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舌唇蘭

鎖定
舌唇蘭(Platanthera japonica (Thunb. ex A. Murray) Lindl.)是蘭科舌唇蘭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4]  植株高可達70釐米。根狀莖指狀、近平展;下部葉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基部鞘狀抱莖,上部葉披針形;花苞片窄披針形,花白色,中萼片舟狀卵形,側萼片反折,斜卵形,花瓣直立,與中萼片靠合呈兜狀,唇瓣線形,細圓筒狀至絲狀;花期5-7月。 [5]  因其有狹長的舌頭一樣的唇瓣而得名。 [6] 
舌唇蘭分佈於中國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等地,朝鮮半島和日本也有分佈,常生於海拔600-26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地。 [7] 
舌唇蘭的帶根全草可入藥,味甘,性平,有補氣潤肺、化痰止咳、解毒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病後虛弱、肺熱咳嗽、痰喘氣壅、白帶、虛火牙痛、毒蛇咬傷等症狀。 [8] 
中文名
舌唇蘭
拉丁學名
Platanthera japonica (Thunb. ex A. Murray) Lindl.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天門冬目
蘭科
舌唇蘭屬
舌唇蘭
保護級別
列入CITES附錄 Ⅱ

舌唇蘭植物學史

因其有狹長的舌頭一樣的唇瓣而得名。 [6] 

舌唇蘭形態特徵

舌唇蘭
舌唇蘭(3張)
舌唇蘭是蘭科舌唇蘭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4]  舌唇蘭植株高35-70釐米。根狀莖指狀,肉質、近平展。莖粗壯,直立,無毛,具 (3-)4-6枚葉。葉自下向上漸小,下部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0-18釐米,寬3-7釐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成抱莖的鞘,上部葉片小,披針形,先端漸尖。
總狀花序長10-18釐米,具10-28朵花;花苞片狹披針形,長2-4釐米,寬3-5毫米;子房細圓柱狀,無毛,扭轉,連花梗長2-2.5釐米;花大,白色;中萼片直立,卵形,舟狀,長7-8毫米,寬5-6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具3脈;側萼片反折,斜卵形,長8-9毫米,寬4-5毫米,先端急尖,具3脈。
花瓣直立,線形,長6-7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鈍,具1脈,與中萼片靠合呈兜狀;唇瓣線形,長1.3-1.5(-2)釐米,不分裂,肉質,先端鈍;距下垂,細長,細圓筒狀至絲狀,長3-6釐米,弧曲,較子房長多;藥室平行;藥隔較寬,頂部稍凹陷;花粉團倒卵形,具細而長的柄和線狀橢圓形的大粘盤;退化雄蕊顯著;蕊喙矮,寬三角形,直立;柱頭1個,凹陷,位於蕊喙之下穴內。花期5-7月。 [1] 

舌唇蘭產地生境

舌唇蘭分佈範圍

生於海拔600-26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地。產於中國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瑞安、泰順)、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朝鮮半島和日本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日本。 [1]  [9] 

舌唇蘭生長環境

常生於海拔600-26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地。 [7] 

舌唇蘭生長習性

蘭花一般生長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雜木林陰下。或有遮陰,日照時間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氣濕度大且空氣能流通的地方,有時也生於山溪邊峭壁之上。 蘭花宜種植於空氣流通的環境。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15℃至30℃最宜生長。35℃以上生長不良。5℃以下的嚴寒會影響其生長力,這時,蘭花常處於休眠狀態。如氣温太高加上陽光曝曬則一兩天內即出現葉子灼傷或枯焦。如氣温太低又沒及時轉移進屋裏,則會出現凍傷的現象。蘭花是肉質根,適合採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能必須良好,應選用腐葉土或含腐殖質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鬆土或含鐵質的土壤,pH值以5.5-6.5為宜。 [2] 

舌唇蘭繁殖方式

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於。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佔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釐米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2] 

舌唇蘭栽培技術

舌唇蘭濕度

栽培基質長期處於潮濕狀態,舌唇蘭的根就會腐爛,葉子變黃,嚴重的會死亡。應掌握見幹見濕的原則。如澆水後水苔長期過濕,可把植株脱下,露在空氣中,待植株稍幹後再把植株重新栽培。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最好,也可以用噴霧器向葉面噴灑細霧,但要注意,不要將水霧噴到花朵上。春天是舌唇蘭生長最旺盛的時期,應及時補水。 [2] 

