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興亞院

鎖定
興亞院,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內閣設立的專業負責處理侵華事宜的機構。
中文名
興亞院
成立時間
1938年12月
設立目的
專業負責處理侵華事宜的機構
設立者
日本內閣

目錄

興亞院簡介

1938年12月成立。首相近衞文麿任總裁,外相、藏相、陸相、海相兼任副總裁。設第一部轄政治,第二部轄經濟。該院設聯絡委員會。在中國北平、上海、青島、漢口、廣州、廈門等地設有分支機構。 [1] 
日本政府於公元一九三八年(昭和十三)十二月第一次近衞內閣時,為對華政策一元化,倡議對華中央機構設置論,而設立興亞院。因當時外務省認為,軍部對華佔領地區,不僅有支配權,且握有對華外交權限,起而反對,以致引起廣田弘毅及宇垣一成兩外相,發生辭職問題。於是興亞院執行對華政策時,外交除外,辦理有關政治、經濟及文化等事務。並監督在華特殊公司之營業。於北平、張家口、上海及廈門等地,設置聯絡部,擔當指揮現地工作。興亞院設總裁一人,由首相擔任。副總裁四人,由外相、陸相、海相及藏相(財政部長)四大臣擔任。為決定處理中日戰爭之最高方針,有興亞院會議之組織,由正副總裁及總務長官(初任為柳川平助)所構成。由於興亞院之設置,軍部除全面參與對華政策外,且有多數軍人直接擔任行政事務。一九四二年十一月,由於大東亞省之設立,興亞院無存在之必要而廢止。 [2] 

興亞院歷史沿革

1938年12月16日,興亞院各部成立。然後分設駐華機構。
1939年10月,松田一隆任興亞院漢口出張所首任派遣員主任。
1941年6月1日時最高負責人(事務所長)為宮川新一郎。
1942年11月1日,興亞院撤銷,改組為大東亞省,原興亞院侵略範圍的日本駐華各使領館從外務省劃屬大東亞省,興亞院在華各分支機構併入當地使領機構,興亞院漢口派遣員事務所併入漢口總領事館。 [3] 
參考資料
  • 1.    興亞院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引用日期2012-06-22]
  • 2.    臧運祜.《日本學刊》:日本學刊雜誌編輯部,2006年第02期
  • 3.    漢口租界志  .武漢地方誌數字方誌館[引用日期2024-05-26]