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舊中國雜記

鎖定
《舊中國雜記》是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美]亨特。
中文名
舊中國雜記
作    者
[美]亨特
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1] 
頁    數
306 頁
定    價
19 元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218009155

目錄

舊中國雜記目錄

中譯本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外商在廣州生活之謎
外國水手的遊散日
到花地飲宴
商館的廣場
在行商公所審訊印度水手
考克斯醫生為中國病人出診
試住商館
中國客人吃“番鬼”餐
一間糖果鋪、一間香木串珠鋪和一間墨鋪的招牌紙
一家印度行號的來信
浩官只説過一次笑話
玉石
小銘官從軍記
青銅瓶和青銅鼎
羅馬天主教信使被捕
一位官員的來訪
烏龍茶
長壽寺
河南一位西班牙傳教士的墓
木匠廣場
托馬斯·比爾
潘啓官的鄉間住宅
增步的叛亂——無名氏《夥記史詩》二篇
補破瓷器的人
公債
案件的審判
公學
宗教
民主的內涵
“番鬼”與中國風俗
“中央王國”的來歷
飲差大臣耆英
巡遊招貼
懸賞啓事
牛的控訴

舊中國雜記內容簡介

本書對當時廣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作者筆下的行商,大多園宅幽雅、飲食精美、服飾華麗、妻妾成羣,可以作為當時廣州上層社會日常生活的寫照。作者的筆墨,又觸及到廣州下層社會的眾生相:有揹着一塊招貼牌沿街賣藥、擔着一擔水桶裝着活魚沿街叫賣、在商館前面的廣場賣茶水曲本、專門進商館向外人兜售古董工藝品等各式各樣的小販;有補鍋、補碗的手藝人;有為了學習廣東英語,準備日後依賴貿易為生而到商館服役的僕人;有排成縱隊,拄着枴杖,向人行乞的盲丐;有向過路的“番鬼”扔石尋釁的“西關爛仔”;還有為了一點錢替人受極刑的窮人。這些描述,與作者友人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留傳下來的穗澳街頭人物速寫,有異曲同工之妙。
書中一一介紹了中國古代享譽全世界的四大發明。特別是印刷術,介紹了活字印刷和雕板印刷。作者參觀過幾個印刷作坊,詳細記載了從雕板、印刷到半夜訂的各項工序。作者指出,在14世紀的歐洲,據説出了幾個航海羅盤、火藥和印刷術的發明者,然後他們“發明”的年代遠遠後於中國人,而且是在馬可·波羅從中國歸來之後才“發明”的。
本書是作者根據自己在中國生活40年的經歷,描述了19世紀20年代初至40年代的中國,特別是廣州的一些情況。內容涉及中國的歷史、政治制度、經濟狀況、社會文化生活、對外交往等方面,對了解那個時期的中國社會生活狀況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