咸豐同治年間農民大起義的序幕。起義失敗後回家。是年八月,與桐梓九壩場楊龍喜率千餘人起義,攻佔桐梓縣城,以“奉天承命,復明滅清,弔民伐罪,恢復洪基”為政治綱領,以齋教為名號召會眾,聚集平民,建立了以賽波府(九壩場)為中心,包括興州(桐梓)、新開(仁懷)、遵義城周圍的根據地,楊龍喜詐稱舒光富為明帝后裔,本姓朱,尊為大明皇帝,楊龍喜為都督大元帥,改咸豐四年為江漢元年。
後以開倉賑貧,得到了廣大農民擁護,隊伍發展很快,壯大到兩萬多人。後率軍南下,攻婁山,戰板橋,佔仁懷,並準備攻打遵義,並出擊黔西、綏陽、正安等。因朝廷派雲南總督羅繞典率雲南、四川和貴州等地官兵圍剿。起義軍失利,南退歸化(紫雲)、羅斛(羅甸)、都勻、獨山、麻哈(麻江)、平越(福泉)、甕安、餘慶、石阡等地。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4月,楊龍喜舉家殉難於石阡的葛彰河邊。舒繼續率隊奔松桃,過思南,回桐梓,後在遵義土窯失敗被俘,壯烈就義。此次起義,對川楚震動極大,為貴州各族人民鹹同大起義起到了奠基作用。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明統宗朱明月稱帝后,為舒光富上尊諡曰:哀宗感天覆道剛啓毅功哲文堅武比仁運孝愍皇帝

舒光富楊龍喜與舒光富

楊龍喜,字鳳,桐梓縣溱溪裏九壩場人,幼習槍棒,曾充任縣衙總役,因縣令張克綸百務廢弛,唯務踩戥,勒索平民,中飽私囊,且索楊賄未遂,將懲楊,楊憤避返鄉,陰蓄異志。
舒光富,又名舒犬,俗稱舒裁縫,遵義縣大溪裏芝麻坪水井村人,因不滿官府橫徵暴斂,以賣卜、裁縫為業遊走四方,以避官府拘捕。
咸豐四年春,舒光富參加獨山楊元保起義,失敗,其子明新被殺,隻身逃脱,遂以賣布為名來九壩,藉機策動楊龍喜起事。舒鼓動楊稱:“滇黔地方,結股十七,此處一起,彼即響應。”楊龍喜即與舒計議,宣稱“奉粵西羣英以檄文相邀”,響應太平天國起義號召,聚眾千餘,於咸豐四年(1854年)八月初四,在九壩場發動起義,反抗清廷。旋即攻佔桐梓縣城,辱逐縣令陳泰階,建立江漢政權,更改年號。詐稱舒光富為明帝后裔,尊之為王,楊自稱都督大元帥,統領一切。以“奉天承命,復明滅清,弔民伐罪,恢復洪基”為政治綱領。以齋教為名號召會眾,聚集平民。義軍頭裹黃巾,自稱黃號。楊龍喜刻木為印,改九壩為賽波府,改桐梓縣為興州,以江漢皇帝名義及都督大元帥銜名發表御札、眷黃、文告,派官委令,痛斥清朝統治者“嚴派軍需,逼捐加賦,……百姓人人切齒,黎庶個個寒心”的罪行。決心“除暴虐,安良善”,“豁免三年糧税,永革加增踩戥”,號召“士農工商,各居正業”。繼楊元保起義餘波,掀起了咸豐、同治年間貴州全省各族人民反清大起義序幕,並迅即形成高潮且經久不衰。
楊龍喜起義後,登高一呼,應者雲集。旬日之內,集眾萬餘,最盛時義軍兩萬多人。義軍據桐梓,佔仁懷,攻綏陽,襲綦江,圍遵義,逼貴陽,一路搴旗斬將,殺官奪城,佔領黔北。勢及川南,席捲黔省大半。清帝連下急詔,調集川滇黔數省重兵“合剿”。仍不能扼制起義軍的凌厲攻勢。對其後的貴州反清大起義產生了深刻、積極、廣泛的影響。
直至當年底。清帝震怒,嚴令“合剿”,並懲辦一大批“剿撫不力”的軍政官員,官軍“遷延畏葸,以致賊匪橫行,……縱賊失機,實堪痛恨”的狀況才有所扭轉。三省重兵壓境,楊、舒率義軍避實就虛,轉戰於黔省各地。終因寡不敵眾,又無穩固的根據地可供倚托,漸趨頹勢。咸豐五年(1855年)一月,楊、舒義軍在川黔兩省提督萬福率三省大軍圍追堵截之下,輾轉於大定、畢節、永寧、都勻、麻哈、石阡之間。三月初七日,在石阡府葛彰司,被重兵圍困,楊龍喜因腿傷潰爛,不忍再累及隨行義軍弟兄,持刀逼其遠遁後,獨身對敵,壯烈犧牲於陣前。其餘部奉舒光富為首領,出石阡,奔松桃,擬入川復起受阻,遂返兵桐梓,劫殺倚附官府殘害義軍的土豪劣紳後,被官兵追到遵義縣境。四月十八日,舒光富被俘遇害,義軍主力至是不存。僅在數月之後,散在各地的義軍餘部數十股先後復起,聚義反抗官府。如鄒神保、穆二同、穆玉朋,陳八十、侯廷魁、楊二喜、楊二同、楊鳳驕、梁大同、梁三同、曾幺四、梁發財、餘麻三、張缽缽、陳蠻蠻、趙帽頂、朱二同、白大滿、白小滿、曾喜、梁德泮等等蜂起於黔北各地。同期及其後,黔省數十支漢苗各族農民起義軍亦先後起事反清,以致官軍焦頭爛額,疲於奔命,持續戰事20年,方才將貴州一省各族反清大起義平息。但已令清朝統治大廈在貴州的根基動搖,幾至不可收拾。 [2] 

