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舊城鄉

(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下轄鄉)

鎖定
舊城鄉,隸屬於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地處遷西縣中部,東接東荒峪鎮,南至灤河北岸隔河可望興城鎮,西隔大黑汀水庫與三屯營鎮隔水相望,北鄰灑河橋鎮 [2]  行政區域面積36.75平方千米。 [3]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前,屬遷安縣;1984年3月,改為舊城鄉。 [2]  截至2018年末,舊城鄉户籍人口為9935人。 [3]  截至2020年6月,舊城鄉轄15個行政村, [4]  鄉人民政府駐舊城村光明街3號。 [2] 
2011年,舊城鄉財政總收入0.51億元,比上年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8305元。 [2]  2018年,舊城鄉有工業企業23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3] 
中文名
舊城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
地理位置
遷西縣中部
面    積
36.75 km²
下轄地區
1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舊城村光明街3號
電話區號
0315
郵政編碼
064300
車牌代碼
冀B
人    口
9935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舊城鄉建置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前,屬遷安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遷西置縣後,屬遷西縣第一區。
1953年,置舊城鄉。
1956年,撤區並鄉,保留舊城鄉。
1958年10月,屬紅專(東荒峪)人民公社舊城大隊;同年12月,併入遷安縣,改稱舊城管理區。
1961年6月,遷西縣恢復後,復歸遷西縣,建舊城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改為舊城鄉。 [2] 

舊城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舊城鄉轄15個行政村:舊城村、郭溝村、龍王廟村、粳子峪村、唐溝村、前河東寨村、後河東寨村、白溝村、巴家峪村、大董溝村、吳家峪村、碾子峪村、銀洲峪村、北孫家峪村、榆樹峪村;下設88個村民小組。 [2] 
截至2020年6月,舊城鄉轄15個行政村:郭溝村、龍王廟村、舊城村、粳子峪村、唐溝村、前河東寨村、後河東寨村、白溝村、巴家峪村、大董溝村、吳家峪村、碾子峪村、銀洲峪村、北孫家峪村、榆樹峪村, [4]  鄉人民政府駐舊城村光明街3號。 [2] 

舊城鄉地理環境

舊城鄉位置境域

舊城鄉地處遷西縣中部,東接東荒峪鎮,南至灤河北岸隔河可望興城鎮,西隔大黑汀水庫與三屯營鎮隔水相望,北鄰灑河橋鎮 [2]  行政區域面積36.75平方千米。 [3] 

舊城鄉地形地貌

舊城鄉地處山區,北部多山,南部為丘陵及灤河沖積小平原。 [2] 

舊城鄉水文

舊城鄉境內有灤河流經。

舊城鄉自然資源

舊城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礦和鉀長石等,儲量大。
舊城鄉有耕地面積0.58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0.9萬畝,林地面積1.1萬畝。 [2] 

舊城鄉人口

2011年末,舊城鄉總人口916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818人,城鎮化率51%。另有流動人口33人。總人口中,男性4785人,佔52.2%;女性4381人,佔47.8%;14歲以下1790人,佔19.5%;15—64歲6543人,佔71.4%,65歲以上833人,佔9.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8766人,佔95.6%;有滿等少數民族,共400人,佔4.4%。2011年,人口出生率14.29‰,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8.2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13人。 [2] 
2017年末,舊城鄉常住人口為9923人。 [1] 
截至2018年末,舊城鄉户籍人口為9935人。 [3] 

舊城鄉經濟

舊城鄉綜述

2011年,舊城鄉財政總收入0.51億元,比上年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8305元。 [2] 
2018年,舊城鄉有工業企業23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3] 

舊城鄉農業

2011年,舊城鄉完成農業總產值1.6億元,比上年增長22%,實現農業增加值1.12億元,佔生產值的17.3%。 [2] 
舊城鄉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2011年,舊城鄉生產糧食0.14萬噸,人均152.7千克。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200畝,產量0.15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蔔等。 [2] 
舊城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舊城鄉生豬飼養量0.4萬頭,年末存欄0.1萬頭;羊飼養量0.8萬隻,年末存欄0.56萬隻;牛飼養量600頭,年末存欄400頭;家禽飼養量7.1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574.8噸,其中豬肉225.1噸,牛肉72.9噸,羊肉114.6噸;禽蛋254.8噸,鮮奶505噸;畜牧業總產值20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2.5%。 [2] 
截至2011年末,舊城鄉累計造林0.22萬畝,其中經濟林0.11萬畝,防護林96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3.3萬株。2011年,乾鮮果品產量0.27萬噸,水果產量72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安梨、鮮桃、葡萄、柿子、紅棗等,其中蘋果96噸,安梨68噸,葡萄0.14萬噸,鮮桃48噸,柿子227噸,紅棗106噸;乾果產量0.2萬噸,主要品種有板栗、核桃等,其中板慄0.2萬噸,核桃30噸。 [2] 
舊城鄉漁業以網箱養魚為主。2011年,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淡水水面1.32平方千米,產量0.61萬噸。
2011年,舊城鄉有大型農業機械8台(輛)。 [2] 

舊城鄉工業

2011年,舊城鄉完成工業總產值2.88億元,比上年增長21.8%,實現工業增加值2.4億元,佔生產總值的37.5%。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2000人。 [2] 

舊城鄉社會事業

舊城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舊城鄉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239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4所,在校生543人,專任教師8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18人,專任教師6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2] 
2011年,舊城鄉教育經費達56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56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6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5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10%、10%、10%。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0%,比上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 [2] 

舊城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舊城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6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6個,建築面積230平方米,藏書1800冊;檔案館1個,建築面積30平方米。
2011年末,開通36個頻道,有線電視用户1551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8%。 [2] 

舊城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舊城鄉有衞生院1所;病牀12張,其中公立衞生機構牀位1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3張,固定資產總值18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8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1萬人次,住院手術29台次,出院病人106人次。 [2] 
2011年,舊城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7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8268人,參合率90%;孕產婦死亡率5.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3.7‰、2.9‰。 [2] 

舊城鄉社會保障

2011年,舊城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1户,人數58人,支出22.7萬元,比上年增長3%,月人均326元,比上年增長4%;城市醫療救助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人次,共支出3萬元,比上年增長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73户,人數314人,支出42.24萬元,比上年增長3%,月人均112元,比上年增長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7人,支出12.5萬元,比上年增長2.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7人,支出3.2萬元,比上年減少3%;農村醫療救助19人次,支出5.12萬元,比上年增長7%;農村臨時救濟55人次,支出1.5萬元,比上年增長2%。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1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0.84萬元,比上年增長6%。新增就業人員27人,有2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 [2] 

舊城鄉郵政電信

2011年末,舊城鄉有郵政網點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6個;固定電話用户1088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94%;移動電話用户899户;寬帶接入用户650户。 [2] 

舊城鄉交通

舊城鄉境內有G230國道、S262省道等經過。

舊城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元時建大覺寺,寺外修院牆一週,寺如一小城,後因年久失修,破舊不堪,遂取名舊城。 [2]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39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 趙鳳樓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河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2月: 0594-0596.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 37.
  • 4.    舊城鄉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