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興仁鎮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下轄鎮)

鎖定
興仁鎮,江蘇省南通通州區轄鎮。明朝末期稱徐澗,明末清初隸屬於江蘇省直隸通州的古海門縣坍塌到江裏,古海門縣的倖存者西遷到當時通州境內的徐澗村,遷來的古海門縣人被當地人稱為“新人”,遷過來的人稱這裏為“新地”,“新人”後來改名為“興仁鎮”,這是興仁一名的由來。
中文名
興仁鎮
外文名
Xingren
別    名
新地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中南部
面    積
76.69 km²
下轄地區
3個社區、16個村 [5] 
政府駐地
興仁居委會金通公路3168號
電話區號
0513
郵政編碼
226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
人口數量
7.9 萬
著名景點
興仁老街
機    場
興東機場
火車站
南通北站
車牌代碼
蘇F
方    言
南通話 [1] 

興仁鎮簡介

興仁鎮領導 興仁鎮領導
興仁,古稱“新地”,意寓新興福祥之地,興仁鎮域面積76.69平方公里,人口7.9萬,耕地面積5.43萬畝,轄16個行政村,3個社區,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2家,其中上市企業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家。
2015年,在全區行政區劃調整中,原興仁鎮與原四安鎮合併成立新興仁鎮,合併後的興仁鎮產業特色更加鮮明、城鄉佈局更加優化,機電風電、紡織服裝、機械製造作為全鎮的三大支柱產業,在集聚發展中進一步彰顯優勢;現代物流、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在輻射帶動中進一步迸發活力;交通樞紐作用更加突出,寧啓鐵路穿鎮而過,瀋海、滬陝高速公路在鎮內互通互連,江海大道、新S225省道、洋興公路貫通全鎮。
近年來,興仁鎮緊緊圍繞“加快城市化進程”以及高水平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民生第一導向,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 [4] 

興仁鎮行政區劃

截止 2023年1月,興仁鎮現轄 3個社區、16個村:興仁社區、橫港社區、酒店社區、興仁村、蘆花港村、葛長路村、三廟村、孫家橋村、徐莊村、李家樓村、太陽殿村、長林橋村、丁澗店村、徐家橋村、戚家橋村、闞庵東村、闞家庵村、温橋村、韓家壩村。 [5] 

興仁鎮優勢

興仁鎮工業集中區定位科學、規劃宏偉,設施完善,優勢明顯,先後吸引了美國、日本、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投資,區內形成了食品電子、紡織服飾、機械製造、船舶鋼結構、傢俱製造等多元化工業經濟格局和各類專業批發市場、展銷中心、物流中心、休閒度假遊樂中心等配套產業,展現了興仁這片投資熱土的美好發展前景。

興仁鎮前景

興仁鎮街景 興仁鎮街景
得天獨厚的黃金區位具備了良好的投資環境,使興仁凸現了通江達海、水陸空立體交通方便快捷的地緣優勢和發展優勢,進而實現了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推進了工業產業化、農業現代化、農村城市化進程,全鎮呈現了經濟發達、人民富裕、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喜人形勢。先後獲得了“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鎮”、“江蘇省教育先進鎮”、“江蘇省體育先進鎮”、“江蘇省羣眾文化先進鎮”、“江蘇省交通安全鎮”和“省級鄉鎮工業區”榮譽,被評為“南通市衞生鎮”、“南通市安全文明鎮”、“法治南通建設先進鄉鎮”、“南通市社會治安安全鎮”。

