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興安白頭翁

(毛茛科白頭翁屬植物)

鎖定
興安白頭翁(Pulsatilla dahurica (Fisch. ex DC.) Spreng.)是毛茛科、白頭翁屬植物。植株高25-40釐米。根狀莖長達16釐米,粗5-7毫米。基生葉7-9,有長柄;葉片卵形,長4.5-7.5釐米,寬3-6釐米,基部近截形,三全裂或近似羽狀分裂,一回中全裂片有細長柄。花葶2-4,直立,有柔毛;總苞鐘形,長4-5釐米,筒長1.2-1.4釐米,裂片似基生葉的裂片,背面有密柔毛。聚合果直徑約10釐米;瘦果狹倒卵形,長約3毫米,密被柔毛,宿存花柱長5-6釐米,有近平展的長柔毛。5月至6月開花。
分佈於中國、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地區)。在中國分佈於吉林東部、黑龍江。生長於山地草坡。喜光,耐寒,耐旱,適宜疏鬆、沙質土壤。
興安白頭翁乾燥根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燥濕殺蟲功效。臨牀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陰道滴蟲等疾病。植株低矮,可植於路邊、疏林下或藥草園做觀賞植物。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興安白頭翁
拉丁學名
Pulsatilla dahurica (Fisch. ex DC.) Spreng. [8]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莨目
毛茛科
白頭翁屬
興安白頭翁
命名者及年代
(Fisch.) Spreng.,1825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興安白頭翁形態特徵

興安白頭翁
興安白頭翁(10張)
植株高25-40釐米。根狀莖長達16釐米,粗5-7毫米。基生葉7-9,有長柄;葉片卵形,長4.5-7.5釐米,寬3-6釐米,基部近截形,三全裂或近似羽狀分裂,一回中全裂片有細長柄,又三全裂,二回裂片深裂,深裂片狹楔形或寬線形,全緣或上部有2-3小裂片或牙齒,一回側全裂片無柄或近無柄,不等三深裂,表面近無毛,背面沿脈疏被柔毛;葉柄長2.8-15釐米,有柔毛。 [2]  [9] 
花葶2-4,直立,有柔毛;總苞鐘形,長4-5釐米,筒長1.2-1.4釐米,裂片似基生葉的裂片,背面有密柔毛;花梗長約7.5釐米,有密柔毛,結果時增長;花近直立;萼片紫色,橢圓狀卵形,長約2釐米,寬0.5-1釐米,頂端微鈍,外面密被短柔毛。聚合果直徑約10釐米;瘦果狹倒卵形,長約3毫米,密被柔毛,宿存花柱長5-6釐米,有近平展的長柔毛。5月至6月開花。 [2] 

興安白頭翁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地區)。在中國分佈於吉林東部、黑龍江。生長於山地草坡。喜光,耐寒,耐旱,適宜疏鬆、沙質土壤。 [2-3] 
興安白頭翁分佈圖 興安白頭翁分佈圖

興安白頭翁生長習性

  • 小孢子各發育階段細胞學特徵
興安白頭翁每朵花內有數枚雄蕊,每個花葯具4個花粉囊。隨着花葯的發育,4個孢原細胞通過平周分裂形成初生造孢細胞(內層)和初生周緣源細胞(外層),初生造孢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形成數個小孢子母細胞。小孢子母細胞大、排列緊密、核大。小孢子母細胞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後沒有發現形成細胞壁,無二分體時期。之後進入減數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形成四面體型四分體,未觀察到其他類型的四面體。減數分裂的胞質分裂屬同時型。新形成的小孢子四分體被胼胝質壁所包圍,隨着胼胝質壁的消失,4個小孢子分散開。 [4] 
  • 花葯壁的發育
初生周緣細胞進行分裂、分化成花葯壁。花葯壁在發育初期各層之間無太大區別。隨着花粉母細胞進入減數分裂期,花粉囊壁的分化也慢慢形成,從外至內的細胞層依次為:表皮(1層)、藥室內壁(1層)、中層(1-2層)、絨氈層(1層)。在不同花葯中,不同部位中層細胞層數不同,有的1層,有的2層。 [4] 
表皮細胞是扁平狀,細胞核大。為了適應花葯的長大和伸長,表皮在發育過程中進行垂周分裂。花葯成熟時表皮細胞仍然存在於最外層,但形態變得不規則。 [4] 
藥室內壁在於表皮內側,細胞核大。藥室內壁細胞於四分體時期開始徑向延長,體積逐漸變大,隨後在2-細胞時期出現纖維加厚,此加厚帶為纖維素性質,因此這時的藥室內壁亦稱為纖維層。 [4] 
中層位於藥室內壁的內側,由1層或2層細胞組成。中層細胞一直處於扁平狀,花葯成熟後藥室內中層完全解體。 [4] 
初期的絨氈層細胞和外側的藥壁細胞(表皮、藥室內壁、中層)區別不大,細胞是單核的。隨着花葯的發育,絨氈層細胞體積逐漸變大,細胞質濃。從小孢子母細胞進入減數分裂開始一直到四分體時期,絨氈層發育達到最大值,出現2核至多核。四分體時期後絨氈層細胞逐漸解體,當花粉成熟後,絨氈層細胞完全自溶。絨氈層在整個發育過程中都處於原來的位置,屬腺質絨氈層(或分泌型)。 [4] 
最終成熟的花葯壁只剩下表皮細胞和藥室內壁兩層。 [4] 
  • 雄配子體發育
四分體時期的小孢子在胼胝質酶的作用下彼此分離,分離的小孢子游離在花粉囊中,這時細胞小,但細胞核很明顯,位於細胞中央,這時處於單核中央期,形態上也不規則;小孢子進一步發育後體積逐漸增大,形態上逐漸呈長橢圓形,且在後期花粉囊壁上出現三條萌發溝;小孢子核移到花粉壁一側成為單核靠邊期花粉,隨後小孢子核靠近花粉壁的位置進行有絲分裂,結果形成兩個核,一個是體積較大的營養核,另一個是體積較小的生殖核,成熟時的二胞花粉,體積較小的生殖細胞變成彎月形。在極個別的花粉囊中發現發育畸形的小孢子四分體,表現為四分體小孢子收縮、變形,無法辨別出細胞核與細胞質,與正常發育的四分體有明顯區別。 [4] 

