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興和縣

鎖定
興和縣,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轄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烏蘭察布市東南部,地處陰山北麓,屬中温帶大陸性季風半乾旱氣候,毗鄰8個旗、縣(市),總面積3518平方千米。 [18]  截至2022年10月,興和縣轄5個鎮、4個鄉。 [4]  截至2023年3月,興和縣常住人口為167881人。 [15] 
縣名“興和”兩字,是從元朝“興和路”沿用而來。民國元年(1912年),興和改廳設縣,因縣人民政府駐地在興和,而得名。民國十八年(1929年),興和縣劃歸綏遠省;1958年,劃歸烏蘭察布盟;2003年12月,烏蘭察布撤盟設市,興和縣屬烏蘭察布市;2020年2月24日,興和縣已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將按程序退出貧困縣序列。 [17]  興和縣主要景點有察爾湖蘇木山森林公園黃花梁生態公園等。 [20-22]  2021年12月2日,興和縣入選“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名單”。 [3]  2023年1月3日,興和縣入選“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範縣(市、區、旗)擬命名名單”。 [7] 
2022年,興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5.67億元,同比增長7.1%;固定資產投資23.78億元,同比增長48.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9億元,同比增長6.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4905元和14392元,同比增長6.5%和9%。 [19] 
中文名
興和縣
外文名
Xinghe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150924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烏蘭察布市東南部
面    積
3518 km² [18] 
下轄地區
5個鎮、4個鄉 [4] 
政府駐地
城關鎮
電話區號
0474
郵政編碼
013650
氣候條件
中温帶大陸性季風半乾旱氣候 [18] 
人口數量
167881 人(截至2023年3月常住人口) [15] 
著名景點
察爾湖
蘇木山森林公園
黃花梁生態公園 [20-22] 
火車站
興和西站興和北站
車牌代碼
蒙J
地區生產總值
65.67 億元(2022年) [19] 

興和縣歷史沿革

從戰國以來,歷代分別在興和境內設置路、府、州、縣。
西漢時期,置延陵縣、沮洳縣,隸屬代郡。
東漢後期到魏晉時期,被鮮卑族所據。
宋朝時期,置威安縣。
元朝時期,隸中書省興和路。
明朝時期,置榆林縣。
清朝時期,置豐川衞。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置興和廳,隸山西省歸綏道。
民國元年(1912年),改廳為縣,隸綏遠省。
民國三年(1914年),劃歸察哈爾特別行政區管轄。
民國十八年(1929年),劃歸綏遠省。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興和第二次解放,隸屬綏東專署。
1949年,興和縣隸屬綏遠省集寧專員公署。
1954年,興和縣為內蒙古自治區平地泉行政區屬縣。
1958年,興和縣劃歸烏蘭察布盟。
2003年12月,烏蘭察布撤盟設市,興和縣屬烏蘭察布市。
2020年2月24日,興和縣已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將按程序退出貧困縣序列。 [17] 

興和縣行政區劃

興和縣區劃沿革

興和縣衞星地圖 興和縣衞星地圖
2004年,興和縣轄14個鄉鎮(8個鄉、6個鎮),即賽烏素鎮、城關鎮、壕塹鎮、二台子鎮張皋鎮、店子鎮、大庫聯鄉、五股泉鄉、台基廟鄉、五一鄉、團結鄉、鄂爾棟鄉、曹四天鄉、大同天鄉,156個村民委員會(嘎查),98個自然村,6個居民委員會。
2006年3月,興和縣撤鄉並鎮改革,將14個鄉鎮合併為7個(5個鎮、2個鄉),1個委會,撤銷五ー鄉並人賽烏素鎮;撤銷曹四天鄉、五股泉鄉,整建制併入大庫聯鄉;撤銷台基廟鄉,併入團結鄉;撤銷壕塹鎮、二台子鎮,將壕塹鎮整建制和二台子鎮十二個村委會併入城關鎮;將二台子鎮三十八號、四十八號、九十二號、南庫聯村委會併入鄂爾棟鄉,設鄂爾棟鎮;撤銷大同天鄉,將該鄉整建制併入張皋鎮;店子鎮整體區劃不變。
2012年4月,興和縣再次進行鄉鎮機構改革,增設大同夭鄉和五股泉鄉,將原有7個鄉鎮調為9個(5個鎮、4個鄉)。大聯鄉的五股泉部分、團結鄉的原石灣子部分組合成立五股泉鄉;將併入張皋鎮的大同夭部分,併入城關鎮的原高廟子部分組合成立大同天鄉。
2021年,興和縣共轄有城關鎮、賽烏素鎮、鄂爾棟鎮、張皋鎮、店子鎮、大庫聯鄉、五股泉鄉,團結鄉、大同天鄉9個鄉鎮,161個村民委員會,952個自然村,13個居民委員會。 [14] 

