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興化府學

鎖定
古代官學,原址在今福建省莆田一中。始建於北宋。
中文名
興化府學
建立時間
998年(宋鹹平元年)
位    置
福建省莆田市

興化府學宋代始建

鹹平元年(998年),諸生方儀、陳詡倡捐錢30萬,首築興化軍學正殿,塑孔子、十哲像。次年,撥官錢30萬,建三禮堂、御書閣。
紹興十九年(1149年)教授徐士龍請得官錢1300萬,改作東廟西學制,有學舍480間,大成殿及門額皆御書。
淳熙四年(1177年)火毀軍學,知軍翁作礪復修,講堂改稱道化堂。
紹熙二年(1191年)置學田,建忠恕堂、十齋舍、經史庫及祭器庫。
嘉熙二年(1238年)增生員廩食。
淳祐六年(1246年)建尊經閣。

興化府學元代延革

元朝,改稱興化路學,築杏壇,建尊德、尚賢二堂。至順元年(1330年)附設蒙古字學,定生員27人,肆習蒙文,兼學漢文。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附設小學,別置陰陽學、醫學正科。

興化府學明代興盛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稱興化府學,廢蒙古字學。道化堂易稱明倫堂,並設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四齋。建會膳堂、米廩、神廚、宰牲所。
永樂四年(1406年)通判孫文、教授傅顯立建進士題名碑。景泰元年(1450年)建教諭、訓導二衙。
成化五年(1469年)教授王鏞析建舉人、進士題名碑2座。嘉靖十年(1531年)奉詔稱大成殿為先師殿,並建啓聖祠,祀孔丘之父啓聖公。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毀府學。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郡人御史林潤奏請撥官銀3萬兩修建米廩、祭器庫、樂器庫、宰牲所、膳堂及名宦祠、鄉賢祠、教諭衙、露台、敬一亭、尊經閣、泮池、廣橋及學齋舍40間,會文樓1座。

興化府學清代廢止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府學毀於兵災。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知府蘇昌臣復建,並建聖城、賢關兩坊。
雍正二年(1724年),聖廟火毀,旋即重修,改稱文廟。
光緒三十年(1904年),詔令罷科舉興學堂,於是府學廢。泮池、廣橋遺址今存。

興化府學民國新生

民國時期,新式學堂興起,曾任學官的郭兆祿到新式官立學堂興郡中學擔任監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