興安白頭翁繁殖方法

興安白頭翁埋根繁殖

埋根繁殖成活率較高,幼苗長勢良好,是十分適合白頭翁繁殖的方式。
  1. 適時採根:在中國黑龍江省帶嶺區5月中旬平均氣温在15℃以上、地面旬平均氣温在13℃以上時是採根適宜時間,實行當天挖當天埋種。 [5] 
  2. 採根方法:採根時選擇陰天進行,按一定方向順植株基部往下挖深10-20釐米,可看到較粗的根,操作勿傷及根皮,同時也要注意附近植株交錯的側根。整條根挖起來後,將地上部分剪斷,挖起的根應及時用塑料薄膜覆蓋,以防止幹縮。 [5] 
  3. 埋根:在採根前,應把圃地整好,起畦寬1-1.2米,畦高坡地15釐米、平地20釐米,畦面要平整,土粒要細碎、松勻,按行距15釐米開溝,同時施下基肥。將採回的根用利刀切成10-12釐米長的小段,切斷時,注意勿傷根皮及已露出的萌芽點,但應剪去鬚根或分枝出來的細根,因這些根埋種後自行死去。埋種時將根段按順行的方向水平放下,每段間距10-12釐米,然後蓋土,稍壓,再蓋一層薄草,淋足水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覆土不宜過厚,在淺埋條件下,由於光照、温度,通氣良好,不僅利於根萌苗的產生,而且避免了根萌苗出土時土壤阻力的影響,但是根段也不能暴露於土外,這樣容易造成暴露部分失水而乾枯。因此,根萌苗的培育以覆土3釐米厚度為宜。 [5] 

興安白頭翁播種繁殖

種子的採集:種子的採收中國東北一般在6月上旬,當有60%的種子黃化成熟時即可採收。種子採收過早,成熟度達不到,出芽不壯;採收過晚,種子就會由自身的羽毛帶着隨風飛散。最終在伊春帶嶺區我們於6月12日進行了採收。對採收回來的種子放在籮筐裏在陽光下晾曬,上面覆蓋紗窗網,以免種子隨風飛走。曬到98%以上的幹度時,放在鐵網篩上反覆揉搓,直到種子和羽毛都搓碎掉到鐵網下為止。 [5] 
選地整地:應選擇地勢稍高、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質疏鬆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栽培,鹽鹼易澇土地不宜種植。選地後根據土壤肥力施肥,以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少施化肥。每畝施農家肥3000-4000千克,翻地深30-35釐米。將土塊耙細後做牀,牀高15-20釐米、寬1-1.2米,牀面用耙子耬細,做成微凸牀面等待播種。 [5] 
播種育苗:選用上一年採集的種子於5月中旬播種,種子催芽將採用赤黴素為3毫克/升激素浸泡2分鐘。 [5] 
苗期管理:播種後主要是水分管理。因是小粒種子,必須天天適量澆水,使土壤保持充分濕潤,以保證種子發芽。出苗後,當苗木長到1-2釐米時,撤去草簾,此時管理仍以澆水為主,以提高苗保存率。當苗長到3-5釐米時,澆水次數可以減少,每次澆水量適當增加,此時是間除雜草的最佳時期,應抓緊間除,並要剷除步道溝雜草。整個生長期約需進行5-6次除草,才能保證牀面和步道乾淨無雜草。6、7月分打2次800倍液多菌靈防治病害。 [5] 
  1. 間苗:苗高2釐米並時進行第一次間苗,間掉過密的雙株苗、病弱苗,保留壯苗,苗高5釐米時定苗。
  2. 施肥:根據苗木生長情況,適期追有機肥。
  3. 灌水與排水:表層土壤乾燥應及時灌水;雨季排積水。
  4. 中耕、鬆土除草,以消滅雜草和疏鬆土壤。 [5] 

興安白頭翁主要價值

興安白頭翁乾燥根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燥濕殺蟲功效。臨牀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陰道滴蟲等疾病。 [6]  植株低矮,可植於路邊、疏林下或藥草園做觀賞植物。 [3] 

興安白頭翁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7] 
興安白頭翁 興安白頭翁
參考資料
  • 1.    興安白頭翁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0-07-27]
  • 2.    興安白頭翁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3-05-10]
  • 3.    劉延江主編,新編園林觀賞花卉,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05,第364頁
  • 4.    全雪麗,金英花,吳松權,解明星,呂惠子.興安白頭翁小孢子發育與雄配子體形成的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4,(第5期):59-63
  • 5.    滑福建,劉寧,姜秀煜.野生花卉興安白頭翁人工繁殖技術研究[J].中國林副特產,2015,(第1期):36-37,39
  • 6.    全雪麗,金英花,吳松權,解明星,呂惠子.興安白頭翁小孢子發育與雄配子體形成的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4,(第5期):59-63
  • 7.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0-07-29]
  • 8.    興安白頭翁 Pulsatilla dahuric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7]
  • 9.    興安白頭翁|Pulsatilla dahurica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