興和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興和縣轄5個鎮、4個鄉。 [4]  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興和縣區劃詳情
/
/
/

興和縣地理環境

興和縣位置境域

興和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烏蘭察布市東南部,介於北緯40°26′—41°26′、東經113°21′09″—114°07′47″之間,毗鄰8個旗、縣(市),北靠商都縣,東依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懷安縣,南與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天鎮縣接壤,西與豐鎮市察哈爾右翼後旗察哈爾右翼前旗相連。 [18]  南北長約109千米,東西寬約67千米,總面積3518平方千米。 [16] 

興和縣地形地貌

興和縣地形圖 興和縣地形圖
興和縣地處陰山北麓,整個地形呈南北狹長狀,總地勢是由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境內海拔在1087米—2334.7米之間,境內山川相間,河灘穿插,丘陵、平原、中低山地鑲嵌分佈,面積分別佔總面積的36.5%、38.2%和25.3%;境內山脈主要有南部大南山、東部大青山、西部岱青山和北部武大喇嘛山,境內最高峯為大南山的黃石崖,海拔2334.7米。 [18] 

興和縣氣候

興和縣屬中温帶大陸性季風半乾旱氣候,冬季、夏季分別受蒙古高原和大陸低壓控制,氣候呈明顯的大陸性,具有寒暑劇變的特點;年降水量為397毫米左右,極端最高降水量630毫米,極端最低降水量237毫米,年平均蒸發量為2036.8毫米,是年降雨量的5倍;年均日照2872小時,積温2300—2400℃,無霜期95—135天左右;地區風速較大,大風日數較多,年平均風速3.7米/秒,大風日數年平均45天,多發生在冬春季;年平均氣温4.2℃,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温零下13.8℃,極端最低氣温零下33.8℃;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温19.9℃,極端最高氣温36℃;通常11月上旬或中旬開始封凍,次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解凍。 [18] 

興和縣水文

興和縣境內共有7條河流,多屬季節性間歇河,外流河有二道河、銀子河、蘇木山河,均屬永定河水系。其中二道河是境內最長的河流,全長87.5千米;境內有中小湖泊23個,總面積4.28平方千米,多屬季節性時令湖;較大的湖泊有澇利海等。 [18] 

興和縣自然資源

興和縣土地資源

截至2022年,興和縣總面積351256.92公頃,其中濕地總面積2359.83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0.67%,耕地總面積128748.98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36.66%,種植園用地總面積103.3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0.03%,林地總面積67173.45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9.12%,草地總面積117561.21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33.47%,城鎮村及工礦用地總面積17458.43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4.97%,交通運輸用地總面積3453.91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0.98%,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總面積1711.32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0.49%,水工建築用地總面積43.22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0.01%,其他土地總面積12643.27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3.6%。 [23] 

興和縣礦產資源

興和縣資源分佈圖 興和縣資源分佈圖
興和縣境內已探明的礦藏有石墨、膨潤土、墨玉石、硅線石、石灰石、藍寶石、大理石、玄武岩、水晶石、磷礦石、白雲母、鎢砂、鐵礦石等30多種。其中石墨礦藏為中國三大石墨基地之一,為天然磷片狀石墨,地質儲量735萬噸,品位2.5—5%,先後建礦11處,年生產中碳石墨1萬噸左右。膨潤土礦是華北地區首次發現的大型礦,也是國家一級大型膨潤土礦,總儲藏量達1.82億噸,其中鈣基土0.5億噸,鈉基土1.2億噸。 [16] 

興和縣生物資源

興和縣境內野生動物主要有野兔、狍子、石雞、環頸雉(山雞、野雞)等;野生植物主要有沙棘、文冠果、山櫻桃、小竹葉李、黃蘆木、山杏等。 [16] 

興和縣人口

興和縣數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興和縣常住人口為167881人。 [10] 
截至2023年3月,興和縣常住人口為167881人。其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04201人,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3680人。 [15] 

興和縣民族

興和縣有漢族、蒙古族、回族、滿族、苗族、高山族等10個民族。 [15] 

興和縣經濟

興和縣綜述

2022年,興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5.67億元,同比增長7.1%;固定資產投資23.78億元,同比增長48.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9億元,同比增長6.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4905元和14392元,同比增長6.5%和9%。 [19] 

興和縣第一產業

2022年,興和縣糧食產量2億斤,牲畜累計出欄95.85萬頭(只),肉類總產量2.8萬噸;建設高標準農田8.23萬畝,建成馬鈴薯地理標誌規範種植基地3個,累計認證有機、綠色、地理標誌產品23個,認證面積2萬畝;興和豆腐、興和藜麥、興和亞麻籽油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察爾湖入選國家級生態農場名單,大北農被認定為自治區級生豬核心育種場;投資1.7億元的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冷鏈物流項目開工建設,興牧60萬隻肉羊養殖屠宰項目、北大荒馬鈴薯加工及良種繁育項目落地興和。 [19] 

