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興隆香菇

鎖定
興隆香菇從80年代開始零星栽培,到二十世紀末(93年)開始大面積栽培。經過20多年的發展探索,依託興隆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晝夜温差15度以上),通過確定適宜栽培期,選育優良高温品種,合理配方,加強水分管理等技術措施,形成興隆香菇獨特的栽培技術模式即兩區制栽培、兩棚式出菇形式,採取夏季涼棚出菇,冬季温室出菇,實現了興隆香菇週年生產,四季出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北方香菇週年規模化生產技術”體系。技術體系通過河北省科技廳鑑定,曾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承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食用菌產業發展壯大過程中,栽培技術人員不斷引進優良品種,興隆縣引進的香菇中高温優良品種主要有937、8288、168、18、靈鮮3號等,一般發菌温度在15--28度左右,出菇温度在20-30度,平均出菇五茬;冬季日光温室選用的優良品種有老939、新939、808、818等,發菌温度一般為20度左右,發菌期90-120天,出菇温度在12-25度之間,平均出菇三茬。以上栽培品種均具有抗雜能力強,生物轉化率高、菇形好、品質高等的特點,銷售市場反應良好。
興隆香菇具有子實體菇質緻密、緊實、子實體個大、肉厚、菇型圓正、柄短、不易開傘、產量高、品質好、色澤鮮豔(菌蓋表面呈灰白色或淺褐色)、表面光滑、花紋明顯、外表含水量低,比外地普通香菇乾燥;口感好、味純正、清香、有韌性等特性。興隆香菇乾製品吸水膨脹後,香菇復原性好,水質清澈、不破碎、不粘糊,在各地批發市場都備受青睞。 [1] 
中文名
興隆香菇
作物種類
香菇
興隆香菇因其獨特的品種優勢、獨特的栽培環境優勢形成其獨特的風味特點,自上市以來在各地批發市場備受稱讚。促使帶動我縣食用菌產業在近幾年內得到長足發展。到2013年底,興隆食用菌種植面積已達到0.88萬畝,產量達到8.8萬噸,創產值42500萬元,香菇產業成為興隆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隨着香菇產業的發展和人們對飲食質量越來越重視,興隆香菇生產標準也不斷提高,通過推行標準化生產,註冊商標品牌、認證綠色食品等措施,大大提升了香菇產品質量。截止2013年底,全縣從事香菇生產的專業合作社達到20多家,註冊品牌香菇8個,分別是興隆縣圓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註冊的“官場源”牌香菇、興隆縣明學食用菌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註冊的“明學”牌香菇、興隆縣眾發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註冊的“撥子”牌香菇、興隆縣春宏香菇農民專業合作社註冊的“首地”牌香菇、興隆縣興鵬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灑河明珠”牌香菇、興隆縣瑞泰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冀興達隆”牌香菇 、興隆縣桂龍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山裏勤發”牌香菇、的“健芬”牌香菇。其中7家合作社香菇通過綠色食品認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