舒光富起義經過

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桐梓縣九壩人楊龍喜(又名楊鳳)、遵義縣芝藤坪人舒犬(業裁縫,江湖小藝)、仁懷廳人吳三省(平日卜卦算命為生)等,於咸豐四年正月,吳三省在柯梓九壩地方遇見楊龍喜,楊邀到他家中商議説:“有湖廣人舒明達,自幼生有奇相,夜間睡牛棚,紅光四射,定是真主”。當即叫吳替舒明達推算八字,吳算後説:舒明達八字極貴,必有九五之份等。楊龍喜又把自己的年庚叫吳推算,吳説他的八字是獨虎佔天門,自己定是大元帥的命,若肯保主起事,將來定有丞相位份。又為卦卜吉兇,吳説起事大吉利,楊龍喜便留吳在家,與舒犬等一起策謀聚眾起義,他們率起義軍於當年閏八月初六日攻佔了桐梓縣城,挾持了新任不久的知縣陳泰階,到婁山關放走。楊龍喜起義軍佔領桐梓縣城後,立國號名“江漢”,擁舒犬的第四子為主公,楊龍喜為開國大元帥,刻木為印,廣方四寸。將桐梓縣改名為“興州”,九壩改名為“賽波府,以曾聯魁為知州事。起義軍自稱為黃兵,實際上是白蓮教分支齋教的教軍。旗幟上大書嗣明和江漢元年字樣。張貼布告免徵糧税三年,永遠取締踩戥銀,發佈了《江漢皇帝詔》原文如下:
奉天承命,明裔江漢皇帝詔曰:朕自大明,失基以來,伏居九世,今承天命,自黍薄德,不負天命,焉敢妄動,不順人心,實為君之難矣。今觀爾清,不思仁君大度,久想用夏變夷,賣官鬻爵,加賦徵商,剝削民財,害民日甚,生靈以坐幽暗之中,無不號泣於昊天也。近日粵西以檄文相請,朕實不以為念,意欲與民並耕,恐恩未加乎黎庶;心與百姓同樂,慮德未及於寰區。斯時也,清滿尤不痛改,復又嚴派軍需,逼捐加賦,實為上之不仁,故為下之不忠,百姓人人切齒,黎庶個個寒心,朕安忍坐視而不救民於水火之中。以朕親統蒸民,大興仁德之師,問爾清滿之罪。朕師到處,無犯秋毫,士農工商,各居正業,必須安諸如常,切勿聞風驚觸,自招流離之苦。然而朕非徒復先王舊業,實為蒼生除暴,四鄉土豪,毋許乘勢搶奪鄉民,姦淫悖道,一經訪聞,並其誅戳,決不姑貸,冀體朕好生之仁,自保爾家人赤子,不負朕心,為良為庶。佈告天下,鹹使聞知。新立江漢元年八月十五日示。
楊龍喜統帥的黃兵,以“唐、狼、寶、字、訓”五字為號。楊龍喜是唐字,陳小霸王是狼字,寶公是寶字,王三鮓巴是字字,楊金是訓字,共計六萬多人。楊龍喜封吳三省為護國軍師,大小頭目都聽他的調遣。吳三省又遣楊金率領人馬去破仁懷縣,吳三省與楊龍喜率主力軍直逼遵義城下,力圖攻取府衙。楊龍喜指揮起義軍輪流攻打遵義府城,圍攻兩月未能得手。清援軍趕到,把雷台山營盤燒燬,楊龍喜才率部轉移。
楊金是楊李村楊李灣(現屬仁懷縣銀水鄉)人,楊金所率訓字黃兵,先佔領了温水汛(温水汛當時屬仁懷縣),先遣部隊由鄒神保、傅元勳等率領,駐紮仁懷窯壩,仁懷知縣容保泰帶練勇三百名,把總王明安帶清兵五十名,武生朱映奎,曾佔魁等出城堵擊,行至唐村與黃兵遭遇,練勇與清兵被四面包圍,傷亡大半,容保泰、王明安被俘處決,曾佔魁等亦陣亡。黃兵乘勝佔領縣城,將仁懷縣改名為“新開縣”,由楊金任縣知事,楊總共佔領縣城一百二十五天,嗣後川軍會同仁懷團首雷昭然奪去縣城,楊金突圍血戰,於麻柳場壯烈犧牲。
楊龍喜主力軍圍攻遵義府城,師老無功,而清廷各路援軍劇增,楊龍喜率部轉移:經安底場、三重堰,直到黔西州和大定府屬白馬山安家硐。咸豐五年(公元一八五五年)四月二十二日,楊龍喜在石阡府葛莊司犧牲。護國軍師吳三省在永寧縣文家巖山樑與清軍打仗失利,退往河壩,又被各路清軍趕到,三面包圍,吳三省被俘解省,於咸豐五年四月二十二日遇害,舒裁縫也於同年六月三日被捕遇害。這次農民起義時間雖只有十個月,楊龍喜等教軍的領導人壯烈犧牲後,他們的部下仍在,繼續戰鬥直至咸豐九年(公元一八五九年)才宣告結束。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