興和縣第二產業

2022年,興和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天傑50萬千瓦風電項目首批機組併網發電,貝瑞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兩條生產線建設完成,清蒙2000噸手機散熱膜石墨烯氧化物漿料生產項目、瑞盛年產2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建成投產;山河特鋼礦熱爐技改項目和21兆瓦尾氣綜合利用發電項目建成投產,玉城高嶺土高端陶瓷、龍興陶瓷文旅藝術創意中心建設項目順利推進。 [19] 

興和縣第三產業

2022年,興和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億元,同比增長0.9%;蘇木山、察爾湖基礎設施和服務品質進一步優化,察爾湖旅遊公路全線貫通;“大美蘇木山·濃情盧家營”系列活動火熱出圈,成功舉辦紅色研學實踐活動37場。 [19] 

興和縣交通運輸

興和縣地處蒙晉冀三省區交界處,是京津冀、呼包鄂烏兩大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東距北京240千米,西距呼和浩特200千米,南往山西省大同市150千米,東南離張家口100千米。境內集張鐵路、京呼高鐵2條鐵路,110國道、335國道、省道223線3條國省幹道,G6、G7、呼興、準興4條高速公路縱橫交錯,特別是京呼高鐵通車後,從北京清河站到興和縣僅有1.5小時車程。 [13] 

興和縣政治

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縣委書記
縣長
截至2023年8月 [11-12] 

興和縣社會事業

興和縣教育事業

2022年,興和縣7所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設施進一步完善,71名優秀大學畢業生充實到教學一線。 [19] 

興和縣文化事業

2022年,興和縣建成集圖書館、展覽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文體中心,《蘇木山》《軍民魚水情》等一批優秀劇目獲得自治區表彰,殯儀館投入使用,建成縣鄉村三級公益性公墓14處。 [19] 

興和縣醫療衞生

2022年,興和縣醫院內科大樓投入使用,9所鄉鎮衞生院完成中醫館建設。 [19] 

興和縣社會保障

2022年,興和縣新增就業257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發放創業貸款、獎補資金774萬元,積極推動DIP支付方式改革,職工基本醫療門診共濟保障改革全面完成,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納入全國統籌,52496人享受低保,發放低保金1.4億元,4860户居民實現冬季集中供暖。 [19] 

興和縣歷史文化

興和縣地名由來

縣名“興和”兩字,是從元朝“興和路”沿用而來。民國元年(1912年),興和改廳設縣,因縣人民政府駐地在興和,而得名。

興和縣方言

興和縣方言,屬漢藏語系—漢語語族—晉語—張呼片,主要表現在聲母、韻母、聲調三個方面,在方言的詞彙上既有與普通話相一致的,也有不一樣的。 [9] 

興和縣風景名勝

察爾湖
察爾湖
察爾湖(4張)
察爾湖,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城關鎮衙門號,距北京230千米,距集寧區80千米,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濕地公園。察爾湖(友誼水庫)屬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洋河支流東洋河上游,水庫最大流域面積2250平方千米,最大集水面積7.7平方千米,佔東洋河流域面積的67.6%,總庫容1.16億立方米,平均水深6—9米。旅遊度假區總面積4400公頃(66000畝),總用地面積約506公頃(7590畝),新增建設用地33.3公頃(500畝),水域面積666公頃(10000畝),林地面積440公頃(6600畝)。 [20] 
蘇木山森林公園
蘇木山森林公園
蘇木山森林公園(2張)
蘇木山森林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城南45千米處,南與山西省陽高、天鎮縣接壤,西與豐鎮市相鄰,是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林區平均海拔高2000米以上,是烏蘭察布市境內的最高點,海拔為2334.7米。 [21] 
黃花梁生態公園
黃花梁生態公園
黃花梁生態公園(3張)
黃花梁生態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興和縣新城區西側,總面積10.6萬畝,建設有主題廣場、“興旺和諧樹”雕塑、長廊、跌水、圓形花池、大門等景區。園區內常綠樹種有油松、樟子松、雲杉、落葉松等;闊葉樹種有楊樹、柳樹、山杏、果樹、五角楓等;灌木及花灌木樹種有丁香、刺玫、沙棘、檸條等18個品種。 [22] 

興和縣榮譽稱號

2017年2月,興和縣入選“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5] 
2018年9月,興和縣入選“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 [6] 
2019年12月,興和縣入選“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城市名單”。 [8] 
2020年7月29日,興和縣入選“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1] 
2020年12月22日,興和縣入選“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2] 
2021年12月2日,興和縣入選“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名單”。 [3] 
2023年1月3日,興和縣入選“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範縣(市、區、旗)擬命名名單”。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