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舊樓村

(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新圩鎮下轄村)

鎖定
舊樓村位於新圩鎮東部,距離鎮區約10公里,現有户數110户,人口436人;分設1個村民小組,村民主要姓王;全村面積0.7平方公里,山地738畝,耕地160畝。東接新樓村,南臨明堂村,西接下書村,北接後頭村。世居民族為漢族,客家民系。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有4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有13人,主要分佈於泰國。 [1] 
中文名
舊樓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新圩鎮
人口數量
435人

舊樓村歷史由來

王姓於宋末元初從福建永定遷移至今廣東潮州饒平三饒後分村至浮山東官。明宣德五年(1430年),王姓開基祖王慶從浮山東官移居漁村鐵寮柯。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王慶裔孫王仕和從漁村鐵寮柯移至本地。建鄉之始原名溝背,當地人稱“舊樓”。轄區內有門口嶺,海拔110米。

舊樓村歷史沿革

明正德十五年,舊樓村屬饒平縣元歌都東洋堡。民國時期,屬饒平縣南四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饒平第五區(浮山)漁村鄉。1958年屬浮山公社新圩鄉。1965年屬漁村農場中段管區。1972年屬漁村公社中段大隊。1983年屬漁村區中段鄉。1986年屬漁村鄉舊樓村。1989年屬漁村鎮舊樓村。1990年屬漁村鎮舊樓管理區。2000年屬漁村鎮舊樓村。2002年至今屬新圩鎮舊樓行政村。

舊樓村傳統民居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1座,為舊樓。舊樓始建於明宣德年間,為漁村王氏開祖之地,佔地面積8700平方米。該樓為傳統客家土樓形制,樓牆為黃土澆築,樓圍為圓筒形,2層土木結構,樓東西開門。現保存基本完好。現存宗祠1座,魁一公祠:始建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重建於1988年,佔地面積370平方米,該祠為漁村王氏公祠。龍脊為木樑,石柱底梁,上蓋潮汕灰布瓦。今作為公祠使用。其他傳統建築有舊樓門樓,始建於明宣德年間,重建於民國,為雙層門樓,一層為石門樓,二層為土牆門屋。

舊樓村著名人物

王國樑,生於1955年,曾任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原副巡視員,副編審,《廣東黨史》雜誌主編,第十屆廣東省政協特聘委員、文史專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饒平縣關工委高級顧問。

舊樓村傳統民俗

由於宋朝末年義軍在四百嶺一帶活動,於是,這裏便有了一些特殊的節日。“招兵”節是漁村鎮為了紀念陳吊王、朱蔓姑,由漁村王氏設立的隆重節日。陳吊王、朱蔓姑在四百嶺山和點燈山、八仙山招募義軍抗元舉義,後因兵敗,陳吊王被斬首於漳州。漁村王氏每三年舉行紀念活動一次。

舊樓村歷史事件

舊樓村於康熙三十二年,因震災樓圍倒塌,遂行維修;2006年7月15日,村遭受“碧利斯”特大暴雨肆虐,全村受浸,倒塌民房達20多間,經濟遭受嚴重損失。

舊樓村經濟社會

歷史上至改革開放之初,村中主營收入為農作物種植業,主產稻米、花生、大豆、木薯、甘薯等,傳統農林特產有潮州生柑、楊梅、青梅、野山棗為主,面積達800多畝,年產值450萬元。特色農產品有野山棗果凍、楊梅、潮州柑。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元宵節,春節紅桃粿,農曆初七糯米餈。舊樓村地處偏僻山村,縣道漁太公路經過該村,1973年通電,1991年通自來水,1992年通電話,2010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2011年通網絡。村有農家書屋1間,藏書1500冊。該村學齡兒童前往位於新樓村的幼兒園、漁村基礎小學就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