舌唇蘭施肥

舌唇蘭除了需要氮、磷、鉀外,還需要其它元素,故宜選用養分全面的肥料,如蘭花專用肥料、魚肥、複合化肥等。春天一般施1000倍的液體肥料,開花時不施肥。花期過後,株基長出新根時才開始繼續施用液體肥料,每7天1次。春末新葉長出後少量施用油渣和骨粉混合成的固體有機肥。夏季施1500-2000倍的液體肥,每7天1次。秋季繼續施用1000倍的液體肥料,每7天1次,直到10月上旬為止。 [2] 

舌唇蘭移栽

對下葉掉落、生長衰退的舌唇蘭均需移栽。通常2-3年移栽1次。在移栽前7天左右停止施肥、灌水、新鮮水苔要經過一定時間浸泡或消毒,脱水至八成幹後方能用於移栽使用。移栽時,將植株完好地拔出,但不要傷及根部。移栽後半個月內,要把舌唇蘭放置在温度高的半陰處,不宜立即灌水或施肥,而是先噴1次殺菌劑。大約7天后,新根開始長出時,才可以用低濃度的肥水灌透1次,以後進行正常化管理。 [2] 

舌唇蘭病蟲防治

舌唇蘭屬植物的防病工作是經常性的工作,如栽培環境通風良好,植料、空氣濕度適宜,定期噴灑波爾多液、百菌清好生靈等藥防病。灰黴病炭疽病白絹病等真菌性病害,可施用甲基託布津多菌靈、鋅錳乃浦、炭疽立克等藥劑防治。細菌性軟腐病,可施用農用鏈黴素等藥劑防治。薊馬介殼蟲蟎類等,可噴速撲殺、氧化樂果等防治。蝶蛾幼蟲噴萬靈、敵敵畏、殺蟲環等防治。 [2] 

舌唇蘭鞘鏽菌

通常在葉的上下表面,較少在莖上出現凸起的小皰,內含黃色、橙色、鏽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狀孢子。鏽病並不致命,葉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長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葉外,可用65%代森鋅粉劑500-600倍液或含銅殺菌劑噴灑。 [2] 

舌唇蘭白絹病

多發生於黴雨季節。初發病時、葉基佈滿白色茵絲.導致根莖腐爛。防治方法: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嚴重的病株要燒燬。 [2] 

舌唇蘭炭疽病

終年都有,高温多雨季節更為猖撅,而以建蘭感染尤多。病斑先從葉尖向根莖處延伸,初為褐色,然後逐漸擴大增多,出現許多幹黑點,嚴重時導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積極改菩環境條件外,在發病期內,可先用5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每7-10天一次;然後再輔以1%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一次,連續噴3-5次。 [2] 

舌唇蘭介殼蟲

俗稱“蘭蝨”。在高温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可於孵化期內用1%氧化樂果或1500倍50%馬拉硫磺噴治。如盆數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2] 

舌唇蘭主要價值

藥用
舌唇蘭的帶根全草可入藥,味甘,性平,有補氣潤肺、化痰止咳、解毒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病後虛弱、肺熱咳嗽、痰喘氣壅、白帶、虛火牙痛、毒蛇咬傷等症狀。 [8] 
醫藥用途
  1. 虛火牙痛:根15~30克,加白糖蒸服。
  2. 肺熱咳嗽:全草9~15克水煎服。
  3. 毒蛇咬傷:鮮根適量,搗爛敷患處。
參考資料
  • 1.    舌唇蘭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舌唇蘭屬植物習性  .山西文水縣—生態保護[引用日期2015-01-25]
  • 3.    舌唇蘭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1]
  • 4.    龍溪一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編著,多彩的植物,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6,第133頁
  • 5.    舌唇蘭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2]
  • 6.    龍溪一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編著,多彩的植物,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6,第133頁
  • 7.    舌唇蘭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2]
  • 8.    趙運林編著,湖南藥用植物資源,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06,第969頁
  • 9.    丁炳揚、金川 主編.《温州植物誌第五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7年02月:第398-4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