興仁鎮興仁廟會

古歷3月25日興仁廟會
興仁鎮每年有兩次廟會,一是農曆三月二十五日,一是農曆六月二十九日。屆時,人貨雲集,百業紛呈,熱鬧異常。
兩次廟會,尤以三月廟會最為熱鬧,波及面廣,歷史悠久。據考,興仁鎮北有座東嶽廟,廟中有尊“元帥”塑像,每年三月二十五日出會,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了。
東嶽廟碑曾記載,該廟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建成於嘉慶三年(1798)。由此可知,“元帥”塑像在嘉慶初年已塑成,廟會亦初步形成。
早年的三月廟會另有一番景象。“元帥”出巡,有龐大的隊伍為前導。排列次序大致為“頭牌鑼、龍鳳彩旗隊、鑼鼓隊、踩高蹺隊、跳判隊、馬叉隊、蚌殼精花籃隊、肉香隊、大鑼大鼓隊、傘蓋隊、如意香隊、絲竹樂隊、龍燈隊……”大隊過去,便是神船隊和轎隊。神船裏坐的是“元帥”和“太太”的小行身;大轎就只有“元帥”獨尊了。八人綠呢大橋前,又有旗牌和大鑼為前導。這支隊伍走得很慢,因有地方士紳、本土鄉董跪獻祭菜。祭菜的花色令人目不暇接,大至整豬整羊,小至各種戲文彩果,最多的綿連十八張宴桌。
廟會除去本身的含意外,還引來許多客商,推銷自己的商品,屆時貨物雲集,形成集市,各處小商小販紛至沓來;雜耍戲班亦登台表演,為廟會增添了光彩。
三月廟會正值農曆三月底,也就是四夏大忙將來臨之時,因此農民有閒暇來趕廟會。屆時,趕會的農民帶來農副產品出售,購回夏收夏種必備的農具、種子及生活必需品,為大忙作準備。
建國後,三月廟會有了新的特色,去掉了迷信色彩,農副產品的交流面更廣,品種更繁多,上市人數逐年增加,影響的地域也逐漸擴大(廟會曾一度更名為物資交流會)。
近幾年來,每逢三月廟會,約有近10萬人趕集,集市範圍也由鎮區向四方擴展到數里之遙。在廟會前一天,各大公司就來設攤了。廟會正日,只見車水馬龍,攤攤相連,人羣摩肩接踵,熱鬧非凡。來逛廟會的,要數本地和外縣的農民最多,他們在這裏可以買到商店裏買不到的農具和用品,也有不少從城裏趕來的消費者和飽覽這裏民風民俗的遊客。
農曆六月二十九日的興仁廟會,可與三月廟會相媲美。
追本溯源,六月廟會原是興仁城隍廟的巫公盛會,又稱“孝神盛會”,是為紀念古時一位姓巫的孝子的。
巫子、原來是個逆子,賭吃逍遙、嫖娼狎妓、敲詐勒索,無惡不作,實為地方一害。更有甚者,他還虐待生身寡母,其母屢屢遭其毒杖,苦不堪言。一天,巫子賭輸囊空如洗,頹喪地倚在廟角生悶氣,看見一羣幼雀聒噪在檐角,簇擁着老雀;老雀逐一哺食,慈愛之情畢露。此情此景,把個巫子看呆了,愧悔之情油然而生。他立即回家,打算跪求老母容他痛改前非。老母見兒子匆匆而回,神色有異,嚇得逃出門外。一逃一追,老人慌亂中跳下了河,被巫子救起時,已奄奄一息了。巫子四處採藥,八方求醫,割股滴血,為母醫病。過了九九八十一天,老人寬心地瞑目而逝。巫子撫屍痛哭七七四十九天,葬母於荒灘,守靈三年。他日日跪在墳前懺悔,哭得七孔流血,於三年後的六月二十九日命歸黃泉。
巫子從逆子變成孝子,被鄉親們傳為美談。清乾隆二年(1737),興仁城隍廟擴建,在西邊新大殿上設了巫公祠。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九日巫公廟會,香火旺盛,廟會隆重。如今這廟會早已演變為盛大的集市。

興仁鎮榮譽稱號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2] 
2022年1月,江蘇省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將興仁鎮被納入2021年江蘇省衞生鎮命名名單。 [3] 
先後獲得“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鎮”、“江蘇省教育先進鎮”、“江蘇省體育先進鎮”、“江蘇省羣眾文化先進鎮”、“江蘇省創建文明鎮先進工作鎮”、“通州區黨建工作先進集體”、“通州區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