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舌衄

鎖定
舌衄,病證名。舌體出血之證。
中文名
舌衄
別    名
舌上出血
中醫辭典 中醫辭典
見《證治要訣·諸血門》。又稱舌上出血。舌乃心苗,舌本又為肝脈所絡。故舌衄多因心肝火盛,熱邪迫血外出。《景嶽全書·雜證謨》:“舌上無故出血如縷者,以心、脾、腎之脈皆及於舌,若此諸經有火,則皆能令舌出血。”因心火上炎者,伴見舌紅舌脹,心煩不寐,治宜清泄心火,方用瀉心湯,或導赤飲加黃連、連翹、蒲黃。因肝火上擾者,伴見頭痛目赤,脅痛舌幹,治宜清肝瀉火,方用文蛤散、龍膽瀉肝湯、當歸龍薈丸等。外治用炒蒲黃末、炒槐花末等末敷。《雜病源流犀燭·諸血源流》:“有舌硬而出血者,宜木賊煎;有舌腫出血如泉者,宜塗舌丹;有舌上出血,竅如針孔者,宜紫金沙丸。”《血證論》謂“胃火燻之,亦能出血。”治宜清胃瀉火以止血。參見衄血有關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