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舊州古建築羣

鎖定
舊州古建築羣,位於黃平縣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舊州。舊州古建築羣城區面積約2平方千米,曾有“九宮、八廟、三庵、四閣”和2000餘棟古民居,全為典型的“印子房”,造型優美,精緻典雅。 [2] 
中文名
舊州古建築羣
地理位置
貴州省黃平縣縣城西北25公里處舊州鎮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0735-3-438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舊州古建築羣建築格局

舊州古建築羣城區面積約2平方千米,曾有“九宮、八廟、三庵、四閣”和2000餘棟古民居,全為典型的“印子房”,造型優美,精緻典雅。臨街民居多一樓一底,磚木結構單檐硬山頂,兩側為風火牆,一般為二進四合院。今存古建築有十萬營、仁壽宮、天后宮、文昌宮、關帝廟、川主廟、天主教堂、江西會館、兩湖會館、福眾橋等。保存較好的西上街,有18幢古民居,其中以盧氏宅院、朱氏宅院、楊氏宅院、羅氏宅院構築最為精巧。2006年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舊州古建築羣主要建築

仁壽宮,為江西臨江府會館,也是一處尚未完成裝修工程就投入使用的會館。在舊州西中街。主祀肖英佑侯,兼祀晏平浪侯和趙公元帥。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咸豐五年(1855年)毀於兵瑟。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修。佔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由宮門、戲樓、廂樓、正殿後廂樓、後樓組成軸對稱合院式佈局,封火牆圍護。木雕精美。原正殿明間供肖英佑侯像,兩次間分別供晏平浪侯和趙公元帥像。懸有“福廕瀟湘”及“善人是富”廈額。已毀。
仁壽宮最奇特之處,是裝修工程尚未完成就投入使用。戲樓兩側耳房與廂樓連接,廂樓樓層為挑樓,挑出空間做連廊使用,廊前置雕花欄杆,利用挑出榜柱的柱腳聯繫柿作為欄杆地袱。欄杆通體雕刻精美,唯有地袱雕刻現狀各間不一。靠近戲樓一間基本完成。中間一間圖案主體基本完成,但留白處應該的剔地部分,大多還未處理。而與正殿相鄰一間,則僅僅在應雕刻圖案部位處起線,還沒雕刻。雖留下不少懸念,卻為後人留下那個時期細木作加工工序的難得實例。
天后宮,福建會館。又稱天妃宮、天妃廟、媽祖廟,也稱娘娘廟,至今保存較好。舊州天后宮選址於舊州西下街。始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咸豐五年(1855年)毀於兵瑟。光緒九年(1883年)重建,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擴建。坐南向北。佔地1521平方米。由宮門,戲樓、廂樓、無極殿(帶抱廈)、後堂、廂樓等組成軸對稱合院式佈局,高封火牆圍護。原無極殿中設神龕,供天后木主“無極天上聖母神位”。金柱上抱對曰:“本是孝女成仙,別開真形皆稱母;相傳媽姑轉世,除卻偏廊又姓林。”已毀。現無極殿山牆上有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徑舊州時留下的“紅軍是民眾抗日戰爭的主力軍”“工農與紅軍聯合起來,打倒貴州國民黨軍閥王家烈”等標語和漫畫。
萬天宮,四川會館,供奉李冰父子。在老裏壩大街東段南側。佔地面積12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現存4柱3門3樓磚牌樓式大門歇山頂戲樓左右山頂廂樓各6間拾梁穿鬥混合式單檐歇山頂正殿等組成。
文昌宮,在西大街馬家巷原文廟西側。清乾隆年間,里人戴深人倡全州紳士創修。光緒年間重建。民國初年,改作縣立第二女子高等小學校舍,後擴建成舊州第二小學,現已搬遷。坐南向北。佔地面積1112.7平方米。牌樓式官門、戲樓、廂房已毀。僅存正殿,為木結構歇山頂。
天主常,在城東門出口處。佔地面積1870平方米。教堂主體分為“通經堂”和“起居堂”兩部分.另有伙房等建築。是由法國天主教會及舊州當地羣眾信徒出資修建。
“達源發”商號,在舊州西中街南側。前臨西中街,後達馬家巷。清光緒年間李中山建。典型的前店後宅佈局。前店已被改造。後宅尚存,佔地面積415平方米。由石庫門、廂房、穿堂、廂房、正房和後廂組成,軸對稱合院式,高封火牆圍護。石庫門對聯曰“讀聖賢書通體達用,行仁義事致遠通方”,橫批“幽人貞吉”。門上為“達源發”商號橫匾。各建築間以連廊串聯。門窗木雕以
樓空雕和浮雕技法為主,內容有“雙鳳朝陽”“漁椎耕讀”等吉祥圖案。建築均無油飾。朱氏居宅,在舊州西下街北側。朱宏泰創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典型的前店後宅佈局佔地面積390平方米。為防火空鬥馬頭牆“印”字形建築,構成天井院式佈局,臨街為雙台鋪面臨街往後依次為鋪房、廂房、上房、後院。朱氏民宅地勢雖窄小,卻佈局巧妙。大門門耀飾“雙鳳朝陽”圖案,兩旁坊窗飾“漁樵耕讀”“琴棋書畫”等圖案,兩側次間長窗雕飾“五福獻壽”圖案,左側斷火牆上繪塑“八仙慶壽”浮雕牆前有花台、水池、魚缸、石山等,朱氏民宅設計建造獨具特色,建築風貌保存完好,為舊州民居建築的典型代表。朱宅同時還是紅一方面軍長征期間臨時開設銀行的舊址,具有革命歷史的重要紀念意義。
福眾橋,在舊州鎮西門外。初名“古公橋”。橫跨湃陽河,東西向。始建於明崇禎初,具體建築年代不詳。為黃平知州古德恆建。時為12跨石木樑橋。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毀於水,仍按舊制重建,更名“會通橋”。乾隆十五年(1750年)復妃,黃平州貢生楊光廷、摩生張學堯等重修,並“以石易木”。三十七年(1772年)再妃。州人劉漢芳、劉琉西、劉濟川、張鵬程等捐募巨金重建。為五孔石拱橋,同時易名“福眾橋”。道光十八年(1838年)被大水沖壞,紳首林茂昭籌資修復。1935年再修。五孔石拱橋,長67.7米,寬7.3米高92米。現存建橋碑記1通。
平播橋,在舊州鎮東隅。橫跨冷水河,西北東南向。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具體建築年代不詳系貴州巡撫郭子章平定播州土司楊應龍後創建,故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毀於兵瑟。乾隆初寶相寺僧佛能與生員丁有光,善士杜之麟等募資重建,又妃。乾降五十四年(1789年)秋,佛能弟子印元繼師志復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仲春告竣。單孔石拱橋,長23.6米,寬5.87米,淨跨18.3米,矢高6.9米。現存石碑1通。 [1] 
參考資料
  • 1.    貴州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作. 貴州省志 文化遺產[M]. 191-193.
  • 2.    夏林根主編;殷晶編著. 中國經典景點(中)(中南卷、西南卷)[M].278.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