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興工街道

(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已撤銷街道)

鎖定
興工街道,原隸屬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地處沙河口區中心地帶,東與今西安路街道相鄰,南與南沙河口街道接壤,西與馬欄街道毗鄰,北與春柳街道相連,轄區總面積4平方千米。 [1] 
2003年10月,興工、西山、泉湧3街道合併為興工街道。 [1]  2019年12月,經遼寧省政府批准,拆分並撤銷興工街道,把原興工街道的大慶社區西山社區宏發社區恆苑社區4個社區與馬欄街道合併,新成立馬欄街道;將原興工街道的泉湧社區永吉社區興新社區興盛社區興社社區、如意社區6個社區(含大連機車廠)與中山公園街道合併,新成立西安路街道。 [3]  2011年末,原興工街道轄區總人口82686人。 [1]  截至2019年10月,原興工街道轄10個社區, [2]  街道辦事處駐西山社區西山街159號。 [1] 
2011年,原興工街道財政總收入2.2億元,比上年增長54.9%。 [1] 
中文名
興工街道
外文名
Xinggong Sub-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210204005000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
地理位置
沙河口區中心地帶
面    積
4 km²
下轄地區
10個社區
政府駐地
西山社區西山街159號
電話區號
0411
郵政編碼
116021
人口數量
82686 人(2011年)
車牌代碼
遼B

興工街道歷史沿革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興工地區被日本侵略軍侵佔,屬偽關東洲廳。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旅大地區成立自治性政府。興工地區成立昌平、泉湧、興工3坊,屬沙河口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劃分為昌平、泉湧、興工、廣平4坊,屬沙河口區。
1953年6月19日,4坊公所改街道居民委員會。
1954年1月9日,4街道居民委員會合併為興工街道。
1960年4月,成立沙河口區公社。
1960年8月末,興工公社改興工分社。
1963年3月1日,興工分社改興工街道。
1968年10月,興工街道改興工街道革命委員會。
1969年9月,興工街道革命委員會改興工公社革命委員會。
1978年2月20日,興工街道公社革命委員會改興工街道。
1986年,興工街道析興工和泉湧2街道。
2003年10月,興工、西山、泉湧3街道合併為興工街道。 [1] 
2019年12月,經遼寧省政府批准,拆分興工街道,把原興工街道的大慶社區、西山社區、宏發社區、恆苑社區4個社區與馬欄街道合併,新成立馬欄街道;拆分興工街道,將原興工街道的泉湧社區、永吉社區、興新社區、興盛社區、興社社區、如意社區6個社區(含大連機車廠)與中山公園街道合併,新成立西安路街道 [3] 

興工街道行政區劃

興工街道區劃沿革

1958年7月26日,興工街道下設昌平、如意、興工、泉湧、長興、南沙6居民委員會。
1960年8月末,下設昌平、如意、興工、泉湧4居民委員會。
1978年2月20日,下設7居民委員會。
1986年,興工街道下設10居民委員會。
2011年末,轄興新、興社、興盛、永吉、泉湧、如意、西山、大慶、恆苑、宏發10個居民委員會,下設899個居民小組。 [1] 

興工街道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10月,原興工街道轄10個社區, [2]  街道辦事處駐西山社區西山街159號。 [1] 
興工街道區劃詳情
興新社區
興社社區
興盛社區
恆苑社區
大慶社區
西山社區
宏發社區
如意社區
永吉社區
泉湧社區

興工街道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原興工街道地處沙河口區中心地帶,東與今西安路街道相鄰,南與南沙河口街道接壤,西與馬欄街道毗鄰,北與春柳街道相連,轄區總面積4平方千米。 [1] 

興工街道人口

2011年末,原興工街道轄區總人口82686人。另有流動人口2567人。總人口中,男性44405人,佔53.7%,女性38281人,佔46.3%;14歲以下5623人,佔6.8%;15~64歲61932人,佔74.9%;65歲以上15131人,佔18.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佔96.9%;有滿、朝鮮、回、蒙古等15個少數民族,共2588人,佔3.1%。超過100人的少數民族有滿、朝鮮、回、蒙古4個民族,其中滿族1017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9.3%;朝鮮族311人,佔12%;回族247人,佔9.5%;蒙古族102人,佔3.9%。2011年,人口出生率6.5‰,人口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長率-0.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671.5人。 [1] 

興工街道經濟

2011年,原興工街道財政總收入2.2億元,比上年增長54.9%。
2011年,原興工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家,職工3260人,實現工業總產值21億元。銷售收入達到20.8億元。
2011年末,原興工街道有商業網點1500個,職工5000人。
2011年,原興工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5億元,比上年增長15%。 [1] 

興工街道交通運輸

原興工街道有黃河路、西山街、中長街過境。

興工街道社會事業

興工街道文化事業

2011年末,原興工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12個,會員200個;電影院2個,座位2283個,年放映27405場次,觀眾157萬人次。 [1] 

興工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興工街道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571人,專任教師62人;小學4所,在校生1538人,專任教師1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900人,專任教師18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興工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原興工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4個,其中衞生院2所;病牀500張,固定資產總值3766萬元。專業衞生人員323人,其中執業醫師141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159人。
2011年,原興工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萬人次。 [1] 

興工街道體育事業

2011年末,原興工街道有體育場地3處,每年不定期召開運動會,開展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籃球、徒步走、跑步等活動。100%的社區安裝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63%。 [1] 

興工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原興工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03户,人數1602人,支出572.9萬元,比上年增長3.7%,月人均298元,比上年增長22.8%;城市醫療救助43人次,支出14.8萬元。社區服務設施18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1個,養老服務中心6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1個;社區日間照料牀位30張。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43萬元,捐贈物資折款2萬元。 [1] 

興工街道歷史文化

  • 名稱來歷
原興工街道因轄區內興工街而得名。 [1] 
原